堂吉訶德400字讀書筆記
作為一部典型的殖民主義文本,《堂吉訶德》產生在西班牙的“黃金時代”盛極轉衰之際,小說主人公游俠的基本目標則是在海外建立殖民統治。據說此書出版后,騎士小說就很少出版了。
《堂吉訶德》寫的是一個看騎士小說看得走火入魔的貴族,隨便讓人把他封為騎士,鬧出許多搞笑的事。不過有些事是值得人深思的,比如沖進羊群里亂砍亂殺,結果讓牧羊人打斷兩根骨頭,這不就是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嗎?自作自受,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別人是無法替你分擔的,只有你自己忍受。
再比如,管家燒書的時候,把幾本值得保存的書也給燒了,如果換成人際交往,就等于大家在交往的時候,一個人犯了錯誤,有可能會牽連到其他人,不過,書沒有嘴,不能為自己辯解。可是人有嘴,難得就不能為自己辯解嗎?如果人家原諒了你,你還為這點小事往心里去,豈不是太小肚雞腸了嗎?
史詩都變成了廢話,生活的波瀾終于在日復一日的重復與瑣碎中結束了。我的耳邊想起我們浮想的游俠騎士堂吉訶德的話,以此作為祭奠。
堂吉訶德400字讀書筆記篇2
對于理想這個詞此刻越談越少了,人長大了就變的很現實,在堂吉訶德身上又看到了久違的夢想。
其實堂吉訶德就是一個在現實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堂吉訶德有個很完美而又很天真的想法——做一名維護世界正義的騎士。然而中世紀已經過去很久了,騎士們早已離我們而去,留下的是那些不知真假的傳說,可堂吉訶德偏偏就相信了,光從堂吉訶德的語言來看,個性是對要去作總督的桑丘的一番教導,堂吉訶德確實是一名很有正義感而且對感情忠貞不渝的優秀騎士。小說的可笑之處就是讓我們這位騎士“生不逢時”。然而作者并沒有讓堂吉訶德像中國代詩人那樣哀嘆命運和世道,而是選取讓他堅持自我的信念,在一個不屬于騎士的時代“仗劍走天涯”。
小說的剛開始堂吉訶德的形象是很愚蠢很可笑的,把它讀完時會發現堂吉訶德這個人很天真,很可愛。在現實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像堂吉訶德一樣持續著那份童真如此沉醉在自我喜歡的事物之中,又有幾人在這種“逆境”之中堅持自我的夢想?或許站在堂吉訶德的角度來說他是幸福的,我們能夠看到他為自我是一名騎士而感到驕傲。我甚至有些嫉妒他——回想自我在讀武俠小說時也曾幻想過自我是一位武功高強,頂天立地的大俠。
堂吉訶德400字讀書筆記篇3
《堂吉訶德》是一本有意思的書。這本書確實很逗笑,我寫這篇讀后感的時候都忍不住想笑。記得小時候媽媽買過的童話書里有看到過這故事,當時可能年幼都沒怎么在意。現在看后覺得這本書言語輕松活潑,似乎每一句話都像信手拈來但有貼切,情節的前后銜接很隨意但這并不影響書的吸引力。這本書有一種來自民間的活力和淳樸的自然氣息。
堂吉訶德在歷險中和別人交談,只要不涉及騎士道,他的頭腦是非常清晰,見識也很高明。同時他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他一心追求正義和想象中的敵人“作戰”,毫不畏懼,他堅信自己有能力扶助弱小,但事實上他往往給人添亂,他癡心不悔地捍衛著純潔忠貞的愛情,而他所謂的“情人”壓根就不認識他。他在想象的世界里生活,歷盡挫折而不后悔,認為這只不過是“魔術家搗的鬼”,還不斷給他的奴仆桑丘打氣—騎士總是要歷盡各種艱險才能成就豐功偉績的。
故事的內容雖然與現實生活有所偏離,但堂吉訶德的執著和正義感是我所欣賞的。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他是一個瘋子,但細細品味你會覺得書中蘊涵了一種道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難道堂吉訶德的單純、正直、善良的本性不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嗎?
堂吉訶德400字讀書筆記篇4
一頭驢子,一匹馬,一個瘋瘋癲癲的游俠騎士,外加一個找不著北的可笑仆人。這,就是本書的主要人物——堂吉訶德和他的“跟屁蟲”們。
堂吉訶德是一個“游俠”騎士,外號人稱“苦臉騎士”。他的裝備可實在是“有模有樣”:一根破木棍(長矛)、一些破銅爛鐵(盔甲)、一個半圓鐵片加上幾片木頭(頭盔),還有洛西南特、桑丘。潘沙,還有一頭大毛驢。這組人,還弄出不少麻煩和笑話來!
單說堂吉訶德吧,他曾把裝酒的皮囊當做巨人的腦袋,把葡萄酒看做血,對著墻一通亂刺,還以為自己砍下了巨人的腦袋嘞;他曾被人掰斷“長矛”,隔著盔甲讓人打的鼻青臉腫,差點送了命;他還曾把幾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當做公主,并在她面前下跪求婚,反倒叫人罵了一通……好笑的事情接二連三,不禁令人笑掉了牙。看了這本書后,我笑口常開,整天嘻嘻哈哈的,一看到別人就想起了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的趣事。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寫出這樣趣味橫生的書來!
不茍言笑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唐吉訶德》吧!它會給你們帶來樂趣,還能為你打開一條通向成功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