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賦中的成語
蘇軾的《前赤壁賦》是公認的經(jīng)典美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前赤壁賦中的成語,以供大家閱讀。
前赤壁賦中的成語
1、水波不興
讀音:shuǐ bō bù xīng
釋意:沒有漣漪和波紋。形容十分平靜。
原文: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2、明月之詩
讀音:míng yuè zhī shī
釋意:以明月為題材,體裁為詩歌的作品。明月之詩表達的通常是愛情、純潔、思念、凄涼、悲壯等。代表性
作品有:《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靜夜思》、《月夜憶舍弟》等。
原文: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3、水光接天
讀音:shuǐ guāng jiē tiān
釋意:水的光色與天的光色相連接。指水域?qū)拸V。
原文: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4、馮虛御風(fēng)
讀音:píng xū yù fēng
釋意:馮虛:憑空;御風(fēng):乘風(fēng)、駕風(fēng)。意思是無所憑借,能駕風(fēng)飛翔。
原文: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5、遺世獨立
讀音:yí shì dú lì
釋意: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原文: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6、羽化登仙
讀音:yǔ huà dēng xiān
釋意:感覺身輕得似要離開塵世飄飛而去。
原文: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7、如泣如訴
讀音:rú qì rú sù
釋意: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凄涼。
原文: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8、余音裊裊
讀音:yú yīn niǎo niǎo
釋意:裊裊:繚繞。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原文: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9、不絕如縷
讀音:bù jué rú lǚ
釋意:絕:斷;縷:細線。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形容形勢十分危急,或指聲音微弱而悠長。
或在某方面繼承者稀少。
原文: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10、正襟危坐
讀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釋意:襟:衣襟;危:端正的,正直的;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shù)臉?/p>
子。
原文: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11、月明星稀
讀音:yuè míng xīng xī
釋意:月亮明亮?xí)r,星星就顯得稀疏了。比喻一種事物能把另一事物掩蓋。(曹操《短歌行》)
原文: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12、山川相繆
讀音:shān chuān xiāng liáo
釋意:繆:互相連結(jié)。形容山與河流相互交錯。
原文:“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3、舳艫千里
讀音:zhú lú qiān lǐ
釋意:舳:船后持舵處;艫:船前刺棹處。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絕。
原文:“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
今安在哉!”
14、旌旗蔽空
讀音:jīng qí bì kōng
釋意: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軍隊陣容的盛大壯觀。
原文:“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
今安在哉!”
15、橫槊賦詩
讀音:héng shuò fù shī
釋意:槊:類似長矛(矛長丈八謂之槊);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
原文:“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
今安在哉!”
16、一世之雄
讀音:yī shì zhī xióng
釋意: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原文:“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
今安在哉!”
17、一葉扁舟
讀音:yí yè piān zhōu
釋意:扁舟:小船。像一片小樹葉那樣的小船。形容物體小而輕。
原文:“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18、滄海一粟
讀音:cāng hǎi yī sù
釋意: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原文:“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19、物各有主
讀音:wù gè yǒu zhǔ
釋意:主:歸屬。世間萬物各有其歸屬。
原文:“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20、一毫莫取
讀音:yī háo mò qǔ
釋意: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極其微小的東西。連一根毫毛那樣微不足道的小東西也不拿人家的。形容為人廉
潔,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原文:“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21、用之不竭
讀音:yòng zhī bù jié
釋意:竭:盡。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形容非常豐富。
原文:“惟江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22、洗盞更酌
讀音:xǐ zhǎn gēng zhuó
釋意:盞:淺而小的杯子;酌:酒的代稱。清洗酒杯,重新倒酒。借指喝酒盡興。
原文: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23、杯盤狼籍
讀音:bēi pán láng jí
釋意:狼藉:很散亂的樣子。杯盤等放得亂七八糟。形容宴飲已畢或?qū)厱r的情景。
原文: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前赤壁賦原文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pái)徊(huái)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lí fù)。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páo zūn)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yáo)核(hé)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