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素面朝天
磨礪內(nèi)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qū)別。下面請欣賞小編帶來的畢淑敏的《素面朝天》。
《素面朝天》原文:
素面朝天。我在白紙上鄭重寫下這個題目。夫走過來說,你是要將一碗白皮面,對著天空嗎?
我說有一位虢國夫人,就是楊貴妃的姐姐,她自恃美麗,見了唐明皇也不化妝,所以叫……夫笑了,說,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麗。
是的,我不美麗。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麗女人的專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選擇的一種生存方式。
看著我們周圍。每一棵樹、每一葉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妝,面對驕陽、面對暴雨、面對風(fēng)雪,它們都本色而自然。它們會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種真實(shí)。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為何要將自己隱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見一位化過妝的女友洗面,紅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沖刷過水土流失的山巒。那個真實(shí)的她,像在蛋殼里窒息得過久的(又鳥)雛,漸漸蘇醒過來。我覺得這個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顏色包裹的那個形象,是一個虛偽的陌生人。
臉,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證件。我的父母憑著它辨認(rèn)出一脈血緣的延續(xù);我的丈夫,憑著它在茫茫人海我找尋;我的兒子,憑著它第一次銘記住了自己的母親……每張臉,都是一本生命的圖譜。連臉都不愿公開的人,便像捏著一份涂改過的證件,有了太多的秘密。所有的秘密都是有重量的。背著化過妝的臉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勞累,多了憂慮。
化妝可以使人年輕,無數(shù)廣告喋喋不休地告誡我們。我認(rèn)識的一位女郎,盛妝出行,艷麗得如同一組霓虹燈。一次半夜里我為她傳一個電話,門開的一瞬間,我驚愕不止。慘亮的燈光下,她枯黃憔悴如同一冊古老的線裝書。“我不能不化妝。”她后來告訴我。“化妝如同吸煙,是有癮的,我已經(jīng)沒有勇氣面對不化妝的我?;瘖y最先是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我真羨慕你啊!”從此我對她充滿同情。我們都會衰老。我鎮(zhèn)定地注視著我的年紀(jì),猶如眺望遠(yuǎn)方一幅漸漸逼近的白帆。為什么要掩飾這個現(xiàn)實(shí)呢?掩飾不單是徒勞,首先是一種軟弱。自信并不與年齡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與美麗成正比,勇氣不是儲存在臉龐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瘖y品不過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動物的油脂,它們同人類的自信與果敢實(shí)在是不相干的東西。猶如大廈需要鋼筋鐵骨來支撐,而決非幾根華而不實(shí)的竹竿。
常常覺得化了妝的女人犯了買櫝還珠的錯誤。請看我的眼睛!濃墨勾勒的眼線在說。但柵欄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卻暗淡猶疑。請注意我的口唇!櫻桃紅的唇膏在呼吁。但輪廓鮮明的唇內(nèi)吐出的話語,卻膚淺蒼白……化妝以醒目的色彩強(qiáng)調(diào)以至強(qiáng)迫人們注意的部位,卻往往是最軟弱的所在。
磨礪內(nèi)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qū)別。
不擁有美麗的女人,并非也不擁有自信。美麗是一種天賦,自信卻像樹苗一樣,可以播種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我相信不化妝的微笑更純潔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妝的目光更坦率而直誠,我相信不化妝的女人更有勇氣直面人生。
候若不是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禮儀,我這一生,將永不化妝。
有關(guān)畢淑敏《素面朝天》讀后感推薦:
當(dāng)書本翻到最后一頁的時(shí)候,我并沒有心潮澎湃,沒有意猶未盡,也沒有憂傷或是激昂,只是閉上眼睛,似乎還能感到那些自然的文字,悠長的意蘊(yùn),和清淡的情感。畢老師遣詞造句最大的特點(diǎn)便是自然,自然得如同一潭清水,清澈平靜,倒映著岸上的花草樹木,滋潤著萬物,緩緩的,自己也融合到水的清香中去了。
我最喜歡《素面朝天》中畢老師用“素面朝天”的文字拌著“素面朝天”的感情,攪和成一碗對著天空的清面。一口一口吃下去,就是“素面朝天”里樸實(shí)真誠、醇正柔和的美麗。“我相信不化妝的微笑更純潔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妝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誠,我相信不化妝的女人更有勇氣直面人生。”是的,她用她的純真,告訴我們自然的女人淳樸馨香,還帶著春天小雨的細(xì)膩和夏天陽光的溫暖;她用一些淳樸的語言,像一個朋友從容溫和地聊天,告訴我們自然的美麗,甚至把自然的種子灑進(jìn)我們的心田。這篇文章就是她生活的真實(shí)的寫照。
畢老師的散文不僅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甚至帶上一些不易察覺的威嚴(yán)。在《婚姻鞋》中,她通篇只打了一個比喻,但就只這一個,就已經(jīng)能夠完全詮釋了現(xiàn)代婚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問題。不合適的婚姻就如同不合腳的鞋,再怎么勉強(qiáng)也會咯得慌。而現(xiàn)在恰恰年輕的女孩偏偏青睞一些正看不中用的鞋子,女孩們寧愿忍痛被割傷,暗暗抽搐嘴角,偷偷掩面而泣,也不愿放棄它外表的光鮮。但我相信,這些“寧愿坐在奔馳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后面笑”的現(xiàn)代女孩們,如果讀了《婚姻鞋》,一定會重新思考與尋找愛情的真諦,不要讓婚姻成為一種負(fù)重。因?yàn)槲闹须h永的筆調(diào),深刻的立意,不僅引人反思,還會發(fā)人深省。她像一個果決深沉的領(lǐng)路人,將我們一望無際的原野中,讓我們自由地奔馳,掙脫韁繩。
畢老師的文字如同夏日海邊溫和濕潤、沁人心脾的風(fēng)。平淡如水的文字和芬芳若蘭的意味有種讓人難以抗拒的親和力,讀者的心會不由自主的跟隨她的文字翩翩起舞。以《孩子,我為什么打你》為例,她用簡單的筆調(diào)議論了一個簡單的事實(shí):母親打孩子。但她說出了這個“打”里埋藏的一個女人細(xì)膩溫柔的愛,它揭露了一個母親辛酸而幸福的無奈,一個媽媽真實(shí)自然的一片苦心。我自然不是一個母親,但我從此理解了母親從前的訓(xùn)斥與巴掌,看見了她成雪的發(fā)絲,明白了什么是愛,什么是關(guān)懷,什么是屬于所有父母的那片熱切的期待。
“濃淡由他冰雪中”是用來形容老梅的。我并不覺得畢老師的散文完全像老梅,但她的散文絕對擁有那種濃淡由他的超然氣質(zhì)與渾厚內(nèi)涵。她的散文就像整個自然,無生無息地包含一切,每一個轉(zhuǎn)折就好像自然的每一次呼吸,吐納著天然的清新之氣,凈化著讀者的被塵世掩埋的心。
濃淡由他是作文、做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