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人生感悟心靈的觸摸與對話作文
詩意的人生感悟心靈的觸摸與對話作文(篇1)
三、四年級時,我們在愛好詩詞曲賦的陳老師的熏陶下,每天都要學習一首詩詞。學習過程中充滿了無窮的樂趣,也留下了特別有意思的回憶。
一日早讀課,大家都坐在座位上學習晚唐詞人溫庭筠的《菩薩蠻》。只有秦朗同學的座位空著,看來這個“遲到大王”還真是名不虛傳呢!
陳老師先告訴我們這首詞描寫了一位貴婦人懶起梳妝打扮的情景,然后便一句一句地帶著我們朗讀:“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
我們正讀得入神,只聽見一陣沉重而緩慢的敲門聲。門一打開,果然是他——我們的“遲到大王”!
只見門外的他,氣喘吁吁,衣冠不整——右腳上的鞋帶松垮垮地拖在鞋子的兩邊,紅領(lǐng)巾變成了俏皮的圍兜兒,微微翹起的頭發(fā)泄露了他沒有梳頭的秘密,嘴角還粘著兩粒殘留的飯粒,更滑稽可笑的是,他外套的第二個紐扣竟然扣到了第一個紐扣洞里。
喘了幾口粗氣后,他依舊沒有緩過來。又過了一會,才聽見他含糊不清地喊道:“報——告——”
陳老師望望他,突然笑了。他一邊指著秦朗,一邊問我們:“用我們剛剛學過的詞句來形容一下咱們的秦朗同學,怎么說?”
很快,我們就反應(yīng)了過來,大家異口同聲道:“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
說完,同學們哈哈大笑。而秦朗呢?他顯然不知道我們在說什么。在同學們的笑聲中,他懵懵懂懂地走到了座位上。
雖然,這已經(jīng)是陳年往事了,但每當看見秦朗,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件趣事。原來,遲到也可以這么地詩情畫意!
詩意的人生感悟心靈的觸摸與對話作文(篇2)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緩緩沉淀,閃耀的,是一首首絕美的詩詞,是一段段不朽的史詩。恍惚間,仿佛又看到詩意流動,無數(shù)豪情壯志跨越千年,在人們心中代代傳承。
傳承詩意,是孤高的風骨。一曲離騷流芳千年,其中,無與倫比的品格也為代代人銘記,亡國的憂慮壓抑著屈原,他心懷不甘;君臣的靡樂排擠著屈原,他無可奈何。他本可以沉淪其中,縱容自己享樂一時,但清高的本質(zhì)根本忍受不了這樣的蒙塵。他終究是屈原,留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情懷;留一句“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的慨嘆,帶千古遺恨,縱身躍入汨羅江。只留不盡的詩意在歲月中飄蕩,在歲月中傳承。
傳承詩意,是隱士的自然。一首飲酒,現(xiàn)出田園深遠的意境,傳遞一份身處人間的本真,久居俗世的喧囂;看車水馬龍卷起塵煙滾滾,市民叫賣充斥耳畔。陶淵明喟然長嘆,放下高官俸祿,隱居山林;三兩間茅屋,五六壺清酒,映照著陶淵明淡泊名利的'本心,洗滌了外界的濁霧。“結(jié)廬在人境”并不妨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也許,身處鬧市的我們,正需要傳承田園詩意的美好意境。
傳承詩意,是逆境的豪邁。一首將進酒萬丈豪情宣泄而下,刻在歷代世人的心中。朝廷的排擠,皇帝的驅(qū)逐,在李白眼中一如過往云煙,黃河遠去的壯志才是他的心之所向。無所謂千金揮霍,只需一醉千年,便能沖破眼前的黑暗;皓月冰涼,志乃人世希望;星河滾燙,情是人間曙光。傳承一份詩意,傳承一世豪情。
傳承詩意,是鄉(xiāng)愁的細膩。一曲天凈沙·秋思,肝腸寸斷間訴不盡游子浪跡天涯的思緒。馬致遠相距家鄉(xiāng)千里之遙,眼前雖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心中卻只剩一分“古道西風瘦馬”的蕭瑟。也許,唯有傳承這份凄涼的詩意,才能在高速運轉(zhuǎn)的麻木中品讀情義的婉轉(zhuǎn)。
悠悠詩意飄蕩千古,帶一抹細膩的情,帶一縷淡然的意,為一代代世人譜下心靈的盛曲。傳承脈脈詩意,渲染了社會,也絢爛了人心。我們一定要世代傳承那一抹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