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平等的作文450字
在一場對決開始前,每個人都享受鮮花、掌聲與祝福:一旦勝負結(jié)果分出,勝者將受到擁簇與大空的尊重,甚至敗者的欽佩。于是人人都想成為勝者、強者。
回望歷史,當年劉邦項羽本都平等地接受將士們的新生,而一次次較量后,劉邦憑過人謀略而君臨天下,項羽卻只落得烏江自刎。古往今來,成王敗宼,勝者自然獲得了更高貴的地位,正如《黑客帝國》所說:“選擇只是強者用來欺騙弱者的謊言。”所以我們都在努力變得更強大。
再看今朝,多少人在享受平等時不息拼搏。史鐵生原本和普通人一樣都是青春正茂的少年,然而他的腿不幸癱瘓后又患上尿毒癥,身體每況愈下。但他從不停止筆尖的耕耘,在文字世界里自由馳騁。他在《我與地壇》中寫道:“那些數(shù)不盡的日子,那些年月,地壇應該記得,有個人,搖著輪椅,逃也似得來到這靜地?!笆堑?,他更強了,他的不屈精神使他在更高的地位受萬人膜拜。同樣的,“不是一個成功的任教,但絕對是一個完美的商人”――郭敬明,原本是一個懷揣著夢想去上海的學生,但被本地人罵了句粗話后,立下遠大志向。如今你看到的他,用別人一個月的薪水去買一個杯子,但你不知道,他用什么樣的代價,換來了閃亮的人生。無庸置疑,平等的人海中總有受萬人景仰的強者。但這些強者付出的汗水、眼淚,才是使他們地位高貴的根本。
歌德說:“人們大多關(guān)注事物的內(nèi)容,其含義只有有心人知道,但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人卻是秘密?!闭\如斯言,大多數(shù)人關(guān)注勝者是誰,有心人關(guān)注勝者本身,而勝者背后的汗水、努力,其成功的原因、方式只有極少數(shù)人知道。在我看來,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但卻都表現(xiàn)得平凡。只有不懈努力、執(zhí)著追求的人,才能在平等中獲得更高貴的地位,他們才是這世界的強者。
反觀當下,明星們靠緋聞上位卻零演技仍獲得眾多粉絲支持,無良商家生產(chǎn)出的危害人健康的產(chǎn)品仍盈利頗豐……這些有悖于社會道德的行為并不能稱之為勝者、強者。真正的勝者、強者,是未成功前的默默拼搏,勝利后不自高自大,仍把自己置于與眾人平等的地位。這樣的行為,才能真正獲得平等身份中的高貴。這高貴并不意味著狂妄、高人一等,而是讓人由內(nèi)而外地尊重,被視為自己學習的楷模。
《燃燒歲月》中說:“有些人能聽見自己心底的聲音,并依此行事,這些人要么成為了瘋子,要么成為了傳奇?!庇秩缈票人裕骸凹热挥腥艘A,那為什么不能是我呢?”正如圍棋的博弈,每顆棋子都是平等的,只有獨具匠心的布局,才能用相同手數(shù)獲得更大空間而勝。而我們,只有頑強不息地奮戰(zhàn),才能在平等身份中獲得更高貴的地位!
關(guān)于平等的作文450字篇2
奶奶一生有兩個子女,一個是我父親,另一個就是我的姑姑。
姑姑在外面工作,隔很久才能回家一趟。奶奶盼天盼地,終于盼來了這一天。
一個上午,奶奶都在廚房里折騰。朝里望去,只見她兩灶全開,一灶煲著湯一灶炒著菜,那鍋鏟在鍋中愉快地舞動著。廚房里仙氣繚繞、香味撲鼻。過不了多久,餐桌上,擺滿了平常家里很少吃到的稀罕菜,之后便拉著姑姑上了桌。笑嘻嘻地對姑姑說:“唉,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可得吃些好的。來,多吃點!”說著將一些好菜盡量地向姑姑面前推,又給姑姑夾菜夾肉。姑姑被搞得也怪不好意思的,連忙說:“媽,都是一家人,何必這么客氣?!笨赡棠踢€是固執(zhí)地幫姑姑夾菜。
我坐在一旁,都覺得尷尬。奶奶何時對人如此熱情?看到這幕,我挺為母親不平。在我的印像中,母親從沒被奶奶這么對待過,這種不平等的待遇也太明顯了吧?我望向母親,她也只是笑笑不說話。
姑姑臨走前,奶奶特地抓了只雞,又拾了家中大半的雞蛋讓她帶走。最后還不忘再三囑咐姑姑,在外照顧好自己。我覺得奶奶偏心,偏愛她親生的。
母親看出了我的想法,把我拉到一邊,“你是不是覺得奶奶偏心?”我點點頭,她說我錯了。她和我講了原因,我才明白。
父親小時候,家里還不像現(xiàn)在這么富足,只供得起一個人上學。姑姑上完了小學便休學回家?guī)椭苫?,供給父親繼續(xù)上學。后來父親學成,姑姑嫁到了外地,每天打工為生,別人接不下的活,她來接,只為了生活更好一些。
或許,奶奶一直覺得對不起姑姑沒能給她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虧待了她,才用這樣的方式來彌補過去對姑姑的虧欠。這樣才能讓奶奶心中的那桿秤平衡起來。因為,在奶奶的心中,兩個孩子應該得到平等的愛!
關(guān)于平等的作文450字篇3
平等像一個孩子一樣,喜歡在世間各處玩耍,處處留下它的痕跡,但又不讓人發(fā)現(xiàn);也有它到不了的地方,正等著它的到來。
“人人生而平等”,人一出生時,平等就在他(她)身上留下了痕跡,這個孩子會和其他孩子一樣茁壯成長,但沒人會發(fā)現(xiàn)平等來過,留下痕跡。如果這個孩子是個先天殘疾,平等也會光顧,既然為這個孩子關(guān)了一扇門,那么平等必會為它開一扇窗或者更多扇窗。開完窗后,平等靜悄悄地走了,待來日這個孩子會發(fā)覺它曾來過他身邊。
平等盡管是個孩子,但它也明白自己最難到達的地方不是死亡沙漠,不是危險海底,更不是冰天雪地,而是人的意識、人的心靈、人的習慣行為。平等為人們提供了一條條同樣的起跑線,沒有終點,你想跑多遠就多遠,只要你付出了代價,平等也會給予你等值的東西。然而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等。中國的富二代、官二代開車撞人、出手傷人不會受法律制裁;美國白人對黑人的鄙夷態(tài)度;中東的民族歧視等等,都在無聲地承認這個事實。平等并未進入這些人的意識、心靈、行為習慣中,他們意識中沒有平等,心中一片荒蕪,行為習慣更不用說。
平等是個孩子,在它還沒有長大時,人們就開始給它抹上或濃或淡的胭脂,白凈的臉上有時甚至散發(fā)著一股股惡臭,令人作嘔。只有少數(shù)的人愿意拿著干凈的浸了水的布,幫它一點一點地擦洗,還原它的樣貌。
我國古代有奴隸制、獨裁專制等,現(xiàn)如今,我希望我國是法律平等的國家,換上干凈的妝容,用最真實的樣子面對世人。
關(guān)于平等的作文450字篇4
強與弱從來就是反義詞,會遭到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但是在尊重面前,它們卻是平等的。
一個足球隊,隊員們欣賞強者。可是實力不如對方的雄厚,默默地奮力訓練,希望和強者同臺競技。最后他們有幸遇到了那支球隊,可是對方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終被淘汰。在離場辭上,隊長說道:“我們并不會去憎恨那支隊伍,而是繼續(xù)學習和訓練,我們尊重他們!他們帶給我們的不是失敗,而是未來的成功!”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都會去尊重所有人,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yǎng)。
弱者同樣是生活中的一個群體,他們往往不會被人們所重視,但是他們也會以自己的奮斗去證明自己的價值,做世界上最努力的那群人。
一個叫李記的人,在30年的光陰里捐出了10萬多元資助他人,直到老人去世,兒女才知道李記就是自己的父親,生活一直很貧困啊。最令兒女們驚訝的是,老人在80年代給福利院捐了2萬多元,那時的工資是200元,父親的同事都說,工廠里都沒有幾個萬元戶,能從200元的工資里扣出這么多錢,這個已去的老人著實令人敬佩!
的確,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尊重他人的舉動,他們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世間的溫暖,學會尊重,說明你有了基本的文明。尊重他人的優(yōu)秀,或是同情于他人的無助,才能讓我們有所成就。而這些往往都是我們所忘卻的,人們口口聲聲說學習禮儀,但我覺得應該首先學習尊重,而不是讓它們成為將來老去的我對人生的愧怍!
關(guān)于平等的作文450字篇5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虛假”、“假惺惺”、“裝模作樣”……這些看似有些差異的貶義詞,在我心中卻都指向了同幾件事、同幾段經(jīng)歷……
今年重陽節(jié),爸爸媽媽請了姥姥、姥爺吃飯。姥姥是個“信佛之人”,故將餐館定在了學校附近的某素食府。不一會兒,姥爺也牽著狗來了。我姥爺可謂是讓狗“喧賓奪主”了,一切不讓帶狗的地方他都不去,機場、火車站、商場……這不,剛一進門,就被餐館的服務員給攔住了:“唉……大爺,您這狗可不能往里帶!”“沒事兒!它不咬人!”姥爺用有些沙啞的嗓子道?!皩Σ黄穑且膊恍小N覀兊觊L說……”“沒事兒!”姥爺急切地打斷了她的話,硬將狗帶上了樓。我則是對姥爺?shù)男袨楹π卟灰选N壹t著臉來到了包房。
晚宴很快就結(jié)束了,大伙在桌上聊著天。我悶得不行,在房間中來回踱步,欣賞著墻上用黑色勾邊筆畫的裝飾畫。突然,其中一幅畫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個男人坐在椅子上,一只大狗將前爪搭在了他的腿上,畫的右下角有兩個粗粗的黑字——平等。我的腦中突然閃過了剛才的畫面。這素食館提倡的,不就是“眾生平等”嗎?不就是“不輕視、不歧視生命”嗎?那又為何不許寵物進入呢?
其實,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去年秋季,我與姥姥去某寺廟拜佛。不料半路下起了雨,姥姥卻堅持要去。寺內(nèi)陰冷。姥姥進了大殿,一名尼姑便盯住了姥姥?!巴淅锶狱c錢吧!”她用財迷般的語氣說。外面太冷了,我家小狗忍不住跳進殿內(nèi)?!拔?這是誰家的破狗啊?給我滾出去!”她邊跺腳邊吼道。我只能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虛假”也許是形容他們的最好的詞匯,但我覺得遠遠不夠。我痛恨這樣的人,卻沒有任何方式回擊。每當我回憶起這兩次經(jīng)歷,我只有默默氣憤的份兒。他們的心如沼澤一般,看似平坦,卻暗藏殺機。
愿世間所有心靈的沼澤全部消失!
關(guān)于平等的作文450字篇6
平等是個好東西,每個人都值得擁有。
倘若沒有平等,我們便如同在血色黃昏中踽踽而行,支離破碎的道德準則只會更加虛無縹緲,恃強凌弱的社會通行原則無人能夠幸免??梢哉f,不平等是混亂的先決內(nèi)因,是剝削與流血的起源。
性惡論者站穩(wěn)腳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每個人、我們心存一種邪惡的欲念——即居高臨下地俯瞰異己,這能輕而易舉地使那羸弱的尊嚴和膨脹的驕傲感大獲饜足,尤其是在歧視者擁有群體作為靠山時。但反過來,每個人都不愿成為其受害者,這便是問題的癥結(jié)根源所在。
作為人類社會殘存不多的碩果,人文主義者愛它,法蘭西草地上的戰(zhàn)士愛它,古老東方的詩人愛它。它無私地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意識形態(tài)上的棲居所,人際交往深處的溫柔鄉(xiāng),為差異與差異之間消弭了判若鴻泥的矛盾。
通常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亦或是心智模式愈趨成熟的人,對平等的渴求度就越高。這便不難理解上古的犬儒逸士、圣徒、作家們似有金石之音,擲地有聲的呼喚不絕如縷了。畢竟,平等拓寬了精神與審美的境域,為人性豐富之美麗殿堂添磚增瓦,心懷平等火種的人自然能夠?qū)拺阎T人、諸事、諸多憤懣。
從更廣的的層面出發(fā),平等不應當也十分忌諱局限于本群體、民族、乃至國家。作為一種通用性的語言,它立足于包容而非共同利益,仰仗著的是完備健全的道德水準。
金雀花王朝殺君誅父倒行逆施,卻假《圣經(jīng)》和宗教為借口;斯大林的肅清政策,靠的是高大全的烏托邦念想,甚至,就連替天行道四字都不免淪為暴民動亂的借口,真是太可悲了,太糟糕了,總之,沒有哪一種不違法的“異端”理應被褫奪權(quán)利。
讀簡愛時,我們期待著羅切斯特夫婦雙雙舉案齊眉,每每提起屠格涅夫,也定然不會遺忘他對乞丐的稱呼——兄弟;就連文學大家蕭伯納,也曾有過被小女孩反詰的窘迫。
生活中有太多非顯性歧視蔽而未現(xiàn),譬如對亞文化群體,對女性,對低收入者,一面是顏慈眉善、堂而皇之地施與同情,另一面卻是低姿態(tài)的狂妄。所以,當這些話題、新聞投射到公眾視線中時,總能一石激起千層浪。
平等應當是一種習慣,而非矯揉作態(tài)的情懷,更不是昭彰標榜自身的工具,我們應當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