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什么作文500字
金華斗牛,曾與金華火腿齊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華斗牛是牛與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與牛斗,被譽為“東方文明斗牛”。斗牛當日,參斗之牛裝以勇士之飾,由其主人護送進入斗牛場,此時鞭炮齊鳴,觀者歡呼雀躍。
我就看過幾場:牛主把牛牽到賽場上。此時,兩牛怒目而視,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奮力斗爭,觀眾則吶喊助威,呼聲響徹云霄。敗者血肉模糊、倉皇而逃;勝者則奮蹄而追,緊隨其后,斗牛即將結束。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這里有相當大的體現。敗退之牛將被主人貶成耕牛甚至宰殺;而勝者則身價加倍,威風一時。
金華斗牛不僅僅是現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閱了資料:相傳在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與魯肅微服出巡東陽郡(今金華市)。孫權為培養當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東陽郡大興斗牛之風。自此,婺城區雅畈鎮銅山白鶴廟開創斗牛節,銅山也成了金華斗牛的創始地。可是現在并沒有了以前的威風:金華斗牛瀕臨絕跡。新中國成立后,金華斗牛習俗一直被廢止。1992年,金華開始重建斗牛場,恢復斗牛節,欲使這一古老民間娛樂活動重振聲威。可好景不長,金華斗牛剛剛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戶卻因為斗牛經驗少、飼養費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紛紛宰牛賣牛。
我們要好好珍惜文化遺產,不讓他們受破壞。讓金華斗牛重新站在現實的舞臺上,不再被人們遺棄。
家鄉的風俗什么作文500字篇2
我的家鄉在里商鄉洞坑口村,那兒十分優美,山美,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制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不同的舞姿,人們也是十分熱情好客。
在我們老家,到端午節就十分熱鬧,每家每戶都早早起了床,忙了起來。我們家也不例外,奶奶準備好了糯米、粽葉,粽繩與餡兒。依次擺好,我迫不及待想包了,奶奶看了我那著急勁兒說:“甜,別著急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奶奶的話像定心丸我的心一下就平靜了下來,我拿了兩片粽葉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可看似簡單卻怎么包也包不好,無奈之下我只得向奶媽求助了。
奶奶看了看我的粽子,有不對的地方,她馬上給我指出。在困難的嘗試中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突然我心中有了個疑問:“為什么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包粽子?”于是我問了下奶奶,奶奶對我說:“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意見不被國君采納,反而被罷了官。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這天,屈原投淚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這樣年復一年,九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奶奶一邊說,手中一直都沒有停下過,總之就都包好了,我十分吃驚對奶奶豎起了大拇指。包好的粽子立馬被放到水中,泡了一個桑拿不一會兒就好了,一股清香在鼻子中不停回味著。
我喜歡端午節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還包含著一個悲傷的故事,我喜歡里商的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什么作文500字篇3
清明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
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個文化傳統節日,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為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到了清明節,掃墓的人們都會去先人的墓前鳴放鞭炮。聽家人說放鞭炮,是為了叫醒在墳墓中的魂靈,讓他們從睡夢中起來收好后輩們供奉的錢材。而現在隨著綠色掃墓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也開始提倡在墓前放幾束花,磕幾個頭,以敬哀思就可以了。
每年四月五日起床后,我們一家就會搭上爸爸的汽車,啟程前往白沙,給死去的親人掃墓。
我們手提祭品,心情沉重地往山上走著。親人墓前的草已長得很高了,外公把墓前的草清理干凈后,我們便將火點起來,把紙錢一張一張的分開后,一點一點地放進火里,燒給在墳墓中居住著的親人的靈魂,再虔誠地插上香,在墳墓前磕幾個頭許下自己的心愿后,最后將花束擺放在墳前,我們才會離開了。
清明掃墓,既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懷念他們的音容笑貌;又是一種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許下愿,鼓勵讓自己在新的一年多多努力。我想,這就是清明掃墓經久不衰的緣由吧。
家鄉的風俗什么作文500字篇4
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說,是說從前有一個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 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蹋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三個弱點。所以人們過春節的時候就再也不會看到“年”了。
三十兒晚上吃完飯以后,我們就一起去姥姥家樓下放鞭炮。記得當時爸爸給我們買了很多,有在地上開的,有在天上開的,還有兒童鞭炮等……記得當時我和表妹一人拿了兩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當成小公主一樣,卻遭到我的吐槽說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藍色的仙女棒跑來跑去,把自己當英雄一樣在打怪獸。當時媽媽問我們:“你們知道過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嗎?”我們四個都用最快的速度說出了答案:“是因為要嚇走‘年’這個怪獸!”媽媽笑著點頭說我們聰明。這時,買鞭炮的爸爸說道:“放鞭炮啊,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們幾個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聽著。也都明白了這些知識。
通過這次放鞭炮,我們都明白了很多知識,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學業有成!
家鄉的風俗什么作文500字篇5
盼呀盼,新年終于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里的樣子經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里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干凈凈嗎?要是這么個臟樣來待客怎么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于為什么,你自己上網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網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于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現,就能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家鄉的風俗什么作文500字篇6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節》之后,也想一展我們家鄉春節的風采,快來瞧瞧吧!
臘梅花的香氣充滿了整個小區,我就喜歡這梅花香,不為別的,只為臘梅一開就要過年了!這花香也算年味兒吧。隨著濃濃的年味兒,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前奏——臘八。臘八一大早媽媽就起來忙,原來是熬臘八粥,什么紅豆、綠豆、黑豆……什么花生、棗子、葡萄干……什么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進去,不一會兒便有了香味兒,這濃濃的粥香也是一種“年味兒”。
過了臘八,我就開始盼二十三過小年兒了,這天是大年的“彩排”,這天過的好,大年也就更好。這天是要祭灶神的,還得用麥芽糖祭灶神,據說因為麥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事,也有的說,因為麥芽糖是甜的,可以讓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二十七這天我們全家大掃除,好表現出新年新氣象,上午我們把床單、窗簾、臺布……全部洗干凈。把地掃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二十九這天早上要去買年貨、對聯。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擠掉了。回來要把窗花、對聯全部貼上。下午還要燉肉,包餃子。包餃子時還要包三、四個“錢餃子”,誰吃到的多,誰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運就多。
大年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要起來拜年,拿壓歲錢。小孩們最喜歡過年,尤其是初一、二,因為有壓歲錢拿嘛!但可不是白拿,還要叩頭如搗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