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作文年味
這北方的年味兒還要數(shù)那最樸實最實惠的菜品——殺豬菜。每到過年,農(nóng)村的家家戶戶都要殺上一頭豬,家里不養(yǎng)豬的或家庭條件不好的就買上幾腳豬肉。這農(nóng)村自家養(yǎng)的豬,肉就特別的香。媽媽切下一塊連肥代瘦放到鍋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燉,那香味彌漫整間廚房。這時候,在院子嬉戲瘋跑,凍得的瑟的孩子們就會乖乖回屋向媽媽討一碗酸菜湯,也不顧燙就幾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陣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這殺豬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們內(nèi)心最溫暖的牽掛。
我想,這北方的年夜飯最值得一說的也就是酒。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無論是原來的一斤散白,還是后來瓶裝的豐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暢快痛飲。喝著滾燙的白酒吃著精致的小餃子,這樣的年夜飯才有年味兒,才像是北方人過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自出生起這17個年都是在北方過的。家鄉(xiāng)的年過得年味兒濃濃,過得我心頭火熱。我相信以后不論在哪,不論春運多可怕,我都會——回家過年。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2
【品味別樣春節(jié)里的濃濃“年味”】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jié)回家團圓,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但2021年的春節(jié)注定不一般,因為抗“疫”需要,許多人“停下腳步”,放棄這難得的長假和與親人團聚的寶貴時光,選擇在異鄉(xiāng)堅守,就地過年,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華美樂章,凝聚著這寒冬中的濃濃“年味”。
別樣春節(jié)里,那濃濃的“年味”是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年味愈來愈濃,防控越來越嚴(yán)。如何在揮之不去的回家過年情結(jié)與秣馬厲兵的疫情防控舉措之間加以取舍,的的確確讓原本打算返鄉(xiāng)團圓的人們頗費思量。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傳播風(fēng)險,全國多地先后發(fā)出倡議,倡導(dǎo)務(wù)工人員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非必要不返鄉(xiāng)”,留在當(dāng)?shù)剡^年。一時間“就地過年”成為當(dāng)前很多民眾的共同決然的選擇。這種看似不易甚至“被動”的選擇,雖然意味著無法堂前盡孝、共享天倫,但其背后展現(xiàn)的是國人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它體現(xiàn)的是一種付出,一種奉獻,也是一種責(zé)任,一種擔(dān)當(dāng),以犧牲個人利益爭取疫情防控的好形勢,這就是在為國分憂,是一種實實在在愛國行為。就地過年,人潮不再涌動,心潮卻在澎湃;就地過年,留下的是腳步,涌動的是愛國情懷。
別樣春節(jié)里,那濃濃的“年味”是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回家過個團圓年是國人揮之不去的情結(jié)。為了讓“就地過年”的人們感受到異鄉(xiāng)那如家一般的溫暖,我們看到不少城市做出了榜樣,為外地人送上春節(jié)大禮包,通過提供食物禮包、購物折扣券、安排活動等方式,鼓勵人們就地過年。在江蘇、浙江、廣東等流動人口大省,除了鼓勵企業(yè)發(fā)放留崗紅包、及時回應(yīng)和滿足就地過年群眾需求外,還對駐留職工申請積分落戶、積分入學(xué)給予加分獎勵。這樣一系列的務(wù)實舉措,每一項都貼著人心,都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既有力度也有溫度,讓就地過年者暖心,讓在家過年者順心,讓人們在不斷提升的獲得感中切實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是國家對人民的呵護,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的生動詮釋。
別樣春節(jié)里,那濃濃的“年味”是我將無我的奉獻情懷。“我是黨員我先上”,去年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在抗疫一線聽到最多、叫得最響的名字是就是“共產(chǎn)黨員”。“我是黨員我先做”,今年面對“就地過年”的號召,黨員干部也立刻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就地過年的踐行者,讓就地過年不只是喊口號。于是,我們看到,全國各地黨員干部帶頭在本地過年,帶頭不隨意外出,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zé),同時主動請纓積極參與到轄區(qū)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義務(wù)巡邏、排查宣傳……在疫情防控的關(guān)鍵時期,廣大黨員干部踐初心、擔(dān)使命,在急難險阻中亮出黨員身份,勇于奉獻,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前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疫情防控前線熠熠生輝,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踐行對黨絕對忠誠、對人民高度負(fù)責(zé),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牢牢筑起了疫情防控一線無私奉獻的“紅色堡壘”。
別樣春節(jié)里,就地過年不是排斥親情與團圓,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是一種特殊的付出和奉獻,留下的是在外游子回歸故里的急切腳步,涌動的卻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始終如一的人民情懷、我將無我的奉獻情懷。相信在偉大祖國的精心呵護下,在別樣春節(jié)里的濃濃“年味”中,我們定能驅(qū)除疫魔,迎來春暖花開。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3
一陣微風(fēng)吹過,輕拂著我的面孔。刺鼻的芳香流入腦海。沒錯,這就是過年的味道。
過年啦!過年啦!家家戶戶忙了起來,有的貼對聯(lián),有的掛燈籠,還有的用串燈裝飾房屋。當(dāng)然,不止這些。穿新衣,放鞭炮,吃餃子,都是我們這里的民間習(xí)俗。我們這里過春節(jié),只能講究,不能將就。
說起燈籠,高高地掛在大門外,像一團紅紅火火的大火球。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無一不掛。那燈籠,白天只能發(fā)出微弱的光,到了晚上,別說這一家了,就是這一條街也能給你照得彤紅彤紅。正是這樣,掛燈籠這個習(xí)俗,便被世世代代傳了下去。
在除夕的這一天里,人們便換上了新衣,在這大大小小的街道里走一圈。人們都要除舊迎新,為__年的最后一天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迎接__年的第一天。我們一家十口人為明天做準(zhǔn)備。先把餃子包好,不知不覺忙活了一下午,可我們并沒有吃飯,而是在等年夜飯。12點鐘,家中的年輕人在大街小巷放鞭炮,一家人先去跨旺火,跨完旺火該吃餃子了。為了這頓年夜飯,我們把家里儲存許久的食物和上好的酒都拿了出來。今天只下了一半的餃子,吃飽了就睡覺。不知不覺天快亮了,我們起來穿上了新衣,開開心心地去親戚家拜年,并且叫上了好朋友一起放鞭炮。
我們一群小朋友在家長的看護下放鞭炮,只聽“嗖”的一聲,那花炮炸上天去,五顏六色的煙花頓時往下竄,就像是會飛的彩色小老鼠在天空里竄。“嗖嗖嗖……”連續(xù)不斷的花炮飛上天去,我頓時感覺自己太幸福了。
天亮了,我們下餃子吃,全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餃子邊聊天,不時引來歡聲笑語。
這便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也是最熱鬧的一天。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4
春節(jié)走親串友是我們國家的風(fēng)俗,小輩要給長輩拜年也是我們這里的風(fēng)俗,于是大年初一這一天,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去給住在長江路上的四爺爺拜年。
為了環(huán)保,我們決定騎自行車和電動車。爸爸媽媽和大伯、二伯約好十點在中原路過街天橋旁邊匯合,可是我們等了將近半個小時才看見他們騎著自行車姍姍來遲。
隨后我們才正式出發(fā)了。在路上我和爸爸媽媽輪流騎自行車,就這樣,你騎一會兒,我騎一會兒,媽媽騎一會兒,不知不覺就到了四爺爺家。
到了四爺爺家,我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其他的姑姑、伯伯和娘娘到了,大家聚在一起,顯得非常的熱鬧。看見四爺爺正和別人聊天,于是我就靜靜的坐在沙發(fā)上抓了一把瓜子,靜靜的吃著。等過了一會兒,他們和四爺爺寒暄夠了,于是,我向四爺爺走過去,四爺爺也笑瞇瞇的向我走過來,我大聲的對四爺爺說“四爺爺,您新年好啊!”四爺爺也親切的對我說“好,好,好!新年好,大家都新年好!”并把我摟在懷里悄悄的塞給了我一百塊壓歲錢。
接著大家也都開心的相互問候著大家一年來的工作、生活等,房間了充滿了幸福的笑聲。
時間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我們大家十幾個人都聚在爺爺家客廳的餐桌旁,舉起了手中的杯子,異口同聲的說:“新年好,干杯!”。桌子上的飯菜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色香味一應(yīng)俱全,大家喝酒的時候,我就左嘗嘗,右嘗嘗,還不時的用筷子夾起一些菜送到每個人的碗里,大家也都夸我長大了,更懂禮貌了。
吃過飯,爺爺和伯伯、爸爸他們聊天,因為守歲和看聯(lián)歡會到很晚,我就去爺爺?shù)姆块g睡了一覺,一覺醒來,居然發(fā)現(xiàn)爸爸伯伯們和爺爺在玩麻將,看他們一會兒這個贏,一會兒那個贏,打得不亦樂乎。
因為天氣有點兒冷,四點的時候我們就和爺爺告別,回家了。
這一天看見了很多親人,還真快樂。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5
【春節(jié)的棗花饃】
初二回娘家,這是河南省東部地區(qū)春節(jié)串親戚的規(guī)矩。串親戚要帶“四樣禮”——大饃、小饃、糕點果子和油條。現(xiàn)在,人民生活富裕了,這“四樣禮”就變成了名煙名酒和進口水果。但是禮品再豐盛,都不能少了大饃和小饃。在豫東的風(fēng)俗中,大饃和小饃的象征意義就是糧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糧食是最重要的禮物。新年伊始,閨女、女婿帶著外孫要把最好的糧食送到親人家里,娘家人回贈的禮品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棗花子。
棗花子是由小麥面做成,用紅棗做點綴。我還見過一種叫做面龍的棗花饃,長長的,如盤龍樣彎曲,龍身上畫了很多符號,龍頭上鑲嵌了兩粒紅棗,十分威武。
饃好蒸,面難發(fā),酵母更難做。臨近春節(jié),氣候變冷,做酵母時,要把玉米糊放在籠屜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進老酵頭攪拌均勻,放在鍋邊灶沿,或是蓋上一層棉被,讓其自然地發(fā)酵。等面團發(fā)得如水一樣四溢的時候,從面盆中挖出來放在案板上,摻進面粉盤成一團,軟硬適度,就可以揉饅頭劑子上鍋蒸了。
做大饃的過程非常簡單,在蒸好的饅頭上均勻敷上一層生面,在最頂端放上一顆紅棗,放入鍋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復(fù),一層層地敷上去,一層層地蒸熟,可以根據(jù)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饃來。我兒時,曾經(jīng)見過新女婿第一次上門帶的大饃,用一大塊紅綢布包裹著,大饃放在一個直徑二尺的玉米秸稈做的鍋蓋上。這種大饃另有一名,叫“饃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樣的糧食給老岳父送來了。
做棗花子就沒有那么容易了,要先把生面揉成一個個稱之為“面劑子”的長條,然后用面劑子盤成一個個的圓圈,中間放上一顆紅棗,就像是蓮花瓣中坐著一位富態(tài)的佛爺。最后,通過揉搓、擠壓等方式把眾多“蓮花瓣”連接起來,放入蒸鍋中蒸熟,一個漂亮的棗花子就可以出鍋了。棗花子多種多樣,做法不一,我說的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新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guī)У某壌箴x,老丈人當(dāng)然要回贈更大的棗花子了——也要如鍋蓋一樣大,除了一個個的“蓮花瓣”,里面還有“多子多福”“早生貴子”的花樣。這個時候,棗花子就不叫棗花子了,而是叫“棗山”。因為新女婿送來的是一個“饃山”,老丈人回禮一個棗花子豈不顯得小氣?
因為棗花子是回贈給晚輩專用的禮物,就有了特殊的意義。我們老家有句俗話,叫“要飯的不要棗花子”,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意思,窮人要窮得有志氣,即使討飯也不愿做晚輩。
棗花子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性格中那種不屈的犟勁!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6
又是一個中國年,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備年貨、貼對聯(lián)、吃年夜飯、拜年等,到處都是年味兒。我家也不例外,在過年之前就把年貨備好了,為了圖個吉利,還買了幾條小金魚(因為“魚”與“余”諧音,魚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非常有講究:對聯(lián)要從左往右貼,“福”一般倒過來貼,因為這樣象征著福“到”了。我們分好了工,我和爸爸就開始用糨糊貼了起來,我們忙活了一下午,春聯(lián)終于貼完了。當(dāng)我們走進餐廳的時候,看到一大桌年夜飯就在我們面前,看著這一大桌子的美食,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我們聚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飯。每碗菜都是熱騰騰的,我的心里暖洋洋的。在我的眼里,每碗菜里都蘊含著濃濃的愛。我們吃得熱火朝天。過年,總不能漏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吃完年夜飯,我們就守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一個個小品把我們逗人仰馬翻,一個個相聲讓我們聽得有滋有味,增加了不少過年的氣氛。20年的最后幾秒鐘,我們一齊歡呼了起來,“五、四、三、二、一!!!”無數(shù)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著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把大地輝映得光彩奪目。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的歡呼、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著人們興奮的笑臉。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紅的,似節(jié)日的燈籠;黃的,像成熟的稻谷;綠的,如茂盛的大樹。瑰麗的火花在空中飛舞,把平日閃閃發(fā)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連街上的路燈這時也沒了用場。各色禮花在空中競相開放,構(gòu)成一幅花團錦簇的圖畫:綠花一層層,紅花一重重,就像蘋果園里慶大豐收;一群白色的火花,好似銀河墜人間。
一幅幅,一幕幕,繁花繽紛,絢麗奪目,好不壯觀!大年初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這時候餃子已經(jīng)弄好了,我一看到這是我最喜歡的餃子,就趕忙坐到了餐桌上。當(dāng)我吃完第一個餃子的時候,我就深情地說:“啊,我又長大了一歲!”不一會兒餃子就被我吃完了,我給長輩磕完頭之后,我們?nèi)揖鸵黄鹑ソo親朋好友拜年。我們走遍了大街小巷,見到每個人我們都熱情地說“新年好”!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里,有誰比孩子更幸福呢?因為孩子們可以獲得壓歲錢,用來買心愛的東西。大人們也可以把過去一年的辛勞忘掉,好好的放松一下。春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7
對于過年,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歡悅、欣喜,還有久久的期待。每年進入臘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采購年貨了,吃的、穿的、用的。孩子們則是早早的盼望著新年的到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從這一天起,空氣中的年味兒漸漸彌漫開來。人們忙碌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鞭炮聲聲迎新年,妙聯(lián)橫生貼門前”。新年邁著輕快的步伐,帶著歡歌笑語,穿著多彩絢麗的盛裝向我們走來……年味,便在不經(jīng)意間飄散到了每個角落。
年味,彌散在大街小巷。家家門邊貼上了春聯(lián),倒貼了‘福’字,還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那火紅的顏色,像著了火一樣。紅紅火火的商場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買年貨的人們在結(jié)賬處排著長長的隊伍,川流不息的街頭涌動著購買年貨的男女老幼,祝福新年的歌聲不時飄進人們的耳朵……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氣洋洋,仿佛過年的快樂從人們的心里溢了出來流淌到了全身。
年味,飄散在擁堵的高速公路上,彌漫在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歸家心切的游子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雙翅膀,瞬間飛往自己的故鄉(xiāng),投入親人的懷抱。無奈路途漫漫,但他們臉上沒有焦慮和煩躁,有的只是寬容和忍耐,旅途的疲憊淹沒不了內(nèi)心的歡欣喜悅,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回家過年!
年味,盈滿除夕守歲的堂屋。當(dāng)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燃起一爐大火,不停地往爐里添柴,火燒得越旺寓示著來年福越旺財越旺。這時,大人們把飯菜端上桌,點上香燭,放一根長長的鞭炮祭祖。祭完祖,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必須有雞和魚,雞意味著吉祥,魚意味著年年有魚。紅紅的爐火燃得正旺,杯光交錯中,聲聲祝福里,幸福的滋味盈滿酒杯!
吃完年夜飯,大家圍著爐火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打開手機微信搶紅包,發(fā)祝福。千家萬戶都溢出了歡聲笑語,‘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天空中不時升起五彩繽紛的煙花。
隨著春晚主持人激動地倒數(shù)著“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呯,啪,呯呯啪啪啪……”鞭炮聲響徹云霄,不絕于耳。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夜空仿佛一個偌大的電視熒屏,正在播放萬家慶新春的精彩節(jié)目,真是“燈火輝煌慶佳節(jié),歡聲笑語迎新年”啊!
此時,手機微信異常活躍,‘新年快樂’的祝福語和紅包、表情包刷滿了屏,人們紅光滿面,喜形于色,大人們盡量守歲到凌晨幾點,小孩也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真是‘新年到,老幼盡開顏。倒數(shù)聲聲天地響,騰星點點世人歡。守夜不思眠。’
年味,從輛輛搖擺在鄉(xiāng)間公路上出去拜年的車窗溢出,年味裝滿大人們的紅包里,年味隨著人們的‘新年好!’‘拜年啦’‘恭喜發(fā)財’……聲聲祝福飄蕩!正月初一凌晨五六點,鞭炮聲便會從四面八方響起,大人們早早起床,互相恭賀新禧。小孩子們早早被鞭炮聲驚醒,縱使昏昏沉沉也一骨碌爬起來,給長輩們拜年,說許多吉祥話,大人們總會樂呵呵地掏出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紅包。
初一早上吃熱氣騰騰的湯圓,寓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吃完早飯,大家有的去親戚家拜年,有的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在明媚的春光里打牌、磕瓜子、喝茶、敘敘舊。孩子們有的放煙花,有的玩游戲,打撲克,玩的不亦樂乎。
正月初二開始,就是每天開著車出去走親訪友,鄉(xiāng)間公路變得更熱鬧了。有時路太窄,只能通一輛車,人們相互禮讓,誰方便誰就主動退到寬一點的地方。認(rèn)識不認(rèn)識的都問聲‘新年好’,大家沒有怨言沒有責(zé)怪,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是多么歡快的時刻,這是多么令人偷悅的年味呀!
年味,是游子那一抹鄉(xiāng)愁和牽掛;年味,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團聚;年味,是大年夜燒得旺旺的火;年味,是年夜飯豐盛而寓意深遠的飯菜;年味,是對別人的寬容和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快樂。
這么美好的年味,她帶著欣喜的笑容,帶著吉祥和祝福,帶著和樂美滿,一路歡歌向我們走來,成為中華民族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我愿意沉醉于其中,我愿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沉醉于這快樂祥和的年味中!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8
新年里的第一天,睡意惺忪,QQ上的小企鵝忙乎得不停。我以為自己眼花了,發(fā)來怎么都是這四個字——新年快樂。
走出家門,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放煙花的男孩突然停下來,不約而同和我說四個字——新年快樂。
收到筆友的來信,開頭也是四個字——新年快樂。
這個世界怎么了?鋪天蓋地都是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也許和“happynewyear”一樣。一年365天,雖然不是每天都說,但它是每個人心中沉睡的溫暖。當(dāng)這句話被喚醒時,空氣中就像花挽著花,都是芬芳。我在心中細(xì)細(xì)地揣摩這四個字的力量。曾經(jīng)零落在心頭多少的詞句,為什么只單單漏了這一句?
原來我以為“新年快樂”這四個字是老土的,但是每個人都期盼都得到這老土的幸福。我沉浸在這四個字的燦然和溫暖中,嘴邊也不禁勾起一絲笑,手心輕輕捧起那老土的溫暖。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9
今天,我吃到了平時吃不到的特別有“年味兒”的餃子,我想:2012年我們一家人一定會特別好運,特別有收獲。年味作文600字門外,吹來寒冷刺骨的冬風(fēng),世間萬物都已早。。。
農(nóng)歷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慶的。家家戶戶做好年糕、曬好臘肉,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新年的到來。從農(nóng)歷二十七開始,鞭炮聲從零星的一聲聲到密集的一陣陣,新年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轉(zhuǎn)眼已是除夕,身邊的年味也越來越重了。
還是凌晨四點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被震耳欲聾的爆竹聲驚醒,望著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氣息。
天空剛露出魚肚白,村子里就熱鬧了起來,家家戶戶都忙著貼窗花,掛春聯(lián),爸爸踩著凳子,手里拿著刷了糨糊的春聯(lián)小心翼翼地對著墻壁比劃,下面的孩子們一邊看,一邊喊著“歪了歪了”“往左些”“再過去點”“對!就是這兒!”邊上早有媽媽將精美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還掛上了燈籠,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商人小販們早早地擺出了攤子,販賣各種年貨,吃的、玩的、用的,應(yīng)有盡有。人們踩著一地的鞭炮屑,來趕這一年一度的熱鬧。早有貪吃貪玩的孩子來到琳瑯滿目的攤前,央求著要買。這天早上,各種各樣的舞龍舞獅隊也會敲著鑼鼓,浩浩蕩蕩地來到各家店門口,說一些吉祥話,討個好彩頭。真是熱鬧極了。
家里,爺爺領(lǐng)著兒孫在祭祖,希望能夠保佑來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廚房里,能干的婦女們各顯神通,要將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頑皮的孩子們正在放鞭炮,樂不可支,那清脆的笑聲蕩漾在空中,連空氣里都洋溢著濃濃的、甜蜜的年味。
這忙碌的一天,這忙碌的一年都即將成為美好的回憶,等待我們的將是嶄新的明天!
怎么寫作文年味篇10
時間像飛箭,轉(zhuǎn)眼間一個學(xué)期過去了,冬爺爺送走了秋姑娘,他輕輕呵了一口氣,大地便披上了亮閃閃的銀裝,伴隨著飛舞的雪花,我們已經(jīng)聞到了濃濃的年味,我們也知道期盼已久的春節(jié)快到了。春節(jié)是孩子們的幸福時光。
春節(jié)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懶覺。每天睡到自然醒。平時早就被音樂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
離春節(jié)還有6天時間,我們?nèi)胰艘呀?jīng)開始行動了。媽媽下班回來,連忙寫購物的單子,寫完以后。便開車去超市,我們?nèi)コ械穆飞希匆娊终鏌狒[。連樹上都已經(jīng)掛上了彩燈,看來我們還是晚了一步,連政府都比咱們快。到了超市,哇!簡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動!笑聲不斷!比往日的超市熱鬧好幾倍。一樓是食品專區(qū),一樣樣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點、蔬菜、水產(chǎn)品、水果都擺放在貨架上。我興奮得跑到水果區(qū)去拿我最喜歡吃的金燦燦的橙子,它好像在對我笑:“小姐姐,快把我買回家吧!我可是它們當(dāng)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猶豫地把橙子放進我的購物車。媽媽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對媽媽眨眨眼,吐吐舌頭,誰叫媽媽今天答應(yīng)一切由我做主呢。接著我們來到了蔬菜區(qū)和肉類區(qū),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綠欲滴,紅辣椒鮮艷無比、誘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腳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這些蔬菜放進了購物車?yán)铩W詈笪覀儊淼椒b區(qū),每一個地方的服裝也可謂是姿態(tài)萬千。又的英姿颯爽地站著,有的彬彬有禮地,這次我可只顧欣賞沒買呀!因為我的新衣服媽媽已經(jīng)給我買好了。購物完之后,我和媽媽每人拎著兩大袋戰(zhàn)利品,來到車上,把戰(zhàn)利品放在了車上,興沖沖地回家了。
啊!春節(jié)!啊!春節(jié)!一年365天,盼個啥?春節(jié)唄!為什么?
首先,春節(jié)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還有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樣盼春節(jié)呢?年味這么濃,你聞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