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精品鑒賞
雜文隨筆的繁盛,是現代來堪稱現象的文化景觀,我們有志青年應該多多繼承先賢們的衣缽,將雜文發揚光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雜文精品鑒賞,希望對大家有用。
雜文精品鑒賞1:屋前的芭蕉樹
其實,我不是太能分清楚芭蕉和香蕉的區別。
那天逛街,看到有賣老家那種短短肥肥的香蕉,想起我們兒時吃的香蕉,就是這種,自家種的,自己渥的,也是這般,短短的,肥肥的,還有點黑不溜秋的,反正就是沒有外面水果市場上賣的那種又黃又長的香蕉好看,但是很香,那種香氣,那種清新自然的香氣,那種屬于原始香蕉的味道,是現今的香蕉所沒有的。
既然分不清楚芭蕉和香蕉,那么姑且把這種不太好看的稱之為芭蕉吧。
屋前的芭蕉是為了好看才種的,當時老家的新房子剛剛修好,粉刷了墻壁,外墻的瓷磚也貼好了,就等它晾干之后便可以搬進洋房住新家。可是也有個問題,老家的新居是在舊居上翻修的,不知道是出于風水或者其他什么,所有的房屋都是朝西南方向,剛好我選好的那間屋當西曬,可以想象一到夏天,肯定會熱死個人。種樹是最好的擋蔭方式,可一顆樹的成長過程太過漫長,不等十年八年,是無法蔭護一方土地的,那么芭蕉便是最好的選擇。
從大姑家移植過來的芭蕉樹在后山長開了很大一片,我和弟弟就拿了把鋤頭,挑中三棵比較小而有活力的芭蕉,就揮舞鋤頭向芭蕉。挖出來以后,用舊報紙包住挖傷了的地方,因為芭蕉汁弄到手上和衣服上都很不好清洗,尤其是衣服上,回家非被老媽罵死不可。
芭蕉樹喜歡陽光,對水分也有一定要求,剛好新居進院子的右側有一塊一兩平方大小的空地。望出去,沒有與之相當的平地,臨近的一塊田有三米落差,而往里向東,也只有老家新居一棟房屋而已,是以光照十分充足,從太陽出升到日落西山,光線均一絲不落的照射到空地上。最相得益彰的是,這塊空地種上芭蕉,一旦長好之后,就正好擋住了我這件屋子的大部分西曬之光。然而又不會擋住日出東方的柔光。這塊地簡直就是為芭蕉而長的。
種就簡單了。
先刨土,刨松之后,再在地上挖個坑,將芭蕉丟進去,埋上土,就可以令人如法炮制種上其他兩棵,一切就大功告成。
因為這塊芭蕉地,老爸特意將屋子的排水溝改了道,從旁邊引過去。一個冬天過去,芭蕉便長茂盛了,多長出來10來根高過三米的芭蕉樹,綠得發亮的葉子,擋蔭綽綽有余。微風吹過,能聞到芭蕉特有的味道。可是,芭蕉樹的枝干不能碰,偶爾有不小心劃傷它的樹干,就會流出一些味很重的汁液,不管弄皮膚上還是衣服上都相當不好洗。也許,這是它保護自己的辦法,既然受傷了,就不能再讓人家多一次傷害的機會。
酷夏到來,芭蕉又長高了好長一截,賜予我炎夏的清涼,幼時并不覺得它的珍貴,只是覺得,涼快了好多。清晨,推開窗,就看見綠油油的大葉子,在微風下搖曳,心情也格外愉悅。如今,每到周末就特愛睡懶覺,會不會是因為沒有綠葉的呼喚?
一年又過去了,我也從栽芭蕉的初一新生,成為面臨畢業的老油條。芭蕉終于開始開花,先是結出來一個果子,烏紅色,向下,重重的垂著,有點像牛心,再過了幾天,牛心就開始一瓣一瓣的張開,在張開的大花瓣里面,開出米黃色的小花兒,十分的香,甜絲絲的,完全是吸引你去偷花來吃,但花開得相當高,芭蕉樹滑不溜秋的,也不好搭梯子,只能望花興嘆。我們還沒偷上,蜜蜂卻開始偷笑了,他們鉆進花心,吸著花蜜,來回忙個不停……
等到牛心一瓣一瓣的往下張開,上面的花兒謝了以后就開始結果。一根主柱上,上面的香蕉果子已經結出,下面的卻還在開花。
開到最后,就很像一跟木棒,頂尖穿了一個牛心,就這樣垂著,也是漂亮。一般牛心到后面就不怎么開花了,就算陽光再好,開了花也不會結果了。弟弟就去把牛心砍下來。以前看別人家的小孩在玩牛心很是羨慕,如今自己也可以玩了,拿在手上,卻又不覺得好玩了。
玩過牛心,接下來的日子就等芭蕉成熟了。等到某個日子,弟弟爬上圍墻,掂起腳對著芭蕉輕輕一捏,大喜呼喚,應該可以吃了,然后老爸或者老媽就會上去看看,假裝專業的說,應該可以吃了,然后老爸把一把鐮刀綁在竹竿上,對著芭蕉果子的根部狠狠一割,一串芭蕉果子就掉下來了。這一串芭蕉里,有一兩根是成熟的,可以直接吃,但大部分都需要再加工。
割一些草,裝入籮筐里,再用一個塑料袋將芭蕉裝好,放入草堆里。上面再蓋一層草,然后填一些草灰,封死,放在某個角落。
割過果子的芭蕉樹整顆砍掉,不然會慢慢腐爛,味道相當不好聞。然后用泥土封上,這樣它就會乖乖地繁衍下一代。
大概一周后,叫上院子里的小朋友,開封,香噴噴的芭蕉就這樣出爐,大家爭先搶后將一籮筐芭蕉一搶而空。現在想想,其實芭蕉的味道并不是十分香甜,甚至還有些澀澀的。可兒時吃它,卻覺得美味無比。
養得時間長了,也就學會一些知識。開始結果子的芭蕉樹需要一些照顧,拔掉一些長得太擠的樹苗,得空施施肥,松松土。到了冬天,剛開花的,長出部分果子的芭蕉還得砍掉,因為冬天太冷,果子掛不住,還容易被凍死。要修一下葉子,不然也容易凍死。如果下雪就慘了,大部分芭蕉都會被凍死。保暖沒什么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施肥,如此營養充足,就不容易死了。
說到砍葉子,芭蕉的葉子很有用,打架的時候,揮舞芭蕉葉是十分威風的,孰不見孫大圣也被那個芭蕉扇整滴焦頭爛額,芭蕉葉還可以在過家家的時候當碗、盤、甚至鈔票用,這是兒童的。
在大人的世界里,養豆芽可以把葉子鋪在筲箕里,能保住水分不流失;做豆豉的時候鋪在下面,起到一個清新味道的作用;還可以做芭蕉葉粑粑……
芭蕉葉做的粑粑數我阿婆做得最好吃,不過我不會做,阿婆過世很多年,連味道也不太記得了。
雜文精品鑒賞2:那岸,溫暖而偉大
母愛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她們不但生育了人類,更重要的是她們培育這個世界的偉大人物。比如:偉人、領袖、科學家、工程師,等等等等。母親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成功,與母愛有著血脈相連的關系。
好幾年前就讀過今思雨的一些文字,那是在“一起寫”網站,那時我創辦一本電子文學期刊《嵩山風》,今思雨創辦《想象寫作文學之苑》,我們就寫作有過一些交流。今年3月中旬,有幸收到了今思雨2015年10月出版的《母性岸上》情感小說。小說封面簡潔大氣,盡顯了母性之擔負,之韌性,之堅強的特色。
拆開快遞,打開書本,一字字一行行讀過去,作者樸實真摯的敘述語言吸引著我,我一口氣讀了幾十頁(盡管那時我左手腕粉碎性骨折,石膏還沒拆除,疼痛時有難忍)。在之后的幾天里,我很快讀完了全本小說,當時就有要寫點什么的沖動,怎奈手指腫的發青,只好擱置。至今手腕、手指依然腫脹,功能亦未能恢復正常,但《母性岸上》蓮花的形象、蓮花的故事,始終在我腦海里縈繞。作者對那個時代黃土高原鄉村生活賦予形象和特色的敘述,使得故事富含人情味和時代痕跡。由于時代和傳統文化的局限性,蓮花的命運令人唏噓慨嘆和強烈共鳴。在自序中,作者連續用了十來個排比闡述“母親是個‘傻’女人……”最后總結到:“原來母親的這種‘傻’托起的是這個家族頭頂上那一輪璀璨奪目的太陽。”
在這個世界上,母愛也許是一種最具天性、最具原始品質的愛。但母親愛子女,愛到啥樣程度才是偉大,才是無私,才是最成功,最崇高的愛呢?古有岳母刺字,孟母三遷之故事。俗語說“一個好媳婦,可旺五代人。”一個妻子本身就要擔負五代人的責任。上孝祖輩、公婆,相夫,教子;怎樣做媳婦,怎樣做婆婆,妻子過門是學生,生了孩子是老師;孩子娶妻成婆婆,教化兒媳是導師;倘若人高壽,還要教導孫媳婦;那便是老祖宗、祖師爺了。這樣重要的一個角色,可不就是作者所形容的“托起的是這個家族頭頂上那一輪璀璨奪目的太陽!”
女人是脆弱的,生活中的遇到坎坷,精神上遭了打擊,她們最容易流眼淚;女人又是堅強的,母性之愛一旦被激發,她們便可以忍辱負重,堅韌頑強地抗拒生活中的磨難。藍蓮花雖然只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女子,大字也認不得一籮筐,又因為不能生育,遭到前夫拋棄。尤其是婆婆口不擇言的謾罵。離婚回到娘家,那段時間,她脆弱地流了多少眼淚!情緒低落到了冰點。蓮花再婚嫁給牛同慶,同慶前妻的孩子藍龍激發了她的母愛。母愛就是一把巨大的火焰。從此,蓮花有了人生活著的擔當和目標,——她要撫養藍龍長大,培育藍龍成才。母愛之偉大,也許正在于此。那是一種慈愛、擔當、責任的共同體現。在藍龍的成長道路上,作者以如椽之筆觸,如發之細心,如親歷之情緣,執念如一地塑造了蓮花的母愛形象。作為媳婦,作為妻子,作為后母,作為母親,蓮花無論年輕或者年老,健康或者生病。在孝敬公婆,照料生病的丈夫,培育子女等方面,都做到了常人難以做到的賢惠、理解、寬容。蓮花的形象是那樣的豐滿可信,真摯感人。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在蓮花身上得到了栩栩如生刻畫,真實感人的塑造。
雜文精品鑒賞3:男人應補鈣
當今“女性解放”已在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不成話題了。雖然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封建史前后兩千五百年,中國婦女的社會最低層生活根深蒂固,但舊新民主社會至今一百年的歷史,已經讓婦女真正頂起了半邊天。可是,當下男子漢們卻越發“缺鈣”了。
男人“缺鈣”并非表現在外表上。你看他們總能是摧不倒壓不垮的錚錚鐵漢——在事業上要成就顯著,在社會上要舉足輕重;說話要鏗然有力,干活要氣勢如虹;家庭中能屈能伸,經濟上可力挽狂瀾;精神上遇挫不低頭,肉體上生疾不消沉……
然而,正是這些表面上的“剛強”,造成了男子漢們內里的“缺鈣”——他們不隨意地塑造自己,而是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強裝冷漠、傲慢;他們在空虛時,時常找些無聊的事做做;情緒不能發泄時,使用烈酒、香煙加以排遣;在無法捋清眼前團團亂麻時,也不敢像女同志見了一只小蟲子時那樣驚呼尖叫……
男人的“缺鈣”還表現在處人遇事上的兩難境地。例如,在工作中、家庭里為他人著想、顧及別人,就會被認為是瞻前顧后、優柔寡斷;反之,則又被認為是獨斷專行、飛揚跋扈。再如,面對危險,接受挑戰,就會被認為是自不量力、以卵擊石;反之,則又會被認作是軟骨頭、膽小鬼。還有,追女朋友時,追得太緊就說你迫不及待不穩重,追得不緊又說你無熱情欠真誠;說話時,話多了說你油腔滑調不深沉,話少了又說你才疏口拙太平庸;花錢時,出手大方說你不會過日子,節儉了又說你小氣太摳門;穿著講究了就說你油頭粉面,穿著隨便又說你邋里邋遢……
如此之多的兩難像一個個束縛男人的桎梏,使男人暈頭轉向而又焦頭爛額,也壓抑著男人們個性之正常發揮,更使許多男人活得比女人還像女人。因之,大丈夫們應“補鈣”了。
其實,男子漢的“補鈣”過程,也就是掙脫這些形形色色的桎梏過程。因為,男人就是男人,就應根據自己的理念、興趣、人格、意志等去做個真正的男人,而不應因外界的某些因素去給自己的人生之途,設置許多無形的障礙。男人應該恢復自我,該宣泄時就宣泄,而不應強抑自己的情緒和欲望,故作深沉和持重。惟其如此男女平等,才不至于矯枉過正,人類自然生存的狀態,才不至受到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