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兒童的簡短寓言故事
適合兒童的簡短寓言故事篇1:次非斬蛟
次非在返回楚國的途中要過一條大江,便乘船渡江。當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時,忽然從水底游來兩條大蛟,異常兇猛地向這條小木船襲擊過來,很快地從兩邊纏住渡船不放,情況非常危急,所有乘船過江的人都嚇呆了。這時,次非向擺渡的船夫問道:“您在江上搖櫓擺渡多年了,您曾經見到或聽到過有兩條大蛟纏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還能夠有活下去的可能嗎?”船夫回答說:“我駕船渡江幾十年,也不知送過多少人過江,不說沒見到,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沒有危險的。”次非想:如果不除掉這兩條惡蛟的話,全船的人就會有生命的危險。于是他立即脫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從吳國干遂得到的寶劍,對船上的人說:“這兩條大蛟如此兇惡,也只不過是這江中一堆快要腐爛了的骨和肉,還怕它干什么?為了保全船上所有人的生命,我即使丟掉了這柄剛剛得到的上好寶劍,哪怕是我個人的生命,也沒有什么可惜的。”說完,他就毫無猶豫地手持寶劍跳到江中向纏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經過一場緊張、激烈的人與惡蚊的爭斗,次非揮劍斬了那兩條大蚊,從容不迫地上到船上來。就這樣,次非斬除了兩條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在危急存亡的關頭,為著大眾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茍且偷安。
適合兒童的簡短寓言故事篇2:割肉自啖
戰國時代,在齊國有一個無名小鎮,鎮上住著兩個自命不凡、愛說大話、喜歡自夸為全世界最勇敢、最頑強、最不怕死的人。他們一個住在城東,一個住在城西。
有一天,這兩個自詡為最勇敢的人碰巧同時來到一家酒樓喝酒。他們一先一后進了酒樓后才互相看見對方。兩人相互寒暄了一番后,便選中靠窗的一張又干凈、又明亮的餐桌相對而坐。不一會兒,酒保送上來了一壇陳年老酒。店小二又替他們剝去壇口上的封口泥,打開了酒壇蓋子,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店小二替他們各自斟滿了一碗酒后,把酒壇子放到桌子上,很客氣地退了下去。
這兩個“最勇敢”的人喝了一會酒,聊了一會天,邊喝邊談,漸漸覺得有酒無肉實在是有點乏味。其中一個“最勇敢”者提議說:“老兄,稍等一會再喝。這樣光喝酒不吃肉也不是味,我到菜市場去買幾斤肉來,叫這酒店廚師加工后端上桌子供我們下酒。咱倆難得在一起,今天喝個痛快。”另一個“最勇敢”者答道:“老兄,不必到菜市場去買肉了。你我身上不都長著有肉嗎?聽人說腿肚子上的肉是精肉,我們將自己隨身帶的刀在自己身上割下肉來下酒,又新鮮、又干凈,不是更好嗎?只叫店小二端盆醬來蘸著吃就行了”。第一個“最勇敢”者為了表現自己的“勇敢”,只好同意了對方的提議。不一會兒,店小二將一盆醬端來了,放在桌子上面。他們每人喝了一碗酒后,各自抽出自己的腰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大塊肉來,血淋淋的放在醬盆里蘸了一下,然后送到自己嘴里咽了下去。就這樣,他們每喝一大碗酒,就在各自大腿上割下一大塊肉來吃。當時在場的人看到后又驚訝,又害怕,但誰也不敢上前干預。這兩個“最勇敢”者在酒樓里一邊喝酒,一邊吃著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他們兩個人都自稱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誰也不肯在對方面前認輸。就這樣,酒一大碗一大碗地喝下去,他們身上的肉也一大塊一大塊地被割下來;鮮血不斷地從他們身上流出,流到地上,流了一大片……不多久,這兩個自詡為最勇敢的人都由于失血過多而死去。
“割肉自啖(dan)”的故事告訴我們:勇敢本來是很好的品質,它能幫助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危險和困難。但盲目的逞勇斗狠卻是無聊的行為,是愚蠢而可悲的。
適合兒童的簡短寓言故事篇3:螳螂之勇
有一次,齊莊公帶著幾十名隨從進山打獵。一路上,齊莊公興致勃勃,與隨從們談笑風生,駕車馭馬,好不輕松愉快。忽然,前面不遠的車道上,有一個綠色的小東西,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只綠色的小昆蟲。那小昆蟲正奮力高舉起它的兩只前臂,怒氣沖沖地挺直了身子直逼馬車輪子,一副要與車輪搏斗的架勢。
小小一只蟲子,竟然敢與龐大的車輪較量,那情景十分感人。這有趣的場面引起了齊莊公的注意,他問左右:“這是什么蟲子?”
左右回答說:“大王,這是一只螳螂。”
莊公又問:“這小蟲子為何這般模樣?”
左右回答說:“大王,它要和我們的車子搏斗,它不想讓我們過去呢。”
“噫!真有趣。為什么會這樣呢?”莊公饒有興趣地問左右。
左右回答說:“大王,螳螂這小蟲子,只知前進,不知后退,體小心大,自不量力,又輕敵。”
聽了左右這番話,莊公反而被這小小螳螂打動,他感慨地說道:“小小蟲兒,志氣不小,它要是人的話,一定會成為最受天下尊敬的勇士啊!”說完,他吩咐車夫勒馬回車,繞道而行,不要傷害螳螂。
后來,齊國的將士們聽說了這件事,都非常感動。從此,他們打起仗來更加奮不顧身,都愿以死來效忠齊莊公。
人們常說螳螂擋車,不自量力。然而我們從另一面來看,螳螂擋車之勇,也實在可贊可嘆,這種置生死于不顧、敢于抗爭的勇氣,不是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發嗎?
適合兒童的簡短寓言故事篇4:宋大賢斗鬼
有一次,齊莊公帶著幾十名隨從進山打獵。一路上,齊莊公興致勃勃,與隨從們談笑風生,駕車馭馬,好不輕松愉快。忽然,前面不遠的車道上,有一個綠色的小東西,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只綠色的小昆蟲。那小昆蟲正奮力高舉起它的兩只前臂,怒氣沖沖地挺直了身子直逼馬車輪子,一副要與車輪搏斗的架勢。
小小一只蟲子,竟然敢與龐大的車輪較量,那情景十分感人。這有趣的場面引起了齊莊公的注意,他問左右:“這是什么蟲子?”
左右回答說:“大王,這是一只螳螂。”
莊公又問:“這小蟲子為何這般模樣?”
左右回答說:“大王,它要和我們的車子搏斗,它不想讓我們過去呢。”
“噫!真有趣。為什么會這樣呢?”莊公饒有興趣地問左右。
左右回答說:“大王,螳螂這小蟲子,只知前進,不知后退,體小心大,自不量力,又輕敵。”
聽了左右這番話,莊公反而被這小小螳螂打動,他感慨地說道:“小小蟲兒,志氣不小,它要是人的話,一定會成為最受天下尊敬的勇士啊!”說完,他吩咐車夫勒馬回車,繞道而行,不要傷害螳螂。
后來,齊國的將士們聽說了這件事,都非常感動。從此,他們打起仗來更加奮不顧身,都愿以死來效忠齊莊公。
人們常說螳螂擋車,不自量力。然而我們從另一面來看,螳螂擋車之勇,也實在可贊可嘆,這種置生死于不顧、敢于抗爭的勇氣,不是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發嗎?
看過“適合兒童的簡短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選
2.經典寓言故事全集
3.100字寓言故事大全
4.超經典寓言故事
5.150字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