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類材料范文
寓言故事適合當材料,因為很多的地方都用得上,這當然要范文類的菜比較好。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類材料范文篇,希望大家喜歡。
寓言故事類材料范文篇1:仁智的孫叔敖
小時候的孫叔敖就是一個好孩子,他勤奮好學,尊敬長輩,孝敬母親,很受鄰里的喜愛。
有一次,孫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著一條雙頭蛇。他以前聽別人說,誰要是看見兩頭蛇,誰就會死去。孫叔敖乍一見這條蛇,心中不免一驚。他決定馬上把這條雙頭蛇打死,不能再讓別人看見。于是他拾起路邊的大石塊,打死了雙頭蛇,并把它深深地埋起來。
回到家里,孫叔敖悶悶不樂,飯也不吃,一個人坐在油燈前看書發呆。他母親看到這孩子的情緒有些不對頭,便問他道:“孩子,你今天是怎么啦?”
孫叔敖抬頭看了看母親,搖搖頭說:“沒什么。”然后低下頭去,依然無精打采。
母親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額頭說:“莫不是生病了?”
孫叔敖再也憋不住了,一下扯住母親的衣袖傷心地哭起來。媽媽感到十分詫異,問道:“孩子,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啊,哭得這么傷心?”
孫叔敖邊哭邊說:“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了一條雙頭蛇。聽人說,看見這種蛇的人會死去的,要是我死了,我就再也見不到您了……”
母親邊安慰他邊問道:“那條蛇現在在哪里呢?”
孫叔敖邊擦眼淚邊回答說:“我怕再有人看見它也會死去,就把它打死后,埋起來了。”
聽了孫叔敖的話,母親很感動,她高興地摸著孫叔敖的頭說:“好孩子,你做得對。你的心眼這么好,你一定不會死的。好人總是有好報的。”
孫叔敖半信半疑地看著母親,點了點頭。
后來,孫叔敖長大成人,由于他的學識品德好,做了楚國的令尹。他還沒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經很信賴他了。
孫叔敖在面對死亡的時刻,還能為別人著想,所以老百姓信賴他。這說明:能為群眾著想的人,群眾也會擁護和信任他。
寓言故事類材料范文篇2:德比才重要
陽虎的學生在天下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陽虎在衛國卻遭到官府通緝,他四處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晉國,投奔到趙簡子門下。
見陽虎喪魂落魄的樣子,趙簡子問他說:“你怎么變成這樣子呢?”
陽虎傷心地說:“從今以后,我發誓再也不培養人了。”
趙簡子問:“這是為什么呢?”
陽虎懊喪地說:“許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培養了那么多人才,直至在當朝大臣中,經我培養的人已超過半數;在地方官吏中,經我培養的人也超過半數;那些鎮守邊關的將士中,經我培養的同樣超過半數。可是沒想到,就是由我親手培養出來的人,他們在朝廷做大臣的,離間我和君王的關系;做地方官吏的,無中生有地在百姓中敗壞我的名聲;更有甚者,那些領兵守境的,竟親自帶兵來追捕我。想起來真讓人寒心哪!”
趙簡子聽了,深有感觸。他對陽虎說:“只有品德好的人,才會知恩圖報;那些品質差的人,他們是不會這么做的。你當初在培養他們的時候,沒有注意挑選品德好的加以培養,才落得今天這個結果。比方說,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樹蔭下乘涼休息外,秋天還可以收獲那鮮美的果實;如果你種下的是蒺藜呢,不僅夏天乘不了涼,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來,你所栽種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應記住這個教訓,在培養人才之前就要對他們進行選擇,否則等到培養完了再去選擇,就已經晚了。”
陽虎聽了趙簡子一番話,點頭稱是。
人的品德應該比才能更重要,因此應有選擇地培養人才,不可良莠不分,這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
寓言故事類材料范文篇3:小偷退齊兵
子發是楚國的一位將領,他很注意有一技之長的人,善于利用這些人的長處為自己服務。楚國有一位擅偷竊的人聽說了這件事,便去投靠子發,小偷對子發說:“聽說您愿起用有技藝的人,我是個小偷,以前不務正業,如果您能收留我,我愿為您當差,以我的技藝為您服務。”
子發聽小偷這么說,又見他滿臉誠意,很是高興,連忙從座位上起身,對小偷以禮相待,竟連腰帶也顧不上系緊、帽子也來不及戴端正。小偷見子發果然是真心,簡直是受寵若驚了。
子發手下的官員、侍從們都勸諫說:“小偷是天下的盜賊,為人們所不齒,您怎么對他如此尊重?”
子發擺擺手說:“你們一時難以理解,以后就會明白的,我自有道理。”
適逢齊國興兵攻打楚國,楚王派子發率軍隊前去迎戰齊兵。結果,連續交鋒3次,楚軍都敗下陣來。
軍帳內,子發召集大小將領商議退齊兵的策略,將領們想了好多計策,個個忠誠無比,可是對擊退齊兵卻一籌莫展,而齊兵反而愈戰愈強。
面對緊張的形勢,那個小偷來到帳前求見,主動請纓。小偷說:“我有個辦法,請讓我去試試吧。”子發同意了。
夜間,小偷溜進齊軍營內,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齊將首領的帷帳偷了出來,回到楚營交給子發。子發便派了一個使者將帷帳送還齊營并對齊軍說:“我們有一個士兵出去砍柴,得到了的帷帳,現特前來送還。”齊兵面面相覷,目瞪口呆。
第二天,小偷又潛進齊營,取回齊軍首領的枕頭。子發又派人送還。
第三天,小偷第三次進了齊營,取回來齊軍首領的頭發簪子。子發第三次派人將簪子送還,這一回,齊軍首領驚恐萬分不知所措。齊軍營中議論紛紛,各級將領大為驚駭。于是,齊軍首領召集軍士們商議對策。首領對大家說:“今天再不退兵,楚軍只怕要取我的頭了!”將士們無言以對,首領立即下令撤軍。
齊軍終于退兵而走。楚營內大大嘉獎那個立功的小偷,眾將士無不佩服子發的用人之道。
小偷,如果損害社會人民,的確該繩之以法;如果改邪歸正,把技藝特長用到有益的地方,有時也能干出大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