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三年級的寓言故事
適合三年級的寓言故事篇1:渴望自由
戴晉生是個很有才學的人,平日里與朋友們一起或作詩寫字,或品評國事,總表現出不凡的思想與見地,很受朋友們尊重。
魏王聽說了戴晉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見到戴晉生,于是吩咐下屬將戴晉生請來。戴晉生來到魏王宮中,魏王一看,此人雖衣著寒酸卻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著,神態自若,毫無謙卑之態。魏王笑著請戴晉生坐,和他親切交談。談話間,魏王覺得戴晉生果然滿腹經綸,是經國濟世之才,于是產生了要留戴晉生在宮中做官的想法。
魏王說:“請先生留在宮中,我封你為上大夫,怎么樣?”
戴晉生一聽,笑了笑說:“實在對不起,我對做官不感興趣。”
魏王說:“你出來做官,身為上大夫,出入有氣派,家人生活富裕,不比你現在的境況好得多嗎?”
戴晉生依然笑笑,擺擺手,起身告辭了魏王。
回家后,朋友們知道了這件事,很不理解:戴晉生為什么放著這好的事不干。他的妻子也埋怨他不該拒絕魏王。面對朋友們和家人的勸說,戴晉生還是一笑了之。
過了幾天,戴晉生去見魏王,依然穿著那身破舊的衣服。
魏王見他那副模樣,對他說:“前幾天,我那樣誠懇地請你留下,賜你上大夫的優裕地位和俸祿你都不肯留下來,今天怎么又來拜訪我呢?”
戴晉生笑了笑,不無遺憾地說:“看起來,真是不值得和您往來呀,原本我還打算把您作為朋友交往的,可是您對我太不了解。您見過那沼澤荒地中的野雞嗎?它沒有人用現成的食物喂養,全靠自己辛勤覓食,總要走好幾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勞動才能吃飽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卻長得十分豐滿,光澤閃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輝映;它奮翅飛翔,引吭長鳴,那叫聲彌漫在整個荒野和山陵。您說,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野雞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動,無拘無束地來往在廣闊的天地之中。現在如果把它捉回家,喂養在糧倉里,使它不費力氣就能吃得飽飽的。它必然會失去原來的朝氣與活力,羽毛會失去原有的光潤,精神衰退,垂頭喪氣,叫聲也不雄壯了。您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是不是喂給它的食物不好呢?當然不是。只是因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錮了它的志趣,它怎么會有生氣呢!”
魏王聽了,若有所思地望著戴晉生。
其實,自由是比任何物質的享受還要珍貴得多的。野雞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人了。
適合三年級的寓言故事篇2:曲高和寡
戰國末年,楚國的頃襄王經常聽到有人說宋玉的壞話,于是就把宋玉召來,當面問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為不夠檢點的地方吧?不然,為什么各個階層都有人對你不滿呢?”
聰明的宋玉一聽這話,知道大事不好,災難就要臨頭了,趕緊伏在地上,誠惶誠恐地說:“是的,大王說的也許都是事實。但我還是請大王能夠寬恕我的罪過,容我把話說完。”
頃襄王答應了宋玉的請求,宋玉就講了一個故事——
在先王的時代,有位歌唱家來到楚國的郢(ying)都,當他開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時,有幾千人聚在一起隨聲和唱;接下來他唱起了民謠《陽阿(e)》和《薤(xie)露》,這時能跟著和唱的還有幾百人;最后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陽春》和《白雪》,這時還能跟著哼哼的就只剩幾十人了;而當這位歌唱家將五音的美妙發揮到了極致,創造出了一種悠揚婉轉、令人陶醉的意境時,仍能欣賞和跟唱的就只有幾個人了。請問,這是什么原因呢?它說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奧,能跟隨和唱的人就會越少。
故事講完之后,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頃襄王的神情,只見他若有所思,頻頻點頭。宋玉心里有底了,于是更是放開膽子,高談闊論起來——
所以呀,在鳥類中有鳳凰,在魚類中有大鯤。鳳凰振翅高飛,可達九千里云天,那些在籬笆間跳躍的小鷃,又哪里能像鳳凰一樣知道天高地大呢?大鯤清晨從昆侖山腳出發,中午來到渤海灣的碣石處曬太陽,傍晚又到孟諸湖去歇息,那些只會在小水塘里打滾的小鯢(ni),又怎么能像大鯤這樣探測江闊海深呢!其實,豈止是在鳥類中有鳳凰,魚類中有大鯤,人類中不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嗎?他們美好的思想和行為都超出于一般民眾之上,那些凡夫俗子們,又怎么可能理解我的所作所為呢?
宋玉的這番辯解,終于使頃襄王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并因此而避免了一時的禍患。但是,宋玉這種自命清高、妄自尊大、孤芳自賞、脫離民眾的言行,卻是不足為訓的。
適合三年級的寓言故事篇3:晏子責燭雛
齊景公非常喜歡捕鳥,他常常將捕獲的各種各樣的鳥養起來賞玩,還專門指派了一個名叫燭雛的人主管捕鳥的事。
有一天,燭雛不小心,讓捕獲的鳥飛走了。于是齊景公十分生氣,他大發雷霆,準備殺掉燭雛。晏子知道這件事后,趕緊跑來見齊景公。他對齊景公說:
“燭雛犯了罪,請讓我來一一列舉他的罪狀,然后大王按他的罪過來處死他吧。”
景公同意了晏子的請求。
于是晏子派人把燭雛叫來,當著齊景公的面歷數燭雛的罪狀,說:
“大王派你專門看管鳥,你卻粗心大意讓鳥飛掉,這是第一條罪狀;你使大王因為鳥飛掉的緣故而殺人,讓大王背上殺人的名聲,這是第二條罪狀;如果讓別的諸侯王聽到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大王把鳥看得比人命還重,從此壞了大王威望,這是第三條罪狀。”
晏子一口氣列舉了燭雛三大罪狀后,請齊景公處決燭雛。
齊景公在晏子斥責燭雛罪狀的時候早已醒悟過來,他擺擺手說:
“不要殺了,不要殺了,寡人盛怒之下差點做了錯事。多虧愛卿指點。”
就這樣,齊景公不但沒有殺燭雛,還向他表示歉意。同時又向晏子表示感謝。
足智多謀的人在正面批評可能無濟于事的情況下,往往采取側面迂回的辦法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