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篇欣賞
寓言是一種古老的文學(xué)樣式,各民族文學(xué)中都有優(yōu)秀的寓言作品傳世。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篇欣賞,希望大家喜歡。
寓言故事篇欣賞篇1:萬字難寫
汝州農(nóng)村有個老翁,家道殷實,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輩輩都是文盲,連“之乎者也”等最簡單的字都不認識。不識字干很多事都極不方便,老翁嘗夠了苦頭,決心讓兒子念書識字。
有一年,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第一天上學(xué),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告訴他兒子說:“這是個‘一’字。”他兒子學(xué)得很認真,牢牢地記住了,回去后就寫給老翁看:“我學(xué)了一個字——‘一’。”老翁見兒子學(xué)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學(xué),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個‘二’字。”這回,兒子不覺得有什么新鮮了,記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個‘三’字。”兒子眼珠一轉(zhuǎn),仿佛悟到了什么,學(xué)也不上了,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認字實在簡單,孩兒已經(jīng)學(xué)成了。現(xiàn)在不用麻煩先生了,免得花費這么多的聘金請先生,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見到兒子這么聰明,老翁高興地準(zhǔn)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
過了幾天,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zhí)鹤訚M口答應(yīng)了:“行,這還不容易嗎?看我的吧。”
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時間慢慢地過去,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還不見兒子寫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兒子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終于不耐煩了,親自到兒子房里去催促。
進得門來,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紙在地上拖得老長,上面盡是黑道道。兒子正拿著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著,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為什么偏偏姓萬呢?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一次可以寫20多劃,從一大早寫到現(xiàn)在,手都酸了,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萬字真難寫呀!”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學(xué)習(xí)只滿足于一知半解,那和這個笨兒子又有什么兩樣呢?
寓言故事篇欣賞篇2:寒號鳥
傳說有一種小鳥,叫寒號鳥。這種鳥與眾鳥不同,它長著四只腳,兩只光禿禿的肉翅膀,不會像一般的鳥那樣飛行。
夏天的時候,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寒號鳥驕傲得不得了,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了,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于是它整天搖晃著羽毛,到處走來走去,還洋洋得意地唱著:“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
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鳥們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開始結(jié)伴飛到南邊,準(zhǔn)備在那里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就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啦,修理窩巢啦,做好過冬的準(zhǔn)備工作。只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到南方去的本領(lǐng),又不愿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游西蕩的,還在一個勁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終于來了,天氣寒冷極了,鳥們都歸到自己溫暖的窩巢里。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它躲在石縫里,凍得渾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著:“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個窩啊!”等到天亮后,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著:“得過且過!得過且過!太陽下面暖和!太陽下面暖和!”
寒號鳥就這樣一天天地混著,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能給自己造個窩。最后,它沒能混過寒冷的冬天,終于凍死在巖石縫里了。
那些只顧眼前,得過且過,不作長遠打算,不顧辛勤勞動去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跟寒號鳥也沒多大區(qū)別。
寓言故事篇欣賞篇3:澄子奪黑衣
宋國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丟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尋找,到處都找不著那件黑衣。
蝕財?shù)耐聪Щ癁橐还蓺鈵馈K贿呑撸贿呑矫氤鲆环N辦法來補救丟失一件上衣的損失。碰巧這時迎面走來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婦人。澄子不由分說地將她一把抓住。他一面拉扯那婦人的衣裳,欲取其衣,一面狠狠地說道:“剛才我丟失的黑衣,原來在你這里!”那婦人被這光天化日之下突如其來的攔路行兇舉動嚇懵了。她急忙對澄子解釋道:“這件衣裳是我親手紡的線、織的布,親手剪裁、縫制而成的。它的長短、大小正合我身。雖然您丟的也是一件黑衣,但是并不是這一件呀!”那婦人的聲音聽起來顯得有一些柔弱、哀憐。但是她如泣如訴吐出的一字一句里所含的份量,使澄子心里怔了一下。如果把一個小女子的衣裳說成是自己的,扒下來后,自己卻穿不上豈不荒唐?于是他立刻轉(zhuǎn)了一個話題,但是仍然氣勢洶洶地說:“我丟失的是一件夾衣,而你身上穿的這件是單衣。你用一件單衣抵我一件夾衣,難道還不便宜嗎?”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尊重事實,不論如何狡詐詭辯,事實總是不能歪曲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寓言故事篇欣賞,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過“寓言故事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