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飛鴿祭》
寓言用擬人的手法,把人類以外的動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種人的特點。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寓言故事《飛鴿祭》,希望大家喜歡。
《飛鴿祭》
飛鴿搏擊長空,高速飛行。它是曾經榮獲全國大賽冠軍的信鴿王的后裔。飛鴿是主人的掌上明珠,每天主人精心飼養它,為它提供最可口的食物和最舒適的住舍。他與它對話、傾吐心曲,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一般。主人唯一的孩子活潑好動,父親從來不讓他接近鴿子,生怕孩子傷害了它。
這一切令飛鴿莫名感激,它發誓要回報主人。
主人告訴它,他得了絕癥,如果有數十萬巨款,可能還有生存的希望。
飛鴿充滿自信、充滿豪情地參加了今天的“千鴿千里放飛”大獎賽。一要展示冠軍后裔的風采,二要贏得冠軍的50萬元獎金以換取主人的新生。
飛鴿背負著雙重使命奮力拼搏,它穿過雨云、穿過寒流,奮勇向前。飛鴿遙遙領先,優越的遺傳基因和頑強的毅力使它將所有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后。
落日的余輝把故鄉鳳凰山古塔鑲上耀眼的金邊,終點已經遙遙在望。飛鴿驟然振奮起來。它強忍饑渴一路奮飛不就為了這千栽難逢的時刻嗎?
它下意識地回望天空,沒看見一只競飛的信鴿,它自豪地扇了扇翅膀,決定在古塔邊上喝一口清涼的泉水,然后作最后的沖刺。
古塔邊上,一桿黑洞洞的槍管正在微微晃動。槍管的主人是一個小男孩,今天是雙休日,他好不容易借了一支獵槍想打些野味給爸爸補身子,可轉悠了一整天,只飛來一只斑鳩,還沒等他瞄準就不見了蹤影。他失望地垂下頭。正在這時,信鴿飛落在泉水邊,專注地渴飲清冽的山泉。小男孩眼睛一亮:“這斑鳩總算又現形了!”他不失時機地扣響了扳機——“轟”然一聲巨響,信鴿應聲倒下,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小男孩……它死不瞑目啊!
小男孩提著獵物飛奔回家,期望這意外的收獲能使爸爸的病情出現轉機。
小男孩的父親——一個老實巴交的中年男人——一邊掛吊針一邊撐起半個身子焦躁地望著窗外,他在靜靜地期待著、期待著……
小男孩歡叫著跑到父親跟前,呈上自己一天的唯一收獲想給他一個驚喜。
父親驚恐地接過獵物,瞪大眼睛細看信鴿腳上的標記,突然絕望地一聲嚎叫倒下床去,他再也沒有醒來。
小男孩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槍命中的獵物正是自家那只一心救主的信鴿啊!
父親的骨灰盒旁邊擺放著一只精致的飛鴿骨灰盒。
小男孩跪下,泣不成聲……
哦,魯莽真是啊!
編者按:寓言故事的特點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
2.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節的虛構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張、象征、擬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