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老鼠與貓》
寓言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寓言故事《老鼠與貓》,希望大家喜歡。
《老鼠與貓》
有一次,黃昏時分,一個詩人遇見一個農夫。詩人很冷淡,農夫很靦腆,但兩人還交談了。
農夫說:“我來跟你說個最近聽到的小故事。一只老鼠被關在捕鼠籠里,當它津津有味地吃著下在寵里的奶酪時,一只貓站在旁邊,鼠見貓不禁戰栗了一陣,但它知道自己在籠里是安全的。
“貓說道:‘我的朋友,你是在享用最后一頓晚餐。’
‘是的,’鼠答道,‘我只有一條命,所以也只有一次死亡。可是你呢?
據說你有九條命,那是不是意味著你要死九次?’”
農夫看著詩人,說道:“難道這不是一則奇怪的故事嗎?”
詩人沒有回答他,故事并不奇怪。他默默地離開農夫后,在靈魂深處自忖道:“我們肯定有九條命。我們肯定要死九次。倒不如只有一條命,被捉進籠子里——過著農夫的生活,以一塊奶酪充當最后的晚餐。然而,與那些沙漠和叢林中的貓科動物相比,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樣呢?”
延伸閱讀:
《黃花魚學眨眼睛》
被漁民網上來的黃花魚,趁漁民不注意的時候蹦回了大海。就在注視漁民的那一瞬間,他有了一大“發現”——人總是在眨巴眼睛!并且想到,這才是人的視力極好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魚若想視力像人那樣,就得會眨巴眼睛。
打那以后,黃花魚就開始學眨眼睛。可是怎么也學不會,他急得忙去請教到海豚。
海豚一聽,大笑起來,問黃花魚:“你知道人為什么眨巴眼睛嗎?”
黃花魚搖著頭回答:“不知道的,我只是想人眨巴眼睛對視力一定有好處的。”
“是這樣的,”海豚說,“人平均2秒到8秒鐘就要眨巴一次眼睛,這是對眼睛的一種自我保護。因為人的眼球外邊有一層薄薄的膜,它很嬌嫩,若是有一點點灰塵落上,人就會感覺到眼睛很難受。而這時候一眨巴眼睛,眼皮就會把淚水均勻地涂抹在眼球上,而把灰塵沖洗掉。同時,經常眨巴眼睛也使眼睛得到休息,防止眼睛疲勞。還有,若是總不眨巴眼睛,眼睛就會干澀而不水靈的。”
“所以,”黃花魚說,“所以我就想學人眨巴眼睛哪!”
海豚告訴黃花魚:“魚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是不一樣的,你怎么能夠學會呢?!”
“哦,我懂了。”黃花魚對海豚說:“以后我不再盲目地學什么了。謝謝您!”
《兩枚雞蛋》
兩枚雞蛋,一只橢圓,另一只也橢圓;一個紅潤,另一個也紅潤。
左邊的雞蛋對右邊的雞蛋說:“伙計,咱們生活優哉游哉,快樂似神仙,唯一的不足就是外面的硬殼舒服了手腳。我想出去,自由發展,請你幫助啊!”
右雞蛋說:“我很樂意服務,但不知如何去做?”
“狠狠地碰我!”
“好。”右雞蛋卯足了力氣,向左雞蛋撞去。不幸的事,兩枚雞蛋全都完好無缺。
右雞蛋又努力地試了幾次,均未成功。最后,右雞蛋不無遺憾地說:“對不起啊,我撞不開你的硬殼!”
“我自己想辦法吧。”左雞蛋有些失望。
其實,右雞蛋也想打破自己的外殼。于是,它醞釀力量,爭取自己從里面沖破硬殼。
左雞蛋急于破殼,密切注視周圍,狗貓經過,左雞蛋求助,但狗貓對它不屑一顧。女主人則不同,她沒等左雞蛋開口,就拿過雞蛋,輕輕叩擊碗沿兒,蛋殼“啪”地一聲,破裂了。左雞蛋如愿以償,躍入碗中。入鍋以后,雞蛋變成了食物。
右雞蛋積聚能量,寂寞了二十一天。最后,它用頭一頂,蛋殼自然裂開,毛茸茸的小雞跳了出來,一個鮮活的生命開始了它的歷程。
同樣的兩枚雞蛋立志破殼,之所以會有天壤之別的結果,緣于是外部壓力變革還是內部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