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寓言故事3篇
寓言”一詞,最早見于《莊子》的寓言篇。它往住敘述一個小故事,而又于具體的情節中,隱含著一種更深刻的思想。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經典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碰運氣的工匠》
從前有個工匠,以打制金屬裝飾品為業。這只是一門很普通的手藝活兒,掙的錢不多。工匠常常考慮:怎么樣才能憑自己的這點本事賺很多很多的錢,不但可以養活家人,還可以很快發財呢?
有一次,工匠出門去辦點事,在郊外碰到一大群人正鳴鑼開道、前呼后擁地過來,路上的行人都不準隨便走動。原來這會兒正趕上皇帝出巡,工匠便和其他人一起站在路邊迎候。
皇帝出來郊游,正高高興興地四顧欣賞風景,忽然覺得頭上什么東西不對勁,伸手一摸:糟了,頭上戴的平天冠壞了。現在離宮又這么遠,回去也來不及,這豈不是有損皇帝的威儀嗎?急中生智,他只得叫貼身的侍臣問一下路上的百姓有沒有會修補平天冠的。聽了侍臣的問話,工匠馬上從人群里鉆出來,地說:“小人會修。”這到底是自己的本行,工匠很熟練地三下兩下就把平天冠給修好了。皇帝非常高興,馬上叫左右賞賜給了工匠十分豐厚的財物,比他一年賺的錢還多得多。
在回家的路上,工匠要經過一座山。在山里他遇到了一只大老虎,嚇得他轉身就想逃。可是他聽到老虎的叫聲中充滿了痛苦,像是在呻吟,就大著膽子仔細去瞧了一瞧。只見老虎眼里都是淚水,躺在地上,伸出爪子給工匠看,原來虎爪上扎了一根大竹刺,鮮血直流。工匠說了句:“這個好辦。”就取出隨身攜帶的工具干起來,不一會兒,就把竹刺給拔出來了。老虎用嘴扯了扯工匠的衣角,示意他不要走開,就跑不見了。不一會兒,老虎回來了,它銜來一頭鹿放在工匠面前,好像是要作為給他的酬謝。工匠高興地收下了。
回到家里,工匠趕緊叫來妻子說:“我們要發財了,我有兩個技術,可以馬上致富。”說完他將大門上那塊“打制金屬裝飾品”的牌子取下,換上一塊“專修平天冠兼拔虎刺”的牌子掛了上去。
皇帝只有一個,他的平天冠能壞幾次呢?給老虎拔刺更是偶然中的偶然,這種碰運氣的事,一輩子大概也只能遇到一回,怎么能作為謀生的手段呢?如果我們都這樣憑僥幸行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獅子、狼與狐貍》
年老的獅子重病躺在洞里。除了狐貍之外,動物們都去問候。狼便趁機在獅子面前誣陷狐貍,說狐貍膽大包天,藐視大王,竟敢不來問候。正在此時,狐貍進來了,聽到了狼所說的最后幾句。獅子一見到狐貍就怒吼起來,狐貍馬上請求讓他解釋幾句。他說:“在所有向大王問候的動物之中,有誰像我這樣忠誠,為你四處奔走,遍訪名醫,尋找妙方呢?”獅子立即命令他將藥方說出來。狐貍說:“將狼的皮活剝下,趁熱裹在身上。”狼立刻成為一具尸體,躺在了那里。狐貍得意地笑著說:“你不應當慫恿主人起惡念,而應該誘導他發善心才對呀。”
這說明,常常算計別人的人,往往會自食其果。
《母羊、狐貍和狼》
一只母羊從一個農夫家里逃了出來。
路上,她遇見一只狐貍。
“母羊,你上哪里去?你的目的地是哪兒?”
“咳,狐貍妹妹,我本來待在一個農大家里,那里的生活我實在過不下去啦:那只公羊盡干些調皮搗蛋的事,到頭來,罪責總是落到我母羊的頭上。所以我這回打定主意逃奔出來,現在還沒有找到個落腳點吶。”
“我也是這樣!”狐貍說,“不管是鷂鷂還是鷂抓走了小雞,罪責總是落到我狐貍的頭上。我們一塊兒走吧!”
他們遇見一只餓狼。
“母羊和狐貍,你們的路程很遠嗎?”
狐貍對狼說。
“還沒有找到個落腳點吶!”
“我們仨一塊兒走吧!”
他們三個一塊兒走著。突然,狼對母羊說:
“母羊,怎么樣,你那身羊皮可是我的!”
狐貍聽了,就接上碴說:
“兄弟,的的確確是你的嗎?”
“說得對,是我的羊皮。”
“你敢起誓嗎?”
“我敢起誓,”狼說。
“到時候你就起誓吧!”
狐貍發現農夫在小路上設下了彈簧夾。她把狼領到彈簧夾前,說:
“你就在這里起誓吧!”
狼冒失地把腦袋伸到彈簧夾里面,只聽得咔嚓一聲響,狼被彈簧夾夾住了。
狐貍和母羊一道乘機急急地趕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