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的賞析100字
《一剪梅》是 宋代女詞人 李清照的作品。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絡收集整理的一剪梅的賞析。
一剪梅的賞析一
這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描寫的一首抒發離情別緒的詞,上半闋主要是寫詞人在一天之內所做的事情。所觸之情,所生之情,都寄予了對丈夫的思念和信賴的真摯感情。下半闕主要是丈夫離去之后所抒發的相思和別愁。
李清照這樣婉約的女子,應是出現在戴望舒筆下哀怨又彷徨的雨巷。微涼的空氣,斜掃的細雨給小巷抹上了一絲夢痕。蟬翼般輕盈的羅裳被風吹得微微搖晃。她就這樣安靜地走過雨巷,結著對遠方丈夫的思念,對甜美往事的留戀……于是,她低吟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這樣細膩的女子,應該是出現在霧氣朦朧的西子湖畔。凋謝了的落花隨著憂傷的流水流向了遠方。昔日的嬌顏已不復,祭奠的只有泛黃的記憶。她獨倚木制的長廊,凝望著遠方,哀愁的,孤寂的。遠處傳來凄涼的蕭聲,絲絲縷縷,沁入骨髓。一切越發蕭瑟……于是,她低吟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李清照這樣多愁的女子,也應該是出現在長亭送別的楓林中。片片楓葉,殷殷如血。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她蹲下身拾起一片被瑟瑟秋風吹落的葉子。火紅的,似她心中無法抹去的相思與無奈。是的,她無奈。無奈,只好黃花伴西風獨酌;無奈,只好獨抱濃愁夜無眠;無奈,只好花容憔悴更凋零……于是,她低吟道,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念完這首詞后,閉上眼,我也陷入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中。我已經遠離父母,獨自生活了17年了,也整整7年沒有和父母一同過春節了,每當除夕之夜,鞭炮響起的時候,我都會站在窗前,遙望遠方,想像遠在家鄉的父母是否和我一樣也正思念著他們的女兒。此時,我所能做的唯有給爸爸、媽媽打上一個電話,用聲音傳遞我的想念。我怕丈夫、孩子看到我流下的眼淚,給他們原本快樂的節日抹上一絲傷感,便躲到角落里以最快的速度說完祝福的話,就匆匆掛上電話,我不希望母親聽到我哽咽的聲音,更不希望勾起家人更多的淚水。我多么羨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呀!
有父母的疼愛、關心;我多么羨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呀!
有子女的體貼、撒嬌。而我,只能做一個旁觀者,去欣賞別人那份濃濃的親情。
此時,我的眼前出現了小時候和父母一同過年的情景。因為家在農村,一年里也很難吃上一次肉,買上一件新衣服,所以就特別盼望春節快快到來。只有過年的時候,家里才會買上幾斤肉,改善一下伙食,手巧的媽媽才會給我們姐妹倆每人縫制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把我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所以,一進臘月,我就開始掰著手指頭數:離過年還有20天、10天……當看到媽媽開始忙著蒸饅頭時,我知道,年來了!
一到這時候,讓我們望眼欲穿的是:怎么還不燉肉啊?因為,每每那時,媽媽便會用筷子夾起一塊最小的燉好的肉,來喂我們這兩只小讒貓。我通常會偷看媽媽把燉好的肉藏在哪,然后偷偷地再去吃一塊兒、兩塊兒……那種香香的味道好象現在還能咀嚼的到。另一件讓我高興的事情是:大年三十,我會收到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雖然只有少少的5元,但是我一樣會把它視為珍寶,不舍得花一分。如今,我已經長大并遠離父母,再也沒有機會偷嘗媽媽燉得肉、得到父母的壓歲錢了,但我會將這份親情永遠地藏在心中,待到我頭發花白時,再把它講給我的孩子聽。
一剪梅的賞析二
這首詞是李清照結婚不久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所寫。描寫詞人孤寂在家盼望丈夫來信的急切心情,以及相思、愁苦無奈之情。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全詞輕柔自然,歇拍三句尤為行家稱賞。
一剪梅的賞析三
疇往檀郎謝女哀,不幸惜容,翰墨小才。舊人怎曉斷魂來,鐵馬金戈,儒子何哉?
梅度七情六欲災,似有等閑,似有崔嵬。三生愿寄怨紅衰,此是卿有,毋復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