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演講稿
為什么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在一片森林里,在一夏季里。一只小螞蟻非常懶,懶到連食物都不肯找。于是,小鳥告訴它:“你現在如果不找食物的話,那么冬天你就沒法活下去了!”蝴蝶勸告他:“小螞蟻呀!你要是不找食物的話,將來怎么辦呢?”“不怕,還有時間啊!”一天一天過去了,冬天來到。小螞蟻饑寒交迫,躲在家里,想出去找食物,可外面風雪交加,可怎么辦呢?它想到小鳥、蝴蝶告訴它的話,后悔極了。可時間這個老爺爺呀,不等它。終于,在某一天夜里,小螞蟻餓死了……
上面這則故事告訴我們:
成功源于行動,如果你想成功卻沒有行動,那么你將兩手空空。如果你行動了,就會有所收獲,有所收獲,你將成為一個“大富翁”。
世界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是不可能“天上掉下餡餅”的。如果你天真,什么事都不做就想得到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你只會是掉下了“陷阱”永遠不會得到一些有利于你的事,那是因為:
成功源于行動!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成功在于堅持》。
堅持,顧名思義,就是遇到困難不放棄。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小時候就聽說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只要堅持,有毅力,終能達到目的;還有賣油翁的故事,只要堅持,熟能生巧,同樣可以達到高超的技藝;還有奧運會的游泳冠軍孫楊,每天堅持20公里科學的游泳訓練,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品嘗到的艱辛,最終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奧運會金牌,為祖國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這些成功背后的故事值得探索,堅持意味著什么?對于我們小學生而言,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始終牢記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遇到挫折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可見成功背后總有辛勤的汗水相伴,只要堅持,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同學做事虎頭蛇尾,就是沒有做到很好的堅持,還有的做到一半就放棄了,真是為他們感到可惜呀。
當五星紅旗在倫敦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我不禁高聲歡呼,不管是獲得冠亞軍,還是季軍,他們都讓我明白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堅持就意味著成功!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成功貴在堅持》。
談到貴在堅持,大家是否會想起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呢?在荀子的《勸學篇》中有一句話“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句話的意思是:好的馬一下也不能跳出十步遠,差的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放棄。如果半途而廢,即使是一塊朽木,你也刻不動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棄,哪怕是金屬、石頭,都能雕刻成功。這就是說,成功的秘訣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夠持之以恒。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新生開學,老師說:“今天只學一件最容易的事情,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
一個月以后有90%的人堅持。
又過了一個月,僅剩80%的人堅持。
一年以后,老師問:“每天還堅持做300下甩手的請舉手!”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人舉手,他后來成為了世界上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發現:成功沒有秘訣,貴在堅持不懈。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成于堅持不懈,毀于半途而廢。其實,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你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能真正堅持下來的,終究只是少數人。
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像我們小學生,人生剛剛邁出第一步,更應該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堅持認真聽講,堅持把每一篇作業做好,堅持每天鍛煉身體,堅持培養更多的好習慣,改正不良習氣。只有如此,當我們走出校門的時候,才能被社會所需要,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堅持不懈,向自己的目標前進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班的學生--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人生是由無數的努力堆積起來的,努力并不的會成功,但不努力,是連百分之一的成功的幾率都沒有的。成功離不開努力,努力是成功的秘訣、成功的基石。
我國當代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演算研究,最后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成為最接近數學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人。
大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熾燈絲,進行了上千次的實驗,幾乎所有的金屬都被他試驗過了,正是憑著這種努力刻苦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熾燈”的成功,成為世人仰慕的發明大王。
幾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努力刻苦、奮斗競爭的歷史,絕少有靠投機取巧取勝的。可見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刻苦努力分不開的。
現在,我們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學校家庭給我們的學習環境也是再好不過的了。可為什么有的同學學習好,而有的同學就學習不好呢?根本的問題就是看誰最努力,其次才是天份和方法。
誰不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棟梁之才,那么,讓我告訴你: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成才的階梯。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為了我們的美好明天!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5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勤奮開辟成功之路》。
同學們,你還記得第一次背起書包走進學校的情景嗎?你還記得打開第一本課本、學寫第一個字的喜悅與新奇嗎?那踏進校門的一小步,更是人生的一大步。從此,人生的探索之旅由此啟航,我們以智慧為帆,勤奮作漿,開始駛向那無比浩瀚的知識海洋!
我們的學校,是知識的寶庫,是文化的走廊,是師生的樂府,更是人才的搖籃成長勵志演講稿——用勤奮開辟成功之路。同學們,在這寶庫中
走廊上
樂府里,沐浴著晨光,你是否想過,今天該干些什么?踏著夕陽,你是否問過,今天有多少收獲?
狄更斯說過,“我所收獲的,是我種下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爭取這個機會。常用的鑰匙最光亮,才能來自勤奮學習,歷史上不是有無數人用自己的行動在證明這句話的可信嗎?蘇秦為了督促自己勤奮學習,"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留下了千古學習的美名,匡衡為了學習,"鑿壁偷光";車胤為了學習,"囊螢映雪";楊時為了學習,"程門立雪"等等.,他們無一不是由勤奮加智慧獲得了超越自身的成功。知識改變命運,真知影響人生。你是否也渴望像他們一樣,以勤奮去獲取知識,提高你的才能,改變你的人生?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勤奮和智慧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今天的我們應謹記他的話,放飛自己的青春,用勤勞的汗水鋪就未來的成功之路。同學們,我們應該努力,抓住這段易逝的光陰
,好好把握,將知識這閃光的寶石緊緊握在手中。
每一次的成功都要付出艱辛和努力,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付出代價。正如冰心所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卻不知當初它的芽兒,曾浸透了戰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的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們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代,人生能有幾回拼搏?人生能有幾個花季?過去的就無法改變了,所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勤奮求知、拼搏進取,我們才能奏響青春之歌的最強音!
同學們,只要我們樹立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刻苦學習,不懈探索,就一定能用辛勤和汗水鑄就美麗人生!
讓我們努力學習,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讓勤奮的汗水澆開知識之花!讓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心田!我們用拼搏書寫一個無悔的青春!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6
大家好,我是來自教育技術學院的孫揚。我演講的題目是洞悉成功洞悉成功。今天我想和大家研究洞悉下成功觀,不想講太多乏味的概念,我就結合一下當今社會的實情,談談成功觀。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尤其是即將畢業的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也許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可能我們的成功觀只是,順利畢業,或者考上研究生,繼續學業,再或者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自由打拼,建立自己的事業等等。而在他人眼里,怎么樣的我們,才是成功呢?
我覺得在最疼愛我們的爸爸媽媽眼里,擁有健康的身體,一定的知識,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衣食無憂就是我們的成功了。在朋友或陌生人眼里,則可能會變成學富五車,權勢滔天,富可敵國,美人如玉。而實際上,我們眼里我們的成功,也許只是實現了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的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成功觀也是不一樣的。
對于普通人來說,成功就是普通人來說就是有錢賺,有飯吃,有人愛,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有學識。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與國際的接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些人的成功觀也發生了變化。對于物質的過度迷戀,對于金錢的過于崇拜,對于社會的過度質疑,對于尊嚴人格的過度輕視,導致許多大學生建立了錯誤的成功觀。也許我們已經不是祖國花園上的花苞,但我們是正在怒放的花朵我們也不是早晨__點鐘的太陽,但是世界正等著我們來照耀。因此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成功觀。
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成功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通過自食其力實現的,不是利用投機取巧,蠅營狗茍實現的。我們可以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慢是慢了,但是卻更踏實,畢竟自己走出來的路,不會塌方,也不用擔心塌方。一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的,不是通過損人利己達到的。因為個人的成功是以社會和他人為媒介的,我們可以走自己的路,但不能讓別人無路可走。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依據物質第一性的,而是依據自身價值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
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實現了自身價值,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完成了目標,你就已經成功了。正確的成功觀是應該切合實際。也許即將畢業的我們心中都有一個4000萬的夢想,但是我們卻不能以之為成功觀。我們沒有四十五度無死角的面孔,但我們有最本真自然的笑臉。我們沒有能夠在放縱過后喊出名字的老爸,但我們卻有想要孝順保護的父母。
我們沒有一張隨心所欲支出的金卡,但我們卻有靠自己得到第一桶金的喜悅。我們沒有成功沒有硬性的指標,沒有明確的規定,更多的取決于心中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我們應該樹立目標,憑借努力,抓住機遇,奮勇拼搏,耐住寂寞,從容淡定,最終到達成功的目的地。
大家好,那幺什幺是正確的成功觀呢?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通過自食其力實現的,不是利用投機取巧,蠅營狗茍實現的。我們可以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慢是慢了,但是卻更踏實,畢竟自己走出來的路,不會塌方,也不用擔心塌方。一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的,不是通過損人利己達到的。因為個人的成功是以社會和他人為媒介的,我們可以走自己的路,但不能讓別人無路可走。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依據物質第一性的,而是依據自身價值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實現了自身價值,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完成了目標,你就已經成功了。
正確的成功觀是應該切合實際的,而不是目空一切,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成功。也許即將畢業的我們心中都有一個4000萬的夢想,但是我們卻不能以之為成功觀。我們沒有四十五度無死角的面孔,但我們有最本真自然的笑臉。我們沒有能夠在放縱過后喊出名字的老爸,但我們卻有想要孝順保護的父母。我們沒有一張隨心所欲支出的金卡,但我們卻有靠自己得到第一桶金的喜悅。成功沒有硬性的指標,沒有明確的規定,更多的取決于心中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我們應該樹立目標,憑借努力,抓住機遇,奮勇拼搏,耐住寂寞,從容淡定,最終到達成功的目的地。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學生,學生最根本任務就是學習!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主旋律。我了解到,不同的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同。有的 “樂學”;也有的態度是“厭學”。因為態度的不同,所換取的結果也不同。期中考試成績就是很好的例證。櫥窗里的照片的主人都是樂學者。
這里,讓我們再一次重溫孔子所說的這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的確是這樣的。
“樂學的同學能多一份快樂的心情。”不是嗎?“當你認真思索后攻破一道數學難題時,一定會很快樂,因為你收獲了;當你學得好有能力幫助其他同學時,你一定會很快樂,因為有了你的存在你的同學可以學得更好;” 原來學習是件愉快的事情!
“樂學的同學能多一雙發現的眼睛。”不是嗎?當你讀著牛頓看到樹上的蘋果總是往下掉而不向天上飛就發現了萬有引力的故事時,你一定會有感慨,原來生活中就閃爍著科學的光輝;當你走過校園的小徑時,你會發現小徑旁有一種不知名的花草和你一樣,白天綻開著可愛的笑臉,到了夜晚,她把小眼睛合上,進入甜美的夢鄉,于是,你把他們寫進了你的觀察日記里,老師和同學表揚你的觀察日記有了最美的發現,那一刻,你的心情是否裝滿快樂?原來學習是件愉快的事情!
“樂學的同學能多一份創造的激情。”不是嗎?當你思考著一道數學題時,你嘗試用圖示法、解方程等等不同的方法去尋求答案,好,殊途同歸,你都解答出來了,老師和同學稱贊你是“數學之星”,那一刻,你是不是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你是否看見,同學們眼里溢滿了羨慕的神情?這一刻,你的心情是否特別自豪?原來學習是件愉快的事情!
因此,樂學的同學在學習的同時,收獲著快樂!享受著學習!享受學習就能更快走向成功,享受學習,就有了造就成功的根基!
那么,我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拋卻厭學的煩惱,都來做個熱愛學習、享受學習的學生吧。讓我們享受學習,造就成功!
怎樣享受學習呢?
享受學習首先要學會傾聽。因為,每一節課的設計都浸染著老師的心血。課堂的每一句話,黑板上板書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老師并不隨心所欲地說出來或寫出來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總結、歸納出來的,老師在設法幫助你、指引你更輕松愉快地學習。同學們在上課時認真地聆聽老師的講解,自己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這樣,你會發現每一節文科課堂都是那么引人入勝,每一道理科的數理都是那么的清晰明了。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知識豐富了,能力增強了。享受學習,你就是在享受成功!
享受學習要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同學之所以不愛學習是因為學習不好。而學習不好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學習習慣不好。比如,上課走神、開小差、做小動作,做作業時邊聊邊做,這些都是不良的學習習慣。老師會適時的給于提醒甚至有時批評,這是老師在幫助大家改變不良習慣。因為,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從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開始的。這時候,同學們要有毅力,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就會有許多機會形成好的習慣。“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個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享受學習,你就收獲了最完美的人生!
享受學習還需要找個競爭伙伴,而且要找個比自己強的人做自己的競爭伙伴。其實上進心我們都有,這種上進心會促使我們和比自己強的人比,以他為榜樣,努力照他的樣子去做,。看到自己的進步,表揚自己的進步,在不斷的學習中,你便在不斷超越自己。享受學習,你享受到了成長的快樂!
享受學習最重要的是擁有積極的心態、樂觀的精神。尤其是在學有困難時,你要把困難看成是磨練,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你要把挫折看成是考驗,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因而,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要忙著難過,而應該積極想辦法;我覺得解決困難的辦法永遠比困難多!享受挫折,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該自立;享受困難,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享受學習,因為他助長了你的智慧!
同學們,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我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如果我們今天懂得了享受學習,那么,我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心田從此就種下了一顆飽滿的種子,它會在心中生根、發芽、長大、開花,結出最甜美的果實!
如何成功演講稿篇8
各位__: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上午的主題是留學,但是我的主題不僅僅是留學。因為我始終認為留學只是人生進步的一個階段,人想一輩子取得成功,不一定是靠留學的。留學只是增加了孩子可能成功的機會。一個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比留學本身要重要很多。
首先,從人的主題來講,教育孩子的理念,其實就是為了培養他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健全的人是什么概念?首先他的心理是特別健康的,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不會氣餒;在生活中遇到困境、遇到絕望,還是愿意去奮斗;總是心胸比較開闊,性格比較開朗,總是能夠保持一份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才是一個最重要的健全標志。我們在座的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心胸狹窄,盡管我們很多家長自己心胸狹窄,我們也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憂郁癥,對于任何東西都沒有包容的看法。如果一個孩子對生命熱愛、對生活熱愛,當然也包括對工作和學習熱愛,就會使這個孩子一輩子開心和知足。如果送一個孩子去名牌大學讀書,最后心情不愉快、得了憂郁癥,那我建議你還是選擇把孩子留在國內。所以,對孩子的培養一定要以健全的人格為主線,以積極向上和開朗為主線。
孩子的成長與家長密切相關,比如說,當孩子成績差的時候怎么去鼓勵他,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怎樣與他溝通而不是打擊他?現在,我們的家長動不動就用侮辱人格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比如家長總會說,隔壁的孩子成績考到第五名,你怎么是第二十五名?這就是對孩子的打擊,是錯誤的做法。還有就是對孩子提出無理的要求。比如說,孩子能考到一般的大學,你卻一定要讓孩子考北大,這個也是不合適的。只要能看到孩子在努力,并且孩子在積極主動地努力,至于努力后的結果是什么,你不一定去給孩子設定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不要看孩子平時和你對著干,也不要看你平時說話孩子聽不進去,實際上父母給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心里都是特別在意的,不管他平時怎么跟你對著干。有時候我們無意中說的一句話,就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比如說,你無意中說北京大學挺不錯的,孩子就會精神緊張好幾天,因為你好像在告訴他,北京大學是他必須去的學校。孩子在青春期想法會特別多,所以,只要你看到他在認真學習,你什么都不用說,明智之舉是讓他心情開朗地吃頓好飯,就夠了。
除了心理健康外,第二個要素就是要保證孩子的道德正確性。所謂正確性,就是孩子不能是一個沒有倫理道德的人。他積極開朗的前提條件是,他是一個好人。比如說,我們要培養孩子一種喜歡去幫助別人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當真能夠被培養出來,那么孩子基本上一輩子不怎么會受苦;如果他有這樣一種能力去主動幫助同學,作為一個小朋友,敬老愛幼,那么孩子一輩子不會孤單。為什么?他只要遇到事情,周圍的.朋友就會出來幫助;他對周圍的人都很好,周圍人也都會對他很好。因為人與人的關系就是一面鏡子,包括我們在座的成年人,如果你發現周圍的人一直跟你過不去,靜下來想想就會發現其實是你跟周圍的人過不去。這個世界上是不是一定會有跟你過不去的人?一定會有。就我來說,我已經算是很能幫助別人了,已經算很善于去關注別人的需求了,否則我也不會把新東方做到這么大。即便這樣,我的生命中也碰到過六七個就是跟你死磕的人,你對他多好都不管用。你碰到那種有心理問題或是有心理陰暗的人,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這個世界我們不怕罪犯,就怕小人。可小人是一定會有的,但是這樣的小人和你整體認識的人群相比,不會超過1%。你如果碰到這樣的小人,你絕對不要想小人學習,最后把自己變成一個小人。在大學,一個宿舍里六個人,如果說四個人跟你很好,只有一個人跟你對著干,那可能說明問題不在你,是那個人的問題;但是,如果說一個宿舍里六個人中有三個人跟你不好,兩個人跟你好,那就說明你已經有問題了。因為,絕對不會出現一個宿舍同時出現三個小人的情況,而中國也不是一個成就小人的國家。所以,在工作中也好,在其他場合也好,如果發現到處都是跟你對著干的人,那么你就一定要反過來想想,一定是自己有問題了。
我們應該怎么教育孩子呢?你必須讓他跟周圍大部分的人都友好相處。我創辦了新東方以后,大學同學過來幫我干,中學同學過來幫我干,因為他們覺得跟我干不會吃虧。其實,最不吃虧的就是我。最近在放映一部電影叫做《中國合伙人》,是以新東方為背景拍攝的,講的就是朋友合伙共同發展的故事。當你自己本身愿意去為別人服務的時候,你周圍的人氣也就起來了。我身邊出現了任何困境,都不會是我一個人獨立支撐的,一定會有朋友來幫我。所以我說的第二個要素,就是人品道德一定要好。在“真、善、美”中,“善”字是最主要的。這是大家培養孩子成長的第二個要素。
孩子成長的第三個要素是我們要來關注他到底學什么。需要強調的就是,你要通過長期觀察來發現孩子到底喜歡什么。我碰到很多家長逼迫孩子學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像剛才新東方胡楠老師講的法學,要孩子喜歡法律才要去學,不要認為法學院培養出了許多成功人才就認為法學院對你的孩子就是好的。我是英語系畢業的,學英語也沒有什么不好。重點是要看你的孩子自己是否喜歡,而不是家長是否喜歡。我碰到過一個家長,明明孩子喜歡學文學,家長說去學文學沒出息,強迫孩子學計算機。到了第三學期,孩子看到計算機就想吐。最后孩子來找我,我就把孩子和家長一起叫來,和父母進行深度交流,最后讓孩子轉到文學系去了,孩子才開心起來。如果按照家長的意愿來安排孩子的前途,孩子又不喜歡家長的安排,家長會害了孩子。
這樣的情況太多了,好多家長要求孩子去學銀行、學金融、學法學,去學很好找工作或是能夠賺大錢的專業,而并沒有關注孩子最喜歡的到底是什么。孩子最喜歡畫畫你讓孩子去學理科,那么你可能把一個最偉大的畫家給消滅掉了。盡管畫家可能很少能夠發大財的,比如梵高,到死之前一張畫都賣不出去,但現在梵高的畫平均每幅畫都是幾千萬美金,為世界留下了一份巨大的文化遺產。所以說,要迎合孩子的興趣愛好。但這個愛好要有所規范,是積極的愛好,如果你的孩子一天到晚打游戲機,有網癮,就不能稱作是孩子的愛好。如果你的孩子的愛好是談女朋友,談了十個,還要談第十一個,這就不正常了,肯定就有心理問題了。對不對?如果你發現孩子的愛好是正確的,就不要把它毀掉;如果你發現孩子的行為有問題,就耐心和孩子溝通,幫助糾正過來。家長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孩子對于規矩的尊重,在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問題上,父母和孩子達成一致。只要家長對“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個問題不動搖,孩子基本上就能尊重家長的意見。
一個人想要做成事情,一般有三個決定因素:意愿、能力和資源,這其中意愿起到了最重大的作用。我當初為什么考三年高考,最后考上北大?就是強烈的意愿。我不覺得當時我有能力,我不覺得當時我有任何資源,但是我有強烈的意愿:我必須離開農村。所以,一年考砸了我不甘心,兩年考砸了還不甘心,第三年考出來了。意愿最重要,意愿能把能力帶出來。在出國問題上,一定是孩子自己有出國求學的強烈意愿,在孩子意愿很強烈的時候,孩子學習英語的能力就自然會帶出來。因為英語并不是那么難學的一件事情,英語不是一門知識,知識是要用大腦思考的,英語是一門工具,只要反復訓練,就能上去,它不需要大腦思考。你覺得學中文很難嗎?學中文不難,只有讓你學中文學到大學中文系寫作專業的時候,你才會覺得中文難。為什么?因為這個時候需要用語言來表達深刻的思想、獨立的思想。但是,中文作為日常的交流語言,你覺得難嗎?不難。因為語言學習和一個人的智商沒關系,學語言只需要反復練習。我的語言天分其實不強,我的模仿能力也不強,但也把英語學好了,不斷地重復,不斷地練習,每天對著錄音機重復上百遍。
對于留學來說,資源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因為最重要的資源就是錢,現在國外大學給中國學生的獎學金不多,大部分都是自費,所以在留學費用上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在中國最重要的資源是人脈,你認識了人就好辦事,但在國外的大學,認不認識人不重要,因為國外大學認識人也不管用。我認識很多大學校長,但我給自己孩子寫推薦信都不一定管用。國外大學錄取學生,完全是靠對你的實力的評價。另外,我也不主張家長一定要把孩子送到美國的頂尖大學去。能去美國頂級大學再好不過,但只要孩子能進美國前150位的大學,我覺得就了不起。美國幾千所大學,前150位已經在世界上基本排到很前面。關鍵是孩子學的專業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
也請家長注意,不要為了讓孩子進好大學,就幫助孩子作假,弄假成績單、假經歷。美國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作假,有學生被美國大學遣送回來,因為高中成績單造假被發現了。新東方有自己的高中,有兩個學生考試成績不及格,家長就來找我要我幫忙改成績,我堅決不改,讓家長老實告訴對方大學孩子不及格的原因,讓孩子真實地展現在別人面前。最后,兩個孩子都被美國大學錄取了。美國大學喜歡你的誠實和誠懇。我們和美國大學說,不能因為孩子有一兩門課不及格就對孩子全盤否定,因為一兩門課考試不及格就不錄取,表明你們大學價值觀有問題,不重視人才只重視分數。當然了,如果你的孩子門門功課都不及格,那就表明你的孩子確實不喜歡學習,也就別動把孩子送到國外去的念頭了,否則反而會害死孩子的。
我今天的演講到此為止。希望和家長一起共勉,一起共同努力,讓孩子的前途更加美好,讓孩子的人品也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