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有啥好看的小說
2017好看的小說篇1:洋酒
我在一樓開了個小賣部,雖然也叫做“百貨店”,其實只經營幾種生活日用品,油鹽醬醋、香煙白酒等等。誰知開張沒三天,我就后悔了。我住的這個小區,七八棟公寓,一窩蜂就開了八九家小賣部,方便了住戶,卻賠了店主。我記了記,我的小賣部開張第三天賣了一包煙,第十天賣了一斤鹽,滿月那天賣了一支牙膏……眼睜睜地看著新進不久的小商品們,羞羞答答地蜷曲在柜臺上,漸漸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土,像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我成天抱著腦袋哀聲嘆氣,責罵自己眼窩子淺腦瓜子實,黃鼠狼沒捉住反蹭一身臊氣。
然而,沒過多久,我的小賣部就時來運轉了。
住在同一個單元三樓里的是一位領導。之所以斷定他是領導,是因為他腦袋大、脖子粗,不是領導難道是伙夫?平日見了,朝我點個頭,連咳嗽聲都帶個官腔。我這個人膽小,最怕與領導打照面了,所以總是對他敬而遠之。沒想到一天上午,我的小賣部里突然闖進一個人來,是一個胖胖的女人,笑盈盈地對我說:“老金頭,托你一個事兒中不中?”
這女人不是別人,正是領導的老婆。過去,她從不正眼瞅我一下,今日卻仙女下凡,我受寵若驚,連忙起身,不假思索地說:“中!中!”
“你瞧,我大女婿送來一瓶洋酒,我家老趙舍不得喝。我的意思是送到小賣部來,請你代賣一下。一千多的東西,你給我九百就算了。”
領導老婆交待的事,我怎敢推托?于是,我又不假思索地說:“中!中!”
可是,領導老婆一走,我就傻眼了。這么貴的洋酒,誰買得起呀?如果“嫁”不出去的話,柜臺上豈不又養了一個老“姑娘”!那可是我一家人半年的生活費呀!我咋輕易答應下來了呢?
我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直熬到晚上,忽聽小賣部外面有人敲窗戶,我伸出腦袋一看,是一個衣冠楚楚的年輕人,不認識。他壓低聲音對我說:“師傅,有洋酒賣嗎?”
我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說:“有!有哇!新進的特級人頭馬,只賣一千塊。”那人也不還價,接過洋酒后,扔我一疊錢,然后神秘地消失在夜色中了。
哇!洋酒原來這么好賣!不到一天就讓我賺了一張老人頭。我信心倍增,食欲大開。第二天領導老婆又來敲我家的門,依然笑盈盈地說她的二女婿又送來一瓶洋酒,還麻煩我代賣一回時,我連忙說:“中!中!”
就這樣,幾乎每天上午,領導的老婆都來敲我的房門,讓我代賣人頭馬,而這瓶人頭馬每天晚上必定被人買去,絕不會等到天明。買主中有男有女,也有老有少。頭幾天,領導老婆每次送來洋酒,都說是她女婿送來的,我算了算,她一共九個女婿,就像約好了似的,九個女婿輪流送酒。其實,送來送去,全是同一瓶洋酒,我做過記號,絕不會錯的。所以,當領導老婆說這洋酒是她女婿送的時,我就忍不住想笑。領導老婆似乎覺察到了,時間一久就不再說洋酒是誰送的,只朝我神秘地一笑,我也就心照不宣。
逢年過節,洋酒便緊張起來,因為這段時間每天晚上都有好幾撥人要送禮。不過沒關系,大凡送禮的人只管排隊坐在我家里候著,我好茶好煙款待。當第一個人將人頭馬送到領導家里,不到二十分鐘,領導老婆必定又把酒送回我家代賣,并且大聲喊著:“老金頭,又麻煩你了。”這聲音分明是提醒等候送禮的人:現在該輪到你啦……
正當我盤算著怎樣把這發財生意年年做下去,一直做到孫子輩、重生輩時,不料形勢逆轉。這天晚上,一位送禮者把剛買去的人頭馬又匆匆拎回來了,要求退貨。我接過洋酒問:“咋的啦?”
“老趙被抓……抓起來啦。”送禮者驚魂未定,說話結結巴巴。
“你咋知道?”我大吃一驚。
“我親眼見到兩個大頭帽把他帶走了。多虧我晚去了一步,不然就是自投羅網啊!”
“天,財路斷也!”我仰天長嘆,手一哆嗦,就聽“咚”地一聲,洋酒摔在地上,包裝盒里的瓶子整個碎了,洋酒也流了一地。
我下意識地蹲下身子,一股刺鼻的異味迎面撲來,我傻眼了:分明是一股臊烘烘的人尿味兒……
2017好看的小說篇2:風水寶地
天剛朦朦亮,王老五就叫兒子套上破舊的驢車,自己拖著病體像一頭懶豬爬上了車,悄悄地出了柳樹屯。
驢車在屯外的土路上慢悠悠地顛簸,王老五在車上不斷地呻吟。驢車越過一條清澈的小水溝,爬上一道高崗,在一向陽坡處停下,崗的后面是一片濃綠的楊樹林,在晨風中發出沙沙的響聲。兒子從一棵砍有刀跡的楊樹向南量了十步,在草叢中小心翼翼地找到了那個木樁標記,說:“爹,就是這里,你下車看看吧。”
“你記準了,是這里?”
“沒錯,就是這里。”兒子扶著他指點著說:“先生說,前面是小河,財源不斷,后面是高崗有靠山,這是一條龍脈,將來你就埋在這里,是最好不過的了。”
王老五四周望望,周圍霧茫茫的什么也看不清。“你可記清啊!”王老五說,“千萬不要對別人說,別叫人壞了風水。”
“爹,你放心吧,沒人知道。”
王家祖輩上曾發過大財,也做過官,都說王家祖墳風水好,王家自己也深信不疑,把祖墳塋看作是圣土,有專人看護。解放后王家被劃為地主成分,財產被分掉了,祖墳塋也被平了,從此家境敗落下來,王老五認為那是天數,風水還是要信的,現在自己已是作古之年,又逢太平盛世,決定為自己選一塊寶地,為兒孫托點蔭福。前天王家特意請來陳半仙拎著羅盤在村外轉游了一天,才算選定這塊前有山后有水的風景優美的地方。
太陽剛一冒紅,王老五的驢車走走停停,避開人偷偷地回了柳樹屯。村里人早已傳出說王老五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將來趕車的兒子要發大財,小孫子要當大官,這是不可不信的。老年人拿出王家的祖墳作證。
王老五經過一天的顛簸,病情越來越重,幾天后就支持不住了,臨終的時候,把兒子叫到床前,拉著兒子的手有氣無力地說:“要記住,離楊樹十步遠處。”兒子點了點頭。
兒子和家族為王老五發喪,免不了要披麻戴孝吹吹打打一番,一鬧就是三天。到了出殯那天,人們把王老五的靈柩抬到村東向陽坡地,離楊樹十步遠處。人們大驚,這里已經埋起了一座新墳,有的人說,這一定是陰陽先生搞的鬼,把這塊地方又給別人看了。也有的說,王家這回完了,寶地叫別人占了,氣得王老五的兒子揮鍬要平那新墳。正在嘈雜之中,人群中躥出一個小伙子,怒吼:“不許動,這是我爹的墳。”人們一看是東街張老三的兒子二狗子。人們奇怪了,張老三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
張老三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兒孫滿堂,可就是沒有一個出息人的,老三暗自著急,怪祖輩沒有選著好墳地,頭幾天聽說王老五找先生選了一塊風水寶地,是絕好的,暗自有了想法,那天王老五起大早坐車出村時,他就偷偷地跟在后面,看準了向陽坡那塊地方,記在心里,看王老五病重了,老三急忙跑回家,把兒子二狗叫過來,囑咐:“等我死了,不準發喪,當天就出,不用其它人,你自己把我埋在村東外高崗,離楊樹十步遠處,不得有誤。”當天晚上,張老三就喝了敵敵畏了,嗚呼哀哉了。二狗子遵照他爹的遺囑,人不知鬼不覺的把爹偷偷地埋在風水寶地。
在這塊寶地上,王家張家一個要平墳,一個要護墳,鬧了半天別人不好下手,只好村民組長出面說和:“依我看既然是風水寶地,地是集體的又不是私人的,就應大伙都沾點光吧,大家享用,還是把王老五的墳埋在張老三墳的左邊吧,左為大。讓張家王家子孫都富起來,都當大官,咱們屯也就好了。”王家也只好同意了。
在那向陽坡處的風水寶地上,并列出兩座一樣大小的新墳,埋下了張王兩家的希望,也埋下了荒唐和愚昧。
2017好看的小說篇3:寶物
勤儉知道,那件被爺爺視作寶物的東西,如果向爺爺討,爺爺是斷然不會給他的。
勤儉只有自己找,趁爺爺不在的時候,翻箱倒柜地找。每一個可以藏物的地方他都找遍了。
勤儉終于找著了:一個用紅綢布包裹著的小木匣子里,它靜靜地躺著,上面還覆蓋著一層塑料紙。勤儉小心翼翼地將它揣進口袋,木匣子仍用紅綢布包裹起來放回原處,然后松了口氣。有了這“寶物”,勤儉要去縣里辦一件大事。
第二天一清早,勤儉就揣著“寶物”上路了。
到了縣城,勤儉直奔縣政府,他要找。
警衛攔住了他,問他:你是什么人?認識?
勤儉說:不認識。
不認識找什么?忙著呢,不是隨便可以找的。
勤儉說:我有要緊事,再忙也得找。
警衛瞪起了眼睛:走開,別在這兒瞎胡鬧。
正嚷嚷間,門口走過一個穿白襯衣的人,見狀,把勤儉叫進縣政府大樓底層的一間小屋子里,問他:找什么事,告訴我就可以了。
勤儉見此人和顏悅色,挺有涵養的樣子,估摸是個不小的官,就放膽說:欠帳。
白襯衣笑著問:他什么時候欠下了你什么?
勤儉說:我有親手寫的欠條。說著,從衣兜里掏出一只大紙袋來。
紙袋里有一沓欠條,估計有八九張,寫欠條的叫秦福,是本縣解放后第一任。
原來,秦福解放前夕在這一帶開展地下工作,常在一個叫石明山的人家吃、住,還跟石明山借了幾十斗糧食。解放后,秦福當了,后來調走了。而石明山從未拿這些欠條找人民政府兌現,卻把它們當作寶物珍藏了起來,從不示人。這石明山,就是勤儉的爺爺。
白襯衣看了看后說:你今天就為了這些欠條而來?
勤儉說:不知人民政府認不認帳。
白襯衣說:廢話,當然認帳。
勤儉說:我爺爺借給秦福的糧食,即使利滾利,也值不了多少。但那時借糧食給共產黨是要殺頭的,這樣的情義怎么計算呢?
白襯衣說: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就沒有革命的成功。今天的經濟建設仍然如此。我們的黨和政府始終沒有忘記這一點。
勤儉說:就是有人忘記了。
勤儉見白襯衣專注著聽他說,便談起了鄉里村里的一些情況。說有些干部亂集資、亂攤派,事事向農民伸手,農民負擔太重等等。
白襯衣的表情嚴峻起來。
這天下午,勤儉是被一輛小車送回村的。
坐在車上,勤儉興奮異常。回到村里,他有那么多的話要告訴大家:他今天不僅見著了(他的眼光不錯,那個穿白襯衣的就是),跟談了話,而且還請他吃了飯,還派小車送他……
勤儉還要告訴大家,他向反映的那些情況,很重視,都在筆記本上一一記了下來,并且決定立即召開一個農村工作會議,專門研究解決的方法。
小車駛到村口,勤儉下了車,立即被村里人圍了起來。有人還上前摸摸捏捏,仿佛不信眼前站著的真是勤儉……
勤儉向大家講述著自己去見的經歷,回答著大家的詢問。正說得興起,勤儉的爺爺來到了跟前,一聲喝:小子,我那匣子里的東西你拿了?
勤儉說:在我這兒呢。幸虧有了它,不然,恐怕不會聽我的。
沒等勤儉把話說完,爺爺已經舉起拐杖朝他揍來。但拐杖還沒落到勤儉的身上,爺爺已經頹然倒地。
勤儉的爺爺沒有再站立起來。臨終前他指著木匣子對勤儉說:那里面裝著的,是咱老百姓的心,你不該拿去賣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