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繞梁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余音繞梁》原文
昔曹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fù)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fā)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余音繞梁》的譯文
過去,韓娥向東到了齊國,路上缺少糧食,經(jīng)過雍門時,賣唱來換取糧食。韓娥走了之后,她歌聲的余音繚繞于房梁上,經(jīng)過多日也沒有斷絕,左右鄰舍都認(rèn)為她還沒離開。
經(jīng)過旅店,旅店的人欺辱她。韓娥便用長音悲哭,整個街巷的老人小孩都悲傷憂愁,流淚相互看著,三天不吃飯。(人們)趕緊追趕韓娥。韓娥回來,又用長音放聲歌唱。
整個街巷的老人小孩都高興的又蹦又跳,不能自控,忘記了先前的悲傷。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所以雍門的人,都擅長唱歌跳舞,哭泣,那是韓娥傳出的遺留的聲音。
余音繞梁的作者是誰
舒遠(yuǎn)、魅麗文化
《余音繞梁》是2018年10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舒遠(yuǎn)、魅麗文化,本書主要講述了平凡并且普通的兩個人。
余音繞梁
詳細(xì)釋義【解釋】:形容歌聲優(yōu)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聽到一段回腸蕩氣的唱兒,就很值得,“~,三日不絕”,確是真有那種感覺。
◎梁實秋《聽?wèi)颉?/p>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出處】:《列子·湯問》:“既去;而余音繞梁X;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他美妙的歌聲深深地打動聽眾,真是~,三日不絕。
【近義詞】:繞梁三日、歌聲繞梁、一唱三嘆、繞梁之音、余韻繞梁、如聞天籟、鶯舌百囀、珠圓玉潤、言猶在耳、字正腔圓、經(jīng)久不息
【反義詞】:不堪入耳
余音繞梁
典故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jīng)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zhuǎn)悠揚,十分動人。
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后,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可是旅店老板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于韓娥的歌聲,婉轉(zhuǎn)動聽,唱完以后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梁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
當(dāng)人們聽說韓娥已經(jīng)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為大家繼續(xù)演唱了一次。聽眾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jié)時說“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贊歌聲或音樂的美妙,余音不絕,就常用“繞梁三日”來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