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閱讀答案
《望岳》是一首泰山的贊歌,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望岳閱讀題。
望岳閱讀題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閱讀題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望岳閱讀題題目及答案
1.全詩緊扣“望”字來寫,“望”的角度是( B )
A.由近望到遠望 B.由遠望到近望 C.由俯視到仰視 D.由仰視到俯視
2.對“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
A.這兩句詩對仗工整。 B.表達了作者心情的激蕩和眼界的空闊。
C.作者睜大眼睛望著歸巢的鳥兒隱入山中。 D.層云圍繞在我的身旁,鳥兒從山中飛出。
3.最能體現詩人希望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的詩句是( D )
A.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B.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C.當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D.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在我國文學史上,歌詠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詩被譽為詠泰山的絕唱。下面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B )
A.詩歌有虛寫,有實寫,虛實結合,意境高遠,氣勢磅礴。
B.寫出了泰山的渾厚與蒼涼,表達了詩人俯視萬物,桀驁不馴的性格特點。
C.詩歌能讓人浮想聯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偉氣勢,同時又能讓人體會出詩人的情懷。可謂形神兼備。
D.詩歌語言精煉傳神,如“鐘”“割”,充分體現出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追求。
5.本詩中“割”與“小”的用詞之妙,自古為人們所稱道,請任選其一加以賞析。
一個“割”字,表現世泰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斷了陽光,使泰山明暗對比強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小”在此處是“矮小”的意思。它不僅形象地寫出泰山巍然高聳的氣勢,同時象征性地表達了詩人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6.本詩頷聯中用得最傳神的兩個字是 鐘、割
7.在詩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泰山之高的?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同答。
一是“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泰山蒼翠的山色掩映著齊魯大平原,借齊魯兩地烘托泰山參天聳立的形象;二是“陰陽割昏曉”,寫出泰山橫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陰一陽,一昏一曉,實寫泰山雄偉高矗;三是“蕩胸生層云”,寫細望泰山腰間的團團云氣,凸顯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覽眾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一個個都顯得那么矮小,虛寫泰山之高。
8、這首詩頷聯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扔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
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9、“會當凌絕,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里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寫出了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的精神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