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作家介紹
3.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詞人,代表作《踏莎行》、《浣溪沙》。
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集》。代表作《秋聲賦》、《醉翁亭記》。
5.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開豪放詞風,著有《蘇東坡全集》、《東坡樂府》《江城子 密州出獵》、《記承天寺夜游》。
6.司馬光:字君實,北宋史學家、文學家,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集》,主編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代表作《孫權勸學》
7.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臨川,謚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文公集》《傷仲永》
8.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著有《李清照集》、《漱玉詞》。《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9.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名詩《關山月》、《游山西村》、《示兒》、《十 一月四日 風雨大作》。
10.周 密: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等,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觀潮》
11.周敦頤:宋代思想家、理學家。原名敦實。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人稱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謚號《愛蓮說》
12.朱熹:南宋理學家、文學家,世稱朱子。著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朱子大全》。
13.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豪放派,與蘇軾并稱蘇辛。詞集《稼軒長短句》。《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14.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詩《正氣歌》《過零丁洋》。
15.關漢卿:號已齋叟,元代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著有《關漢卿戲曲集》。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16.馬致遠:元代戲劇家,代表作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詩人作家全集
1.“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說法緣自明代茅坤編定的一本書《唐宋八大家文鈔》。
2.蘇軾說:“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書至于顏魯公,畫至于吳道之,而古今之能事畢矣。”(“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
蘇軾對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書法、吳道子的畫,評價極高。
蘇軾,字瞻,號東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詩、詞、文、書、畫無不精妙。開創豪放詞派。
3.奧運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在2008年舉辦第29屆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吉祥物“福娃”(5個).
4.三國時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體現“建安風骨”特點的代表作家。北宋時期“三蘇”指蘇洵、蘇軾和蘇轍三父子。
三班:漢朝史學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國第一位女史學家。
書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5.魯迅:“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
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流傳于世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補寫。《紅樓夢》,堪稱中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時稱“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現在已成了一門“紅學”。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很多的詩詞。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對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作了精采的評論,認為詩中“直”、“圓”兩字精妙,將大漠景色寫得異常鮮明。第五十回中,王熙風這樣的俗人也可以說出“一夜間北風緊”這詩般的句子。
古詩詞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詩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為南宋四大家。詩的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寫了農村的廣闊生活和農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會內容,又同時表現了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是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作品流傳于世的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等。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的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與杜甫齊名,稱“李杜”。學過的詩有《望廬山瀑布》《靜夜思》《夜宿山寺》《早發白帝城》《贈汪倫》《古朗月行》《獨坐敬亭山》《望天門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孟山人”。李白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善于即景會心,寫出真實感受。如:《過故人莊》《春曉》。
杜甫(712—770)字子美,35歲到長安求仕,在長安十年,很不得志,后做肅宗左拾遺,48歲入蜀在成都營建草堂,一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人稱杜工部。杜甫的詩篇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變,揭露了封建當權勢力的腐敗和貧富的'對立,展現了封建統治所造成的一系列惡果。學過的詩有《江畔獨步尋花》《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詩人,主張文章“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在藝術上,杜牧自稱“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學過的詩有《江南春》《清明》《山行》。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著名詩人,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學過的詩有《鹿柴》《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過的詩有《送元二使安西》。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散文成就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三。學過的詩《惠崇〈春江晚景〉》《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唐代偉大詩人,自號香山居士。一生留下三千篇詩作,分成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他的詩主題集中,富于情節,性格鮮明,形象生動,語言平易流暢。學過《憶江南》《池上》《暮江吟》《賦得古原草送別》。
楊萬里(1127—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進士出生,力主抗金,直言進諫,屢遭排擠,他的詩“誠齋體”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家”。學過《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年輕時,中進士,宋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詩文常以梅花、蒼松、勁竹相比,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體現他的政治主張和報復。學過《元日》《泊船瓜洲》《登飛來峰》《書湖陰先生壁》《梅花》。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亦工詞。他堅決主張抗擊金朝統治者的侵擾,受到投降派的壓制。學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示兒》《詠梅》。
王昌齡(?—約756)唐代詩人。字少伯。唐玄宗開元十五年,中進士,升至校書郎,后來一再被貶。存詩180多首,多寫邊塞和婦女生活。學過《出塞》《芙蓉樓送辛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