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10篇
殘蠟燭,舊桃符。寧辭末后飲屠蘇。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譯文
在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感受到春的氣息,頓覺溫暖充滿了天地之間。春風吹綠了江南的樹木,卻不能把我的白胡須染黑。
家里還是往日的蠟燭,舊日的桃符,沒有變化。大家依次喝著屠蘇酒,我卻寧愿不成為最后喝屠蘇酒的人。如今辭官回家還好有園林美景供我觀賞,等待著萬紫千紅的花依次開放也可以自娛自樂。
注釋
和氣: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萬物由此“和氣”而生。
寰區:天下;人世間。
桃符: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門神或寫著門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或紙,相當于門神像。
屠蘇:酒名。古代中國風俗于農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避瘟疫。
歸歟:返回本處。引申為辭官回家。
次第:依次,按照順序。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2
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銘〔清代〕
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蠟鵝花下燭如銀。釵符金勝,又見一家春。
自寫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隱閑身。屠蘇醉醒已三更。一聲雞唱,五十六年人。
注釋
蠟鵝花:古代年節以蠟捏成、或以蠟涂紙剪成鳳凰為飾物,蠟鵝花當即此類。
釵符金勝:均為女子發飾,菱形者稱方勝,圓環者稱圓勝。
好宜:舊俗除夕寫“宜春帖”或吉利語以祈福。
“非官”句:李慈銘于清光緒間在京任閑職,不掌政務,讀書著作遣日。
屠蘇:古俗,除夕合家飲屠蘇酒以避疫,屠蘇為茅庵,相傳屠蘇中一仙人所釀,故名。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3
客中除夕
袁凱〔明代〕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譯文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訴說故鄉。
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
戰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歸路渺茫。
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注釋
客中除夕:在外鄉過大年除夕??椭校途油忄l之時。
“今夕”句:語出《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這里借用以抒寫除夕懷念家人的愁思。
“他鄉”句:從劉皂《旅次朔方》(一作賈島《渡桑干》)的“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句化出。
戎(róng)馬:指軍事行動、戰亂。
無休歇:未停止過。
“關山”句:用杜甫《登岳陽樓》“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句意。關山,關口和山岳,這里代指故鄉。渺茫,遙遠,看不清楚。
柏(bǎi)葉酒:用柏葉浸過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風俗,以柏葉后凋耐久,因取其葉浸酒,元旦共飲,以祝長壽。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蹦铣ち骸も准缥帷稓q盡》:“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唐·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薄侗静菥V目》:“柏葉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p>
未敵:不能阻擋。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熱淚滾滾。
賞析
這首詩記寫了作者旅居在外的一個除夕夜,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首聯點題,開門見山交待了詩人在除夕之夜不能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表現出詩人思念家鄉有感情。詩人本來知道“今夕”是除夕,卻開頭用一個問句,表現出驚嘆之意,今晚是什么日子,為什么他們這些外鄉人都在談論自己的家鄉呢。平淡的問語中,顯出了深深的思鄉之情,接下來更進一層描寫作者的感受。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的親身感受,過年家家都是合家團聚,而自己卻有家不能回,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而自己有兒有女卻不能盡到做父親的責任。游子在外,竟連自己的兒女近況如何都不了解,不禁辛酸。這二句雖然寫得平平常常,可仔細體味,其中卻包含著詩人那種言傳不及意會的極大痛苦。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這兩句交待出造成游子不幸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元末時期的戰爭頻繁,同時表達出詩人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愿望。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這句寫出了詩人那種特殊環境下的特殊感受,別人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而自己卻作客居他鄉,只能借酒澆愁。但是,柏葉酒也不能消愁去恨。除夕之夜,合家團圓,喜迎新春,而詩人久居他鄉,社會仍不安定,妻離子別的痛苦,不能不使詩人“淚千行”。
這首詩語言自然樸實,淺顯易懂,音節響亮,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是世人贊賞的佳句。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4
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清代〕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譯文
時間慢慢地流逝,千家萬戶一片歡歌笑語;從時間流逝、外物變遷中感覺某種憂患正悄悄地襲來。
可惜人們無法理解我的擔憂,只能獨自一人靜悄悄地站在市橋上,仰望夜空,把一顆星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很久。
注釋
漏:漏壺,古代計時儀器。
遲遲:指時間過得很慢。
潛:暗中,悄悄地。
物外知:從時間流逝、外物變遷中感覺出來。
市橋:指作者家鄉市鎮中的橋。江南城鎮多傍水為街,市中多橋。
識:shí,在這里是認識的意思。
賞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詩人思緒紛紛。上句盡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萬戶的歡迎氣氛?!扒Ъ倚φZ”四字緊扣題目“除夕”,描寫了除夕之夜千家萬戶守歲迎春,歡歌笑語的氣氛。人們感覺時間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詩人此時思緒連綿,獨生憂患。“憂患”與“千家笑語”的氣氛很不協調,而在這里卻有機地聯系起來,在封建社會里,由于貧富懸殊,除夕之夜,幾家歡樂幾家愁。詩人與家人團聚,本可以過愉快的除夕,但詩人卻憂慮重重,這充分表現了詩人“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边@兩句寫詩人心中憂悶而產生的獨特行為。上句的“悄立”二字,寫詩人一人靜悄悄地站在市橋上,用外形的靜謐暗示內心的不平靜。“人不識”三字,寫出并不是人們不認識詩人,而是感嘆那些歡歌笑語的人們不了解他心中的憂患。因而詩人感到更加孤獨。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詩人心中的憂患無法排解,便獨立一人到市橋上,長久佇立,凝視天上的一顆亮星。周圍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經超然物外,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翱炊鄷r”含蓄地回答了詩人“憂患”的內容。詩人感到星移斗轉,歲月如橋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聯想自己,少負盛名,卻懷才不遇,即將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窮途潦倒,貧病交加,憤激悲傷之情,一齊涌上心頭。
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詩人沒有正面著墨去寫憂思,而只是描寫詩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團聚、笑語聲聲的時刻悄立市橋上的特殊行為,從氣氛的渲染和詩人默然無聲凝視長空的形象給人一種感染。這樣寫,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詩人的憂愁郁悶的’心情表達得更為深沉,更加強烈,也更有藝術表現力。
這首詩的特色是言近旨遠,意象鮮明,貼近生活,而又詩意含蓄,寄情遠大,訴說的是對整個現實、人生的憂慮與感憤。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5
除夕
于謙〔明代〕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驚殘夢,寒鐙照獨眠。
風霜催臘盡,梅柳得春先。
撫景情無限,那能不悵然。
譯文
今晚就是除夕之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爆竹聲將我從夢中驚醒,只一盞寒燈獨自照著我入眠。
風霜催促著臘月盡快過去,梅花和柳樹最先知道春的消息。
看著這些景象心緒翻涌,哪里能做到心中不悵然失意。
注釋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舊歲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歲,故稱。晉周處《風土記》:“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薄都魺粜略挕と礁5刂尽罚骸案耙谎斒浅?,君可于家專待。”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除夕》:“京師謂除夕為三十晚上?!?/p>
鐙:同“燈”,指油燈。
悵然:形容因不如意而不痛快的樣子。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6
除夕
文徵明〔明代〕
白發婆娑夜不眠,孫曾繞膝更翩躚。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覺殘齡又一年。
舊事悲歡燈影里,春風消息酒杯前。
更闌人靜雞聲起,卻對梅花一燦然。
文徵明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7
除夕吳子充諸人集旅寓有感
謝榛〔明代〕
一年憂喜今宵過,兩鬢風霜明日新。
書劍自憐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宮中燭映西山雪,笛里梅傳上國春。
他日聽鶯懷舊侶,不知誰共醉芳晨。
謝榛簡介
謝榛(1495~1575)明代布衣詩人。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后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以聲律有聞于時。嘉靖間,挾詩卷游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為“后七子”之一,倡導為詩摹擬盛唐,主張“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讀之以奪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焙鬄槔钆数埮懦?,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著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8
水調歌頭·除夕
李處全〔宋代〕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但惜年從節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
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惟愿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李處全簡介
李處全(1134-1189)約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約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詳。徐州豐縣(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處州等地方官。有少數詞作表現了抗敵愛國的熱情和壯志難酬的悲憤。處全工詞,有晦庵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9
卜算子·除夕
朱敦儒〔宋代〕
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淡紅輕注。
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朱敦儒簡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描寫除夕經典古詩詞篇10
雙雁兒·除夕
楊無咎〔宋代〕
窮陰急景暗推遷。減綠鬢,損朱顏。利名牽役幾時閑。又還驚,一歲圓。
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大家沈醉對芳筵。愿新年,勝舊年。
楊無咎簡介
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生平事跡見《宋史翼》卷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