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 思齊
《思齊》,《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的一篇。
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全詩二十四句,毛傳將其分為五章,前兩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鄭玄作箋,將其改為四章,每章均為六句。相比較而言,毛傳的劃分更為合理,故后代大多從之。孔穎達疏曰:“作《思齊》詩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賢母所生。文王自天性當圣,圣亦由母大賢,故歌詠其母,言文王之圣有所以而然也。”薛瑄說:“《思齊》一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備焉。”它反映出傳統(tǒng)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滿體現(xiàn)。《詩經(jīng)》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詩經(jīng):思齊》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京室之婦。
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
神罔時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宮,肅肅在廟。
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不聞亦式,不諫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
注釋:
1、思:發(fā)語詞,無義。齊:通“齋”,端莊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2、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3、京室:王室。
4、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繼承,繼續(xù)。徽音:美譽。
5、百斯男:眾多男兒。百,虛指,泛言其多。斯,語助詞,無義。
6、惠:孝敬。宗公:宗廟里的先公,即祖先。
7、神:此處指祖先之神。罔:無。時:所。
8、恫:哀痛。
9、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10、御:治理。
11、雝雝:和洽貌。宮:家。
12、肅肅:恭敬貌。廟:宗廟。
13、不顯:不明,幽隱之處。臨:臨視。
14、無射:即“無斁”,不厭倦。“射”為古“斁”字。保:保持。
15、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殘害,滅絕。
16、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與“殄”義同。
17、式:適合。
18、入:接受,采納。
19、小子:兒童。造:造就,培育。
20、古之人:指文王。無斁:無厭,無倦。
21、譽:美名,聲譽。髦:俊,優(yōu)秀。
譯文:
雍容端莊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親。
賢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婦居周京。
太姒美譽能繼承,多生男兒家門興。
文王孝敬順祖宗,祖宗神靈無所怨,
祖宗神靈無所痛。
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
治理家國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廟里真恭敬。
暗處亦有神監(jiān)臨,修身不倦保安寧。
如今西戎不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
未聞之事亦合度,雖無諫者亦兼聽。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
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載譽皆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