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山有樞
時間:
燕華2
詩經
山有樞
原文:
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內,弗灑弗掃。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譯文
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間白榆長。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裝。你有車子又有馬,不駕不騎放一旁。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享受心舒暢。
山上長有臭椿樹,菩提樹在低洼處。你有庭院和房屋,不灑水來不掃除。你家有鐘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無。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占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樹,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樂器。且用它來尋歡喜,且用它來度時日。一朝不幸離人世,別人得意進你室。
注釋
1、樞(舒shū)、榆(余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為樹木名。
2、《集傳》:“樞,荎(池chí),今刺榆也。”陳藏器《本草拾遺》:“《詩》之樞,即刺榆;《詩》之榆,即大榆,白榆。”
3、曳(葉yè):拖。婁:即“摟”,用手把衣服攏著提起來。《正義》:“曳婁俱是著衣之事。”
4、宛:通“菀”,萎死貌。
5、《毛傳》:“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億yì)也。”《傳疏》:“山樗與樗不同。……葉如櫟木,皮厚數寸,可為車幅,或謂之栲櫟。”
6、廷:指宮室。
7、埽(掃sào):通“掃”。
8、考:敲。
9、保:占有。
10、永:《集傳》:“永,長也。……飲食作樂,可以永長此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