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洱海的作文 800字詩歌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湖面面積約260平方公里,其面積僅次于滇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保護洱海的作文,以供大家閱讀。
保護洱海的作文:保護高原明珠——洱海
我們的母親湖——洱海,是一個高原淡水湖泊,因為形狀像一只耳朵,所以被稱之為“洱海”。
人們都說洱海非常美,是高原上放射著光彩的一顆明珠,可這顆美麗的明珠,也有黯然失色的時候。1996年和2003年,洱海兩次發生了大面積的藍藻爆發,水質一度降到4類,使沿湖居民用水不便,對沿湖群眾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后來,為保護洱海生態環境,大理州人民政府從2003年開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先后投入資金近20億元,全面實施了洱海生態修復、環湖治污和截污、流域內農村湖源污染治理等措施。2008年前9個月的洱海水質監測結果表明:洱海水質總體保持在2類,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高原明珠“重放光彩”。
洱海是我們的母親湖,作為少先隊員,生在洱海邊長在洱海邊的我,當然也要好好保護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白州人民的母親湖。
我對水有著很深厚的感情,一見到水,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心里十分舒暢。每次出門游玩,我總喜歡選擇在洱海邊的一塊小石灘上玩一會兒,背靠著蒼山,面對著洱海的感覺真是舒服極了。我也常常在游玩的同時,做著力所能及的保護洱海的小事:撿一撿游人扔下的垃圾,把水邊的垃圾扒上岸銷毀掉,自覺地帶走自己產生的垃圾,并督促周圍的人要自覺保護洱海......
有一次,我發現水里有一個漂著的塑料袋,離岸并不遠,我找了一根木棍,蹲在岸邊用木棍去挑那個塑料袋,可就是差那么一點夠不著,于是我往前探了探身子,還是夠不著,就再往前探一點,“夠著了,挑到了”,我一高興,還沒來得及收回手和身子就開始歡呼,突然腳下一滑,在場的所有人都聽見了“嘩啦”的聲音,等大家回過神來,我已經掉到水里啦!當爸爸連人帶垃圾把我撈上岸來的時候,我瞥見不遠處有一位游客正看著我笑,突然看到我在看他,臉變得通紅通紅的,一只準備扔出垃圾的手也不好意思地往回縮了。
現在的洱海有很多人在保護它,變得十分清澈,景色中又多了幾分和諧、美好,但這美麗的景象還需要我們來保護、來維持。“洱海清,大理興”,讓我們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共同保護美麗的洱海,讓我們的洱海成為高原上永遠散發著璀璨光芒的明珠。
保護洱海的作文:保護母親湖----洱海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親湖,它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蒼山東麓,西面有蒼山十八溪入湖,湖水面積約有246平方千米。因為它湖形如耳,浪大如海,因此稱之為“洱海”。
以前的洱海如一位美麗絕倫的仙女:白天,遠處一片綠茵茵的樹木隨著湖邊那沁人的微風輕輕的搖曳;近處墨綠色的湖水像一塊翡翠倒映著藍天白云;一葉葉輕舟穿過,劃破了靜靜的湖面,蕩漾起一串串細小的波紋,就像一朵朵盛開在湖面的花兒……晚上,洱海令人陷入神秘的遐想。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瀉在洱海上,洱海宛如籠著一縷晶亮的輕紗……可現在的洱海有了很大變化。
現在的洱海不再像一塊翡翠那樣晶瑩,還因為它的子孫們----人類似乎忘記這位母親的存在,向它的體內不斷排放工業廢水,投放生活垃圾,使得它日漸憔悴;現在洱海上的漣漪不再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兒,因為人們劃船不是去欣賞風景,而是去傾聽母親的哭訴,那些漣漪好像一滴滴母親那痛心的眼淚;現在的洱海不再令人產生神秘的遐想,因為它已經渾濁,不再倒映得出那一輪皓月……
洱海母親終于忍受不住,發怒了。它打破了往日的溫柔,在湖面上卷起了令人發指的巨浪。那些正在捕捉它的寵物----魚類的人們統統卷入了洱海的漩渦,大家也意識到了嚴重性。
洱海的子孫們啊!難道我們保護自己的洱海母親就這么難嗎?我們保護洱海母親時,洱海母親同樣也會對我們報以甜甜的微笑,大家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大家如果細細的聆聽,會聽見洱海母親在輕聲哭泣,它渴望子孫們關心它,照顧它,不再破壞它美麗的容顏與華麗的衣裳。人們常說:“洱海清,大理興。”大家應該知道,我們保護洱海其實就是在我們保護自己。
身為洱海的子孫,我們應該記?。罕Wo母親湖----洱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保護洱海的作文:保護母親湖—洱海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中國第七大淡水湖,湖面面積約260平方公里,其面積僅次于滇池。
北邊有洱源彌苴河、羅時江、水安江;南部有波羅江;東部有海潮河、鳳尾箐、玉龍河;西面有十八溪蒼山雪化水徐徐注入。聽父親講,二十多年前的洱海,清澈見底,猶如天生的美玉。又似一道明鏡,倒映著連綿的俊朗的蒼山。勤勞的白族兒女們凌晨出海撒網捕魚,憑著風力在黃昏時滿載而歸。
口渴了就舀一碗海水直接喝下去,那時的海水喲,是多么的清冽甘醇,沁人心脾!可后來,機帆船、油輪取代了傳統的木帆船;海邊軟綿綿的沙灘不見了,卻換成一座座石房子;修建好的環海公路,加快了人們奔小康的速度、帶進來絡繹不絕的八方游客,同時竟然將冰清玉潔的洱海,圍成一個天然的垃圾場!生活污水、工業廢物、含磷洗滌用品、白色垃圾等等“黑客”一哄而上,用不亞于十八溪、彌苴河諸河流的流量,和比人們發展經濟更快更迅猛的速度,頃刻占領了洱海每一個角落……
洱海的自潔能力是有限的,怎經得起這樣肆虐且反復不停的興風作浪?!難道就這樣任由我們的洱海繼續遭受蹂躪,失控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下去?不行!作為勤勞、善良的白族人民的后代,作為文獻名邦—大理的公民,弘揚發展本民族文化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近年來,開發資源的同時要治理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政府也為治理洱海污染推行了許多有力的措施。但是,光靠政府來治理是不夠的,只有全民共同參與,讓環保意識轉化成自覺的行動,才能取得最好的、最最持久的效果!為了讓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大理風光常在,為了咱們唯一的洱海永葆秀麗青春,在此,我倡議,大家一起來投入保護洱海的實際行動,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天天都是“洱海保護宣傳月”、“洱海環境保護日”。
我堅信,不久的將來,大自然一定會還我們一個如傳說中一般聞名遐邇、人類與環境和諧共處的蒼洱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