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詩全集加上譯文
天下太平之時,像我這般無大才的過得很有興味,閑時喜歡如孤云般逍遙悠閑,靜時就如老僧的靜空恬淡。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我將手持符節,遠去江海,臨去之前,到樂游原上去西望那位文治武功煊赫一時的明君唐太宗的陵墓。
2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六朝留下的文物已草蔽連空,只有這淡遠的天空和飄忽的白云依舊古今相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蒼山翠柏間百鳥飛來飛去,世世代代生活水鄉山寨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簾幕外千家承受連綿秋雨,日落西山傳來悠揚的笛聲。
惆悵無日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無日 一作:無因)
內心里悵惘無緣見到范蠡,只好掠過樹木凝望太湖東。
3早雁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八月邊地回鶻士兵拉弓射箭,雁群為之驚飛四散哀鳴連連。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月明之夜孤雁掠過承露仙掌,哀鳴聲傳到昏暗的長門宮前。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應該知道北方正當烽煙四起,再也不能隨著春風回歸家園。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請莫嫌棄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邊的菰米綠苔可免受饑寒。
杜牧的詩全集加上譯文【篇2】
1登樂游原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天空廣闊無邊鳥兒消失天際,古時的遺跡消失在這荒廢的樂游原里。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請看那昔日的漢王朝何等壯闊的事業,如今的五陵原上樹都沒有了,只有秋風呼嘯。
2鷺鷥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鷺鷥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頭發和青玉一樣的嘴巴。它們成群地在溪中捕魚,美麗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突然,他們因為受驚而飛起,背襯著碧綠的山色,向遠方飛去,那潔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飄舞在晚風之中。
3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住在旅館中沒有好朋友相伴,心情憂郁,獨自凝神沉思。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看著昏冷的燈火回憶起往日舊事,孤雁的哀鳴令人愁思難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相距遙遠,夢魂要接近拂曉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達。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煙籠月照的碧江多么美麗,鄰家門前就系著釣魚歸船。
杜牧的詩全集加上譯文【篇3】
1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江湖 一作:江南;纖細 一作:腸斷)
想當年,困頓江湖飲酒作樂放縱而行,專愛那纖細的腰身能在掌中起舞,婀娜輕盈。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揚州十年的縱情聲色,好像一場夢,到頭來,只落得青樓楚館內一個“薄幸”的聲名。
2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從長安回望,驪山景致宛如團團錦繡,山頂上華清宮門依次打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3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盛開的菊花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與朋友帶上美酒一起登高望遠。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讓人開口一笑的事,滿山盛開的菊花我定要插滿頭才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霑 同:沾)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不必像齊景公那般對著牛山獨自流淚。
杜牧的詩全集加上譯文【篇4】
1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金谷園里的繁華奢靡早已隨著芳香的塵屑煙消云散了;園中流水無情的流淌,如茵的春草年年自綠。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日暮時分啼鳥在東風里嘆怨,落花紛紛,恰似那為石崇墜樓的綠珠美人。
2長安秋望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樓閣高聳于經霜的樹林之上,登高望遠,天空如明鏡無纖云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樣高峻,莫不是要與秋色試比氣勢的大小?
3嘆花 / 悵詩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只遺憾自己尋訪春色去的太晚,不必滿懷惆悵埋怨花開得太早。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狂風已吹盡了鮮紅的花朵,現在綠葉成蔭果實綴滿枝。
杜牧的詩全集加上譯文【篇5】
1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受失敗和恥辱的才是真正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江東子弟大多是才能出眾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2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綠樹環繞的新豐一帶不時可見黃塵四起,那是前往漁陽的探使返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他們謊報軍情,唐玄宗和楊貴妃仍舊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祿山起兵,中原殘破。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驪山上宮殿樓閣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翩翩作胡旋舞,引發了楊貴妃的笑聲隨風飄揚越過層層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