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之六 少司命》屈原
《九歌之六 少司命》
秋蘭兮麋蕪,①
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②
芳菲菲兮襲予。③
夫人自有兮美子,④
蓀何以兮愁苦?⑤
秋蘭兮青青,⑥
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⑦
忽獨與余兮目成。⑧
入不言兮出不辭,
乘回風兮載云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
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
儵而來兮忽而逝。⑨
夕宿兮帝郊,
君誰須兮云之際?⑩
與女沐兮咸池,⑾
晞女發兮陽之阿。⑿
望美人兮未來,⒀
臨風怳兮浩歌。⒁
孔蓋兮翠旍,⒂
登九天兮撫彗星。⒃
竦長劍兮擁幼艾,⒄
蓀獨宜兮為民正。⒅
作品賞析
秋天的蘭草和細葉芎藭,
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綠葉子夾著潔白小花,
噴噴的香氣撲向面孔。
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
你為什么那樣地憂心忡忡?
一片片秋蘭青翠茂盛,
嫩綠葉片中伸出著花的紫莖。
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
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
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
駕起旋風樹起云霞的旗幟。
悲傷莫過于活生生的離別,
快樂莫過于新結了好相識。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帶,
我忽然前來又忽然遠離。
日暮時在天帝的郊野住宿,
你等待誰久久停留在云際?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頭,
到日出之處把頭發晾干。
遠望美人啊仍然沒有來到,
我迎風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車蓋翠鳥羽飾旌旗,
你升上九天撫持彗星。
一手直握長劍一手橫抱兒童,
只有你最適合為人作主持正!
①秋蘭:古所謂蘭草,葉莖皆香。秋天開淡紫色小花.香氣更濃。古人以為生子之祥。麋蕪:即“蘼蕪”,細葉芎藭,葉似芹,叢生,七、八月開白花。根莖可入藥,治婦人無子。以下六句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迎神所唱。
②華:原作“枝”,《楚辭考異》引一本作“華”。王逸《楚辭章句》釋此句為“吐葉垂華”,則本作“華”,今據改。
③襲:指香氣撲人。予:我,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自謂。
④夫:發語詞,兼有遠指作用。
⑤蓀:溪蓀,石菖蒲,一種香草。古人用以指君王等尊貴者。詩中指少司命。何以:因何。
⑥青青:借為“菁菁”,茂盛貌。以下三節為少司命所唱。
⑦美人:指祈神求子的婦女。
⑧忽:很快地。余:我,少司命自謂。目成:用目光傳情,達成默契。
⑨儵(shu1舒):同“倏”,迅疾的樣子。逝:離去。
⑩君:少司命指稱大司命。須:等待。因大司命受祭結束后升上云端等待,故少司命這樣問。
⑾此句上原有“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王逸無注。《考異》云:“古本無此二句。”按:“與女”二句與《河伯》中二句重復,當是由《河伯》所竄入,今刪。女(ru3汝):汝。咸池:神話中天池,太陽在此沐浴。以下二節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
⑿晞(xi1西):曬干。陽之阿(e1婀):即陽谷,也作旸谷,神話中日所出處。
⒀美人:此處為大司命稱少司命。大司命在云端,少司命尚在人間受祭,所以大司命這樣說。
⒁怳(huang3恍):神思恍傯惆悵的樣子。浩歌:放歌,高歌。孔蓋:孔雀毛作的車蓋。
⒂旍(jing1精):同“旌”,翠旍,翠鳥羽毛裝飾的旌旗。
⒃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此處指天之高處。撫:持。
⒄竦(song3聳):肅立,此處指筆直地拿著。擁:抱著。幼艾:兒童,即《札記·月令》所說“養幼少”的“幼少”。
⒅正: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