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好詩詞之送別詩經典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別,從古到今都是一個不曾斷絕的話題。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送別的古代詩詞,希望大家喜歡。
《送孟浩然之廣陵 》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山中送別 》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中華好詩詞
【譯文】
早晨的細雨打濕了渭城的沙塵,
青磚綠瓦的旅店和周圍的柳樹都顯得格外青翠欲滴與明朗。
請您再喝一杯離別的酒吧,
只是因為向西走出了陽關,就再也不會碰到知己了。
【注釋】: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朝雨:早晨下的雨。
3、使:到某地出使。
4、安西:指唐代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附近。
送元二使安西 5、渭城:故址秦時咸陽城,漢代改稱渭城(《漢書·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時屬京兆府咸陽縣轄區,陜西咸陽縣東,現今西安市西北
6、浥:(yì):濕潤,沾濕。
7、客舍:旅店,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
8、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顏色。
9、君:指元二。
10、更:再。
11、陽關:漢朝設置的邊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代跟玉門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元和郡縣志》云,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中國古代地名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稱“陽”。)。
12、故人:老朋友,舊友。
13、更盡:再喝完。
14、朝(zhāo):早晨、清晨。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給董庭蘭送行時的贈言。首句展現了西北黃土高原上風卷塵沙入云端的獨特地域風光。“白日曛”三字給遼闊的黃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第二句“北風吹雁雪紛紛”,寫出了送別的時令和氣候。作者寫天氣驟變,也象征董大處境的惡劣。朔風勁吹,大雪紛飛,本來已經夠凄涼的了,耳邊又傳來鴻雁的陣陣悲鳴,則更令遠行人大有孤雁離群之孤寂無依感。雁總是群飛的,它使整個畫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別的感情氛圍中,令人在鴻雁的悲鳴聲中聯想到友誼。“莫愁前路無知己”是安慰董大在前進的道路上處處都會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誰人不識君”既是對第三句的補充,又是對董庭蘭蓋世美六譽的贊揚,也是對友人光明前途的預言。
《草 》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贈衛八處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久別重逢呈佟翁》
聞聲敬察認佟翁, 闊別卅年常憶中。
有幸席中相敘舊 ,北侖河水永淙淙。
《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