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上高峰,下一句
“六盤山上高峰”出自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那你知道“六盤山上高峰”的下一句是什么嗎?下面就由小編告訴你吧!
“六盤山上高峰”的下一句是什么:
紅旗漫卷西風
“六盤山上高峰”的全詩是:
天高云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
“六盤山上高峰”的全詩譯文:
長空高闊白云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
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
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六盤山上高峰”全詩賞析:
毛澤東率領工農紅軍登上六盤山主峰,面對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氣,再凝望陣陣南飛的大雁,一抒胸中情懷,以閑遠歡欣之氣眺望又要開始的新的征戰。
上半闋一開始,詩人從眺望遠景起筆,西部秋景開闊,長空高朗,抹抹閑云輕漾,北雁在陣陣南飛,仿佛帶走了詩人對過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爭的回憶及眷戀,接著又起豪氣,“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從爽朗、舒暢的秋心轉入英邁的青春吟誦,二萬五千里長征已在腳下,長征的目的地已經到達,浩瀚的業績就要進入一馬平川的時期。
下半闋,詩人將目光收到近處,高山之巔,紅旗獵獵,紅軍將士在秋天的山峰間盤旋向前。接著吐出胸臆,化用宋代劉克莊《賀新郎》中三行:“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而這里的“蒼龍”出自唐代顏師古的評注中引用漢代服虔的話:“倉龍,太歲也。”倉龍同“蒼龍”,“太歲”是古人所說的兇神惡煞,這里引伸為日本帝國主義就是“蒼龍”。雖然最后兩句用的是設問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陳述式的肯定句,即總有一天,紅軍戰士將消滅國民黨反動勢力,奪得最后的勝利。
這首詞寫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轉自然。上、下半闋均是一、二句寫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織,渾然一體。整詩洋溢著革命勝利的豪情,應用高亢雄壯的語氣。為毛澤東在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詞。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抒發了“長纓在手”定當“縛住蒼龍”的革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