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全詞一字一淚,風(fēng)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李清照【宋代】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尋尋覓覓》注釋:
[1]多用疊字,亦暗含本意。今錄本的文字句讀,從張惠言《詞選》。
[2]用許多疊字,前人多贊美之,宋人已然,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十二,稱為“公孫大娘舞劍手”,“創(chuàng)意出奇”;后來亦有評為并非高調(diào)者,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評價太高,或不必恰當(dāng)。但這疊字,看來像白話,實“鍛煉出來,非偶然拈得”,說見周濟(jì)《宋四家詞選·序論》。
[3]“將息”,猶現(xiàn)在說“將養(yǎng)”“休養(yǎng)”。
[4]“曉來”,各本多作“晚來”,殆因下文“黃昏”云云。其實詞寫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來風(fēng)急”,則反而重復(fù)。上文“三杯兩盞淡酒”是早酒,即前錄《念奴嬌》詞所謂“扶頭酒醒”;下文“雁過也”,即彼詞“征鴻過盡”。今從《草堂詩余別集》、《詞綜》、張氏《詞選》等各本,作“曉來”。
[5]雁未必相識,卻云“舊時相識”者,寄懷鄉(xiāng)之意。趙嘏《寒塘》:“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詞意近之。
[6]“憔悴損”關(guān)合人和菊花,即《醉花陰》詞“人比黃花瘦”意。
[7]在“獨自”下分逗,意較好,從張氏《詞選》。倒裝句法,猶言獨自守著窗兒。
[8]“黑”字韻,《貴耳集》卷上稱為“不許第二人押”,雖屬過當(dāng),卻是下得險而深穩(wěn),殆即作者自謂“險韻詩成”耶?
[9]“這次第”,猶言這情形,這光景。
《聲聲慢·尋尋覓覓》意思: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fēng)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jīng)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xì)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jié)!
《聲聲慢·尋尋覓覓》寫作背景:
聲聲慢:詞牌名。歷來作者多用平韻格,而李清照《漱玉詞》所用仄韻格(即此詞)最為世所傳誦。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聲聲慢·尋尋覓覓》鑒賞: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dāng)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zhuǎn)為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diào)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fù)吟唱,徘徊低迷,婉轉(zhuǎn)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于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墒呛涫怯捎诠陋氁鸬模嬀婆c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
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云低,冷風(fēng)正勁的時節(jié),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感嘆: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難道也像我一樣,余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蒙之中,驀然覺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只。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無限無法訴說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