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現代詩和散文《純金的心》
席慕蓉的詩歌充溢著憂傷,但細細品讀其散文,卻能領略到一種與她的詩歌大為不同的風味。對逝去之美的懷念,心靈的淺訴低吟,對生命的感慨與贊嘆,對人生的憧憬向往,無不透露著其最真摯的情感。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席慕蓉的散文和現代詩,希望大家喜歡。
《純金的心》
四、
翻開"山里山外"這本書的第一頁,在目次之前,就寫好了八個大字:
"本書人物均系虛構"
我想,初看這八個字的意思,好象作者是希望我們把這一本書當作小說來看,最好是不要深究。
但是,把全書都看完了以后,再回頭來看這八個字的時候,我卻覺得這八個字還有還有沒有說完的話,沒有說完的意思。
那個意思就是說:本書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是其中每一個人所代表的生今卻都是有血有肉,再真實也沒有的。本書中有些情節也許是虛構的,但是在這些情節之后的故事卻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也都沒忘記過的。
書里面每一個人都在,每一個人都有他特有的聲音,特有的形象和特有的舉動。
席慕蓉的散文和現代詩
請先看這一個:
"——我看見那戴著白手套的手。看見黃呢軍服上快刀裁過似的棱折。看見斜陽的光線在他黑色的靴筒上彈跳。看見他好象從錢幣上走下來的側影。……我看見了他的高大,等他轉過身來站在臺口,我又看見他的寬闊。那個站在他身后一角的分校長就是膨脹三倍也趕不上。他是穿上衣服的一塊巖石,而分校長是披上衣服的一棵竹。"
這是總校長。
請再看這一個:
"——不料進來的是個女同學,高個子,臉膛黑里透紅,顴骨油亮,她是誰?好象見她打過女籃的前鋒,名字不知道。"
她就是有勇氣有膽識的顧蘭。
還有死用功的申包胥,愛做大哥的何潮高,美麗的有著一嘴好看的白牙的虞歌,喜歡一路走一路畫的菊秋,從無戲言而又象謫仙一樣的音樂老師,還有憤憤不平的佟克強,這些書中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可能是虛構的。
可是,那些沒有名字的人物充塞在書中的每一個角落,雖然也許只出現一兩次,有時候甚至只用兩三行就交待了他們的一生,我們卻絕不能相信他們也是虛構的了。
讓我們看這一段:
"廟門之外,風正撫弄遍地帶芒的麥穗。風也拂過我洗過烤熱過的毛孔,特別輕柔。在春風是我看見一隊人、一個奇特的隊伍走來,人與人之間連著繩子,四條平行的繩子穿過他們的身體,遠遠看去,這些人好象扶著纜索小心翼翼的通過危橋。他們的目標也是這座樓。等到距離近了,才知道這些瘦弱、疲憊的人,被人家用長長的繩子結成一串,組成一條多肢的爬蟲。"
這些人是沒名沒姓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的人物,在書中是少年親眼看到的新征的壯丁,瀕臨死亡邊緣的饑渴的"壯丁"。
再看另外兩段:
"出校門,簡直就是鉆隧道了,兩壁貼滿了黑溜溜的眼睛,隱隱的閃著星星點點的光。這么多眼睛看我們西遷!我覺得附近的老百姓全來了,來憐惜我們的漂流,來贊佩著我們的奮斗,來看只有抗戰時期才有的壯麗的一景。我們的眼也烏溜溜,彼此隔著重重黑紗,交換匆匆一瞥,流星一樣在他們眼底消失。"
——在我發怔的時候,多少人從我身旁流過去,領隊的何潮高溜到我眼前來,人沒停,話留下,他催促我:"跟上去,當心掉隊!"
'誰在學校里?'我追上去。
'老百姓點著火把揀東西,揀我們丟下不要的東西。'
我聽了,驚訝、悵惘和滑稽的感覺混合著襲來。我還以為他們舍不得我們呢,原來,是他們聚集在那兒等著揀垃圾。說不定,我們早走、快走,方稱他們的心。
難道真是這個樣子嗎,我不肯相信!"
在這兩段里面出現的老百姓,甚至連面容都沒有看見,只有"兩壁貼滿了黑溜溜的眼睛,隱隱的閃著星星點點的光"。
我們再看一段:
"——門外巷內扶老攜幼許多人,說是要瞧女扮男裝的游擊英雄。有個老太太一直追問老伴;'你看他真是女的嗎?真是女的嗎?'有個女孩上來拉顧蘭的衣角:'你認識不認識雙搶黃八妹?'顧蘭受也不是,辭也不是,笑得尷尬。然后,他們把注意力投給陳光明,看他一步高一步低,看他齜牙咧嘴,看他額角比別人先出汗。有個小伙子從后面擠到前面來問:'你的臉,是鬼子的炮火打的吧,'不等他回答,一把挽住了。'你要到那里去?我推車送你。'說完,去推他的骨碌骨碌的獨輪車。"
在這里,老百掛靠近了,有對話了,有行動了。那個壯健忠厚,推著獨輪車的小伙子離不開母親,不能親自去打鬼子,因此非要讓他以為是被鬼子炮火打傷的陳光明坐在他的獨輪車不可。在這里,作者讓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真實可親的中國人。
所以,在全書每一個段落里,充滿了我們無論如何也都認得出來的真實人物,我們無論如何都能親切感覺到的中國人。不管他們是全身蠟黃,瀕臨死亡的壯丁,是無聲無息打著火把去揀垃圾的民眾,還是圍攏過來表達他們的羨慕與同情的鄉民;我們都認為沒有一個人是虛構的,沒有一個人可能是虛構的。
在八年抗戰,甚至更長久的戰亂時光里,王鼎鈞把每一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同胞都記下來了。這些血淚經歷也許是他身受的,也許是他聽說的,在他心里藏了四十多年,這樣長久的埋藏終于形成了一種力量,讓他不能不寫,不得不寫。于是,在也是摻和著血淚寫出來的字句里,每一個受過苦的靈魂,每一個謙卑忍受過的心靈都順序地走到我們的眼前來,向我們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一場浩劫,和浩劫里他們每個人身受的痛苦和憂傷。
在讀完了這樣的一本書以后,我實在很希望王鼎鈞先生能在書的最后一頁再加上一句話:
"本書人物雖系虛構,他們的遭遇卻是絕對的真實!"
《命運》
海月深深
我窒息于湛藍的鄉愁里
雛菊有一種夢中的白
而塞外
正芳草離離
我原該在山坡上牧羊
我愛的男兒騎著馬來時
會看見我的紅裙飄揚
飄揚 今夜揚起的是
歐洲的霧
我迷失在灰黯的巷弄里
而塞外
芳草正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