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寫山的散文
高中寫山的散文篇一:山
山之久,其與天地共存;山之美,其自然無塵垢;山之靜,其無欲無求。山,吾愛之,敬之,友之。
高中寫山的散文篇二:山
喜歡登山,欣賞沿途的風景,更醉心于登頂后的快樂之中。
及頂那一刻,總會歡欣雀躍。站在山頂俯看大地,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了不起,因為用雙腳一步步丈量,一點點攀登,終于把曾經仰望的高山踏在了腳下。
山無言,只是寬厚地笑著。
征服得再高,也不可能在山頂永遠存在。巔峰過后,還是得一步步往下走。回望,自己還是比山低。征服只是一時的,仰望卻是一輩子。
千年的歷史風霜,湮沒了英雄。曾經在山頂大展豪邁的人,一個個被時間的洪流吞噬,音容笑貌不復存在。唯可能留下一點典故,一絲墨跡,成為豐富山的一道風景。
山,卻依然屹立著,笑看風云變遷。
高中寫山的散文篇三:故鄉的山
翻開故鄉的第一頁,最難忘的就是懷抱著山村,一年又一年地堅守著村莊的大山了。云南地處云貴高原,山地起伏縱橫,斷陷盆地星羅棋布。我們把這些盆地稱為“壩子”,然而人們所居住的村莊部落幾乎都在壩子上,壩子就是由這些山圍繞守護著,每當你抬頭遠望的時候,進入你第一眼的就是這些延綿不斷的山了。
都說昆明四季如春,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特別是真正身處其中的人才會發現其實它一年四季都有著自己的美,特別是大山最能彰顯這一絢麗多姿,所以故鄉的山也如此。
(一)
每當春風吹醒大地的時候,作為大自然的最巍峨的演練場,故鄉的山似乎早已精神抖擻地迎接這一切檢閱。蟄伏了一個冬季,它不是休息,不是放縱,更是它這一整年來的總結與反思,從而達到積淀,下一個階段才剛剛開始。
所以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整座山的風貌與氣息似乎完全是另一種感覺。郁郁蔥蔥的樹木在微風中搖曳著身姿,地上小苗小草盼望著這一季的長大,那些已經離開大樹懷抱的枝葉樹干已經化作春泥來孕育新生。它們不吵不鬧,不爭不搶,仿佛一切的存在都是最有緣分的遇見。
春天到來之際,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去踏春了,或許也是去尋找一份怡然自得的心境。小河敲擊著石頭咚咚響,蝴蝶在一旁飛來飛去,我們順流而上似乎想要尋找著什么。時不時停下腳步,手舀著河水一揚一撒沒了,雙手合起盛起捧在手心,抵達嘴邊:“哇塞,太清涼可口了,簡直就是大自然的云南山泉嘛!”一彎溜地爬下身去直接與它親密接觸,此乃生活中的詩與遠方也!離開的時候還不忘記用拿來的杯子飲滿一杯帶回家里。
這時候的山里已經開始彌漫著花香,各種樹木已經打著花骨朵,努力地吸收著這世間的精華,等待著開放的那一天。記得小的時候,我們會去山上采摘一些花回家來自己插著,每天早晨上學之前都會去看它一眼再出家門,那種等待與盼望似乎可以讓心中的希望撒出陽光,但是也足夠耐心,因為我們知道它一定會盛開,我也一定會成長。現在那種最原生態的插畫現在已經很遙遠了吧,一則已經沒有那么多花來讓你隨便摘了,二則這份天然似乎隨著這個時代的快節奏早已拋到九霄云外。現在的孩子們每天拉著行李箱的書包,周末各種補習班讓他們缺少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與時間,似乎忘了真正給予我們靈感,教會我們生活的是大自然。
行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兩旁的花草樹木如同精靈一般,像你釋放出清新,你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可以感受到大千世界,浩瀚宇宙中自己是很渺小的那一點,“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仿佛此時此刻,你才能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順著這條小路,你越爬越高,回頭望走過的這些路,你笑了。或許這就是人生,不斷地向前,不斷攀登,越過這一座還有下一座,射線的人生沒有終點。
春天的山是希望,是快樂,是一種心跟著感覺走的安然,你會從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做真正的自己。
(二)
夏天的腳步近了,我們搭上了十一路公共汽車去尋找這一季的氣息。
樹上的葉子月來越綠,越來越茂盛。山間的林木枝條你搭著我,我搭著你,努力向上拔節,因為你必須漫過一切,吸收陽光,才能茁壯成長。花兒們競相開放,不在是遮羞閉眼,都在自己最美的時節里綻放,或許這是他們感到最有力度的那一季,他們知道該收的時候就收,該綻放的時候就盡情舒展,其實人生也如此,活在自己年紀里是一件重要的事。
都說秋天是豐收之際。然而故鄉的大山在夏季才是我們這些年輕人最飽口福的。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收季風影響,每年雨中主要集中在7、8月份。這時的雨中總能伴隨著閃電雷鳴,所謂雷雨發莊稼,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接近成熟的前期,我們總是會去山里搞各種野炊。這時候的玉米棒子又嫩又新鮮,土里的土豆差不多已經定型,地埂上會結滿各種瓜果。我們就把這些都摘去,從山里撿來柴火,所謂的就地取材已經被我們利用的完美無瑕,各自分工,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每個人都盡一份力。你三負責撿柴,你倆負責搭棚子,你倆負責采摘,你三負責烤,然后開始一天的美味佳肴,一整天下來,我們的臉上掛滿了各種炭黑彩,大家你笑我我笑你,在歡快的笑聲中各自回家,又是精彩的一天。
昨夜一場大雨過后,第二天天還不亮,我們就三五成群約著上山,手里提著竹籃子,這是我們采蘑菇的必備工具。山上會出土各種蘑菇,青頭菌、奶漿菌、干巴菌、刷把菌……基本我們要保證認識一些常見的蘑菇種類,這些一代代相傳,從小到大,我們也能認識很多。因為有的菌是不能吃的,有的菌是有毒的,這些你都必須知道。采摘蘑菇的時候,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為這也是一項技術活,有些蘑菇長在青苔中,有些蘑菇長在沙子多的地方,有的長在樹叢下面,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覺得這個時候用在這里也是有必要的,幾個小時下來,呼喊中把大伙叫在一個地集中回家,一見各自的收獲,談著今天的心得,等待著下次再來大干一場。在采摘的這些蘑菇中,有的更適合藥材,有的很稀有,有的很普通,這些也是分類的。采摘蘑菇的途中,你會遇到野葡萄,野草莓,紅紅的相思豆,還有滿山滿野的楊梅,摘一個放在嘴了:酸爽!吃完之后那種感覺真是讓你難忘極了。
村里有些人家專門等待這一季,他們開始大量的采蘑菇上街去賣,有時候一天能撿好幾百,這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物質利益。
夏天的大山就是這樣,帶給人們收獲,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它都在給予。
(三)
秋天里,故鄉的山是厚重的,是黃橙盡染的,它用寬闊的胸懷接納著這一切,這時候它更像一幅油畫靜靜地在那里躺著。
這時候,山上的輕松似乎更顯蒼勁,以它挺拔的身姿傲視著這一切,別看著它一年長青,其實它的松針也在掉落,但這并不影響它的堅強,脫下了一層衣服之后,反而在這釋放中它更能有力地生長。于是村莊的人們上山積肥,把這些掉落在地上的松針都抓回家,一部分燃火,更多的是用去鋪墊豬牛的圈,來年的時候這些都可以當糞草去中莊稼。這個時候他們也開始準備冬天的柴火,為度過這一個寒冷的冬天。
從村莊遠遠地看著這些山,特別是一場秋雨過后,總會看到從飄蕩在山間的一層云霧和一股升騰的熱氣,仿佛人間仙境一般。這時候的山腰美極了,七彩祥云難不成舊事這樣來的嗎?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每到秋天,樹枝上的葉子已經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即將離開大樹母親的懷抱,踏著這層林盡染的山間小道,不禁讓人滋生出一種寂寥的感覺。在夕陽的映射下,似乎把這一幅畫彰顯得更加絢麗。行走于大山深處,你會感嘆著時光流逝之快,在這日子層層疊起中,仿佛你會發現自己的這一生之短,從而懂得用另一種心態去看待這時間萬事萬物,懂得珍惜。
(四)
冬天的山似乎是沉默、堅韌的。
這個時候植被垂直分布的特點似乎更明顯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灌叢、草叢、蕨類苔蘚的分布似乎為這一季增添了一份美。它們在風中依舊堅強站立,面對惡劣環境,懂得怎么去生存,這時候生命賦予了另一層含義:漸變枯榮。所以有的植物在這一季漸漸退隱,草木會枯萎。突然想起那句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或許這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另一種新生的起點。大山用它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一季讓他們休眠,讓他們累積,來年的時候,該生長的依舊生長,就像前面說的,這不是他們停止生命或者放棄掙扎,而是在積淀人生。
縱使氣溫驟降,縱使太陽公公已經更多地跑到了地球的那一邊,但是它還是依舊保留自己真原始的那一面。北方的大雁早已飛來了我們這邊過冬,它用僅有的溫度來溫暖并接受這些生命,讓他們在這里有一個溫暖的家來度過這個冬日,即使知道來年有一天它們會離開,前往遠方,但是他們毫不吝嗇。
故鄉一年四季的山就是這樣,縱使覺得再多的筆墨也寫不盡它,寫不完整它在我心中的那股力量。它在四季的輪回中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生存之道,它養育并守護著我們村莊世世代代的兒女。它堅強、奉獻,它沉默、莊重,它絢麗、樸實。我希望及時將來很多年以后,大山還依舊存在,不被我們過度破壞開采,還能繼續守護著我們的子孫。大山守著我們,其實我們更要守護著大山。
“山,一種氣勢,一種精神,一種內涵,一種奉獻,一種脊梁,也是一種自然的演練場”我愛山,更愛故鄉的山,縱使我現在遠在他鄉,但是我卻一輩子也忘不記它曾經給我帶來的童年記憶,這輩子也不會忘記我是大山的兒女。
看了高中寫山的散文還看:
1.關于描寫山的散文
2.描寫山的經典散文隨筆
3.有關山的散文
4.現代關于山的散文作品
5.高中精美散文
6.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