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秋天的散文
感悟秋天的散文篇一:葉落時節
走過滿地落葉的小路,時不時地“咔嚓咔嚓”聲,竟像是生命對世間最后的一點傾訴,訴說曾今的如夢年華。我輕輕撿起一片落葉,托于掌心,卻再也托不住往昔的重量,淡淡的惆悵籠上心頭。當年《紅樓夢》中“一朝春泥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哀嘆恐怕與我之感相同吧!當初的繁華如夢,而今的墜落無聲,是千百次輪回的一部分,卻也是生命的全部。萬事萬物,本無可避免。忽然,掌中的枯葉被一陣秋風吹起,乘風而翔,于風中時而旋轉,時而騰起,好一番絕命之舞,既然回天無力,何不讓生極盡繁華,使死如蝶舞飛揚!快哉!葉的選擇如此,人又當如何呢?
感悟秋天的散文篇二:我喜歡的秋天
我喜歡的秋天是多彩繽紛的。有細雨、有紅葉、有霧里朦朧的幻想。俗語道:一葉知秋。的確當秋天來臨時,果子熟了,樹葉黃了,小草也枯了。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姹紫嫣紅,萬里亮彩!
我個人很喜歡秋天的早晨。如果運氣好,隱身于霧中可以獨自體會這靜謐的早晨。當那白白的霞霜,掛上葉子時,感覺毛絨絨的。那時,柿子好像少女的臉蛋羞紅了臉,大地也換了新裝。當太陽出來后,到處都晶瑩剔透,閃閃發亮,熠熠生輝!當一陣微風拂來,怎一個涼字了得,也爽不是嗎?秋風瑟瑟,簡直是一種享受。當霧慢慢散開,千里繽紛,萬里飄!整個美景盡夠你享用。
提起秋天難免有點蕭瑟的感覺。萬物雖一顯其顏色,卻最終還是要凋零。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只有卸掉了殘裝才會有春天的新生。就像隋唐白居易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榮枯凄凄,猶如古原草也在為他與友人的離別而泣泣落淚。又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對家鄉親人朋友的思念,在這金秋佳節油然而生。多少情生于秋,又多少景讓多少人傷懷!“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 今有誰堪摘!”
但話又說回來,借景生情,但具體還得看一個人的心境。陶淵明就不同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是秋,他卻閑來采菊、賞秋或小酌一杯。望著南山,看著飛鳥黃昏時結伴歸巢,這種恬然自得,超凡脫俗確實是一種境界。
秋天就是這么讓人難以理解,美中有蕭愁。
感悟秋天的散文篇三:落葉知秋
秋天,是思念的季節,也是離別的季節。
樹葉飄零,那是因為大地對落葉的思念,所以落葉“化做春泥更護花,”有如“生于土而卒于土”的感慨,又如“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的感恩,正如落葉所歌:我從哪里來便回到哪里去,大地哺育了我,我便回到它的懷抱去。
曾經,我愿化為一片孤葉,用盡全部的身心去感受它化為灰化為土的素心,于是有一天我的夢想終于要實現了——
秋天來了!
我用我的葉尖輕輕地碰了碰我旁邊的一片葉子說:“秋風起兮,就欲歸去,何故?”
他沉思了片刻說:“大地在等待我們,也需要我們。”
另一片葉子動搖著它蒼老的容顏,沉吟道:“這是生命的規律,也是我們的使命。”
春去矣,秋來矣,歲月在輪回,生命屬于我們的只有一個春秋。我開始在空中輕輕地舞著舞著,心中咀嚼著自然的光、熱、雨,生命的歷程里充滿了幼稚和成熟,膽怯和坦然——大地啊,我的母親,我們回來了。
葉子在枝頭搖曳躊躇,消退了最后一絲青色,掙脫了最后一種依戀,離去了——
這不是墜落,而是升華;不是死亡,而是新生;是靈之舞蹈,魂之歌唱。我們一起在秋風的歡送下走向成熟。
秋天,成熟的果實為什么低下了頭?
蘋果羞紅了臉龐:“秋天是成熟的季節,也是報恩的季節!”
鳳梨用它的純潔告訴我:“大家賦予我甘甜的生命,我就要用整個生命甘甜大家!”
高粱的身子挺得更直了,頭卻垂得更深情:“是我腳下的土地孕育了我!”
落葉在空中輕靈地舞著、舞著、像個精靈一樣,我想把你拖在掌心,而你卻不肯停留。
咀嚼著你舞過的痕跡,我把你——秋之落葉藏在心里。
感悟秋天的散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