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的散文
打工的散文篇一:打工歲月
我背著被褥提著衣服,
我勇敢闖天涯。
那一天,來到陌生城市走進繁華,
住在低矮的工棚,
登上高高的腳手架,
我說著那家鄉話,
我拼命把汗灑。
出門在外不容易,
再苦再累也要咬緊牙,
打工的日子很艱苦,
多大的困難都不怕,
為了心上姑娘哪個她,
為了年邁的爸和媽,
為了今天生命有尊嚴,
為了明天生活有變化,
再苦再累我也要承受!
任憑風吹和雨打。
我背著家鄉父老囑咐的話,
我勇敢闖天涯,
說著那家鄉話,
我拼命把汗灑,
出門在外不容易,
再苦再累也要咬緊牙。
打工的日子很艱苦,
多大的困難都不怕,
為了心上姑娘哪個她,
為了年邁的爸和媽,
為了今天生命有尊嚴,
為了明天生活有變化。
我背著家鄉父老囑咐的話,
我勇敢闖天涯,
說著那家鄉話,
我拼命把汗灑。
打工的散文篇二:打工者,你的辛酸幾人懂
歷史的車輪碾軋過滄桑,時代在沉淪與變遷中向前發展。這個社會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生于斯長于斯,多少人渴望命運之神對己的眷顧:衣食無憂,生活美好,前途一片光明。無數人夢想靠雙手創造出最美的一切!打工者,這只龐大的隊伍,誕生了,行走在生命旅途中。
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帶著夢想來到舊北京,那個世道絕不是靠流汗打拼就可以掙來生活的必須。今天,打工者靠汗水和拼搏為自己創造幸福生活是可以實現的。然而,當我們看見打工者臉上的微笑時,你是否關注過微笑背后的淚水、無助、痛苦、掙扎?這些辛酸,又有幾人能懂!
夢想,遠離家鄉,目的是為了老人和妻兒。也有太多打工者是夫妻雙雙在外,老人孩子在家。夫妻想孩子,孩子想父母,很多打工者常年在外不回家,孩子與其之間的關系變得很生疏,以至于偶爾回來,一切似乎看不到很多的親情,陌生感很多。而這樣的孩子,如果自控力不好,在學校常常會出現很多問題。因為沒有家長的教導,沒有家長和老師的雙重配合,再加上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隨意性很強等特點,孩子會變得很難管理。正處于身心發展期的孩子,離開父母的愛,成長路上陽光少了……可是,沒有辦法!這就是生活的無奈,這就是打工者的辛酸!為了生活,為了孩子家庭,否則,有誰愿意如此去做呢!值得深思的是:為了孩子而奔波,但是孩子往往與之背道而馳,卻因為父母的奔波在外而出現問題!有一位打工者母親,幾乎每一個晚上都難以入眠,對孩子的思念入骨。但是,孩子的生活費用又需要她拿!她說:身體的累,緩一緩就好了,但是這種精神的折磨卻是越累積越多……這份辛酸感,幾人能懂?帶著這份辛酸,仍然要投身到工作中……
昨日看了一個報道,“白云區水泥工父母開工,年幼子女被鐵鏈鎖工地”,兩個三四歲的孩子就這么被鎖在工地上,父母在緊張忙碌的干活。這對打工夫妻,帶著孩子外出打工,但是交不起幼兒園的費用,帶著孩子在工地,又怕出危險,所以就只有鎖住……兩個天真的孩子,兩雙不諳世事的眼睛卻過早的鎖住了悲涼……也有的孩子隨父母打工,學校換了一個又一個。缺少父母的輔導、作業的檢查、甚至于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打工者和孩子,就那么忍受著這份辛酸,倔強的、頑強的對抗著命運……
孤獨,是打工者的又一辛酸。人生地不熟,身在他鄉為客。忙碌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有些男人靠打牌和喝酒來消遣時光,有的調侃著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題,也有的玩手機。華燈初上,夜景似乎與他們無關;燈紅酒綠,浪漫時尚也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想好好的睡一覺,他們只想明天能否找到活,或者,明天要幾點起床才能趕緊完成今天未完的活……有些打工者,是全家一起來的,相對而言好一些,有自己的租住房子,有親人勞累后的歡聲笑語,這一切,似乎彌補了空虛孤獨。但是,“獨在異鄉為異客”
在網上看到打工者的居住之地,真的,我很辛酸。那種簡單的工棚似的住房,在我的身邊也親眼看見過。眾多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也曾有女人來看丈夫,就那么和丈夫擠在這簡陋的工棚中,屋內,還有其他的男人。在這里,沒有舒適的床鋪,沒有獨立的私人空間,沒有規規矩矩擺放的物品。那種在出租屋內的,也是如此,小小的房子,僅供容身。吃飯,蹲著,站著,坐著……匆忙的咽下,然后帶著爽朗的笑聲、開著幾句不著邊際的玩笑,各做各的。“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打工者知道,他們是為了家庭和命運在拼搏和奮斗,而不是出來享受!拼搏,是為了最終的安享。于是,任何的環境之差、任何的生活艱難,任何的辛酸,他們,選擇了咽下。
在打工者的心中最難面對的是思念。無論男人女人,情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一個打工著說:“我看見街上男人女人散步,自然想到和我的老婆在一起;夜深人靜,我也會想到和老婆相擁在一起的纏綿……是的,人都有七情六欲,這很正常!看過一個報道,真的很傷感痛心:一個打工男人,一年多了沒有回家,他很想妻子,本來要回去,而這時候又來活了。他想再多掙些錢吧,就打消了回家的念頭。節日里,思親讓他喝多了酒,在同鄉的帶領下,去了不該去的地方……酒醒后,他自責的要命。于是帶著思念和內疚撥通了妻子的電話,說了很多甜言蜜語……妻子覺得好像回到了戀愛的時候,自己的老公怎么這么溫柔了。但她不知道男人在電話這端流淚了,然而,厄運沒有結束。不久男人發現自己得病了,他無人傾訴、無錢醫治、無法回家!工作也丟了。一次“出軌”帶來了萬念俱灰,他絕望的吞下了安眠藥,把父母妻兒拋下!我想: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他自作自受,誰叫他自己不檢點呢?然而,透過現象看問題的本質:打工者是正常的人,正常人為了打拼為了生活卻在過著“不正常”的日子。自然,心里會積郁,會在特殊情境的刺激下失去控制。
打工者的辛酸,被騙,拖欠工資,找工作無路可找,工作時受傷無人問津,此外,還有無奈下的淪落……一樁樁,一幕幕,我想說,打工者帶著夢想來到了城里,光怪陸離的社會能否給他們一席之地?文明發達的城市,能否給他們一份安慰?城市建設需要打工者、離不開打工者!那么,請善待打工者!
曾經在好友空間看見一副畫面:一個裸體的女人和一些男人在一起拉纖??匆娺@個畫面,我想,面對女人裸露的身體,如果,誰還能報以嘲笑和鄙夷,甚至于帶著猥瑣的眼光來看待,那么,靈魂真的是蒼白了、空了、死了!即便你眼睛里沒有淚水,那么,請多些尊重理解、同情辛酸的柔和目光吧,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和善良!這個女人和男人一樣在苦難的命運下掙扎,我看到的是生活的無奈、悲苦、辛酸,還有,對生活的堅持、對生命的愛!活著,努力的活著……
打工者最大的辛酸,莫過于得不到尊重。很多時候,打工者想伸出關愛的手,但是,因城里人的眼光無奈的縮回手;很多時候,打工者想主動上前交流,但是因城里人的不屑而尷尬的后退!城里人鄙視的目光,讓打工者流淚。不就是打工者嗎?為什么,就不能得到一眸關注的暖意呢;城里人的指指點點,讓打工者無地自容。不就是打工者嗎?為什么,粘滿涂料白灰的衣衫就讓你避而不及呢;為城里人家干活,主人會呵斥冷漠充滿懷疑。為什么,不就是打工者嗎?就得不到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友善和關愛嗎?!
骯臟嗎?不,勞動者不骯臟!卑微嗎?不,勞動者最高尚!自古,尊卑的觀念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件衣服的好壞、一輛車的名字、手腕上一塊表的價值,似乎都是衡量一個人尊卑的砝碼。人們思想的天平啊,什么時候,才能有一個公正的托盤,一面放上尊重的砝碼,一面放上關愛的心,如若平衡,那該多好!也許是我的幻想,在這個時代,似乎確實是幻想,但是我,真的愿意做這樣的幻想。打工者,只是一個身份,心,比任何人都善良都堅強!無數的救人報道、無數的拾金不昧的報道……一撇一捺,同為人,尊重,是行走于人生的名片!那些自恃清高、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人,請你,重新揣好你的這張名片,不要再丟失!
很多打工者,在城市得到了第一桶金后,回到家鄉,自己搞起了養殖或者是其他的副業,做的越來愈好;很多打工者,生活改變了,笑容燦爛了,衣食無憂了,對人生充滿了更美的期待!
欣喜的是,如今,打工者來到城里有專門的正規的勞務市場,合同的簽訂,身心的保障,為打工者的前途點亮了明燈。政府部門也加大力度管理,對打工者這支龐大的隊伍給與了最大的支持關注。打工者也有著好的集體宿舍,還有著自己可依靠的法律保護。但不可否認,不盡人意的事情還存在。但是相信打工者的明天會更美好!打工者的隊伍里,成立了打工協會、打工俱樂部,也出現了很多的打工詩人、打工作家。打工者,以自身的魅力,感染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更鼓勵著自己,向著美好的未來,前行!
打工者,親愛的朋友!你的雙手涂滿了勤勞的色彩,你的人生就是一副美麗的畫卷;你的頭腦跳動著智慧的浪花,你的人生就是一條奔流的江河;你的內心充盈著善良的種子,你的人生就會綻放幸福的花朵!辛酸,是無奈,是歷練!走過了,就會沐浴幸福的陽光!你滄桑的臉上,皺紋間開出絲菊花,那是你淳樸的笑;你勞累的眼睛,血絲中透著希望的光,那是你內心的美!
以你為榮,打工者;為你驕傲,打工者!你們是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你們是社會一群真善美的傳播者,你們是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勞動者!
我祝福你,打工者,愿你的明天更美好!我祝福你,親愛的朋友,愿你的人生更輝煌!
打工的散文篇三:打工的辛酸
對于一個低學歷的打工者的來說,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工作,在工廠里當普工等雜七雜八的工作。好的工作、腦力工作等那些工作,是要碰到貴人才可以,否則永遠是被學歷、經驗這一關卡死,讓你門都進不去。工廠的生活是枯躁的生活,一天十一個小時工作時間,加上一天洗刷、上下班走路的時間和午休時間,一天將近在十四個小時耗費在這工廠里。而且普工的工作是單一,一天到晚重復相同的工作,日日月月年年相似。稍微有點野心的青年,是不甘心這樣平淡的工作,可又能怎么的,現實永遠是殘酷的,讓人不得不低頭。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帶來精神困境,由于對未來的模糊性,工作缺少的激情,工作時刻不穩定,時時都有可能被開除,忍受著巨大的精神煎熬工作。
社會虛情假義泛濫,讓人時時都要保護好自己,怕一不小心被人傷得遍體鱗傷。在這個時代里,特別是情感,想尋找一個真正可以依靠的港灣是不容易。在人擠人的都市里,遠離家人,有時在一個都市里,會沒有一個朋友,這時才真正發現自己是孤獨的,不知自己到底要怎么發展。年齡的增大的,家里時時追著結婚,這給精神上帶來更大的壓力。這個時代打工者,只能用抑郁的打工者來形容,壓抑著對這社會的不滿,對未來的模糊性。
打工二字是辛酸的,刷卡機成為一個人是否上班的唯一憑證,也成為算工資的依據。打工者在工廠里永遠是被人遺忘,在廠里,只能按規定規距行事,否則被保安抓到的,那只能受罰的命的。在那微薄的薪水又要少的一張紅紅的。
打工二字實在太辛酸,同時也要忍受著城市帶來的歧視,走在大馬路,隨時都有巡羅隊員查找暫住證,如果被查到沒有,那又要罰款。一群弱小的打工者只能默默忍受著各種辛酸,生活還是要繼續。
打工的散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