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孤單的散文3篇
表示孤單的散文篇一:一個人的孤單
黑夜,無盡的黑夜,一個人面對,一個人孤單……
表示孤單的散文篇二:人生總是無奈,生活總是無情
人生總是無奈,生活總是無情,不知何時開始,開始放肆,也許是時間久了,便習慣了,習慣了一個人,習慣了安靜,習慣了淡然。也許是沒人能懂,亦或是不愿意放開。只是自己一個人靜靜的想,漫無遍際的人生。
生活變得開始無所適從,莫名的心酸,無言的失落,總是在孤單和不孤單的時候,追的我無處可躲。常常一個人,沒有焦距的目光望著慢慢跳出的屏保發呆。看不清是什么,也想不清是什么,只是空洞,可怕的潮水般的空洞。
總是希冀著能夠歡心的對待著朋友,結果卻是無常的厭惡讓他們遠離,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卻正是我現在所得到的結果。
慢慢的開始整天整天的在線,并不隱身,也許是想著會有人主動打打招呼,然后一遍一遍的展開和關閉。世界如此,好像我拒絕了別人,是因為我等著別人來拒絕我,那些我愛的和愛我的都未曾遠離,但是卻又漸漸淡掉,不遺痕跡。我懶得也沒精力再去打理任何的情感,所以選擇遠離。
我會喜歡一個人走路,因為那樣我不用顧及身邊同伴的話語,只是自己一個人想著,走著,然后慶幸自己還能妄想著任何不可能的事和幻想著美好的未來。這應該是一種幸福。
時不時的也會收到遠方或比鄰的朋友們的問候和祝福,然后自己說上一句“我很好,也希望你幸福”完結掉牽掛。過去的終歸過去,未來的終歸未來,不能后退,也不能跳進。就這樣周周正正的,接近終點,輕吻死亡。這便是我們所難以逃掉的宿
橫眉冷眼的窺探這個世界,然后放肆大笑的正視這個人生,不是因為幸福,因為感情的過激都不會是幸福所應有的,不論大笑或大哭。僅僅是因為這個世界的需要,所以我們看會了虛偽,然后滋長了虛偽。從來都不曾發覺我竟是如此的善學。
生活的路再多,也無外乎兩條,一條正路,一條斜路,選擇一條,勢必要丟掉另一條,也要遺忘掉另一條。
偶然抬頭,看到的只是一輪孤慘慘,昏暗暗的月,它好像總是未曾走遠,永遠在那里,然后,突然間了解到了她的孤獨和無助。
從那開始,我們慢慢的變得會去思考,會去選擇,會去體諒,會去生活,當時的是自己沒抓住,而后的是自己沒堅持,后來的是自己不后悔,然后,就可以很輕的回憶,然后塵封。
也許生活成為了一場盛大的游戲,沒有主角,沒有隊友,沒有提示,有的只是一個一個潛在的規則,犯規必罰,不犯不賞。好像不是怎么公平,但你無力更改。
慢慢的才發現,我愛的慢慢離去,我不愛的慢慢遠離,愛我的悄悄逝去,不愛我的悄悄流走,然后,我,轉身,離開。
表示孤單的散文篇三:孤 單
風清月明,夜深人靜,如果是滿腹才華的,此時此境正好思考人生,正好回味古今的人和事,那個人應該去學習,那個人應該舍去。那一篇文章是千古佳作,那一篇文章是壇花一現。一個人的時候,能理清人生條理,能悟出人生的道理,對自悟的道理可以翻覆的琢磨,是對還是不對,是正確還是錯誤。一個人的時候,好處是說不完的,他就象藍天上的鳥任你飛翔,大海中的魚任你遨游,那是無憂無慮無有羈絆的。
但人并非個個都有水平,個個都有才華,這個世界就容納不下了,個個都有才華,那恐怕就是群雄爭斗的世界, 也不可能個個都有才華,真正都有才華時,你也就無所謂有才華和沒有才華。紅薯都一樣大了,就無所挑揀了。
千篇一律的事情是不可能存在的,就象人如果都長的一樣,愛情悲歡離合就無法存在了,由于面貌的千差萬別,心情各異,愛好不同,才體現出了愛情的真切,情感的綿長。千古的主題,才永遠不會重復,愛才有千變萬化的情節。
一個人的日子,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沒有什么束縛,可以說是自在的,出入自由任其自然,一個人的時候,最好是作學問,引經據典,看大部頭的書,寫大部頭的文章,思考大的問題,不要說世界大無邊,書籍浩如煙海看不完,當你仔細的認真思考一個時,才發現世界不就一個小小球球,和宇宙相比,簡直不以一粒塵埃而已,你說世界的書太好了,獨自思考一下,可看的書有幾本呢?說世界不可窮盡,你不想窮盡他,當然窮盡不了,你要窮盡他,也不過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罷了,有什么難的。
這個世界上神秘的事太多了,如果你不去認真思考,神秘永遠是神秘的,不可以求的東西,不去介入,永遠是不可求。資治通鑒中有很多處記載了龍的出現的歷史,歷史的東西是真實,它記載在正史之中,由于現代人沒有見過龍,就說那是假的,那么這個世界上沒有見過的東西多了,能說都是假的嗎?難道你的見識超過了司馬光嗎?如果說司馬光說的是假話,那么整個資治通鑒不也都是假的嗎?你可能說歷史應該取舍,那是你自己的取舍,不是大家的取舍,難道你什么都知道,假若說龍是不存在的,因為你沒有見過,那么司馬光你也沒有見過,能否認他的存在嗎?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能反思很多東西,也能悟出很多道理,看起來很孤獨,孤獨中能鉆研出學問來,能辨別出歷史來。不要怕孤獨,孤獨不就是一個人正升華感情的時候嗎?作學問就是要守在寧靜處,順著歷史的足跡去探索,順著古人的指點去認識事物,說有些人能知到過去,能預測未來,就是因為他能獨立的思考問題,思考問題,必須在孤獨的環境中。煩燥的環境可以鍛煉意志,但是無法慎慎的思考。思考的過程,也是消化的過程,也是處在孤獨的情況下。
孤獨也就是單身一個人的時候,這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境地,沒有學問的人,是不會利用好這種寧靜的,孤單的時候,善于學習思考的人,能抓緊時間,不會浪費光陰的。在我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大學生過去是不準談戀愛的,不談戀愛,就是為了讓其好好學習,思考問題,把老師教的的和書本上的東西消化掉,成熟的人還未接近成熟時,就是要你在孤單中懂得更多的知識,假若你去談戀愛,自以為聰明,很懂得人生,其實是你錯了,談戀愛也是需要占取時間的,也是需要思考,看起來談戀是天然本性,當你過多的介入天然的本性,也是對人生的思考踐踏,不可能把什么都健全的。耐不得孤單,就失去學問,你享受了風流,就失去更多的人生思考。
你想成為圣人,有不去向孔子那樣學習,你想成為老子,卻看不淡名利的東西,你想成為佛,卻看不破紅塵,那是什么都得不到的,孤單看起來冰涼,可那是一種學問,孤單不是誰都能進入這種境界的。
表示孤單的散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