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散文名篇作品
秋天的散文名篇作品篇1:秋天,安好
一個人行走在陌上,晚風吹來,已有些涼意,畢競是秋來了,無論你適不適應,身邊的一切,都已改變了心情,換了景。也許人就要學會接受吧,你不能改變的,就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情,忘記該忘記的,妥貼該收藏的,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許久了,心中無字,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心趨于平和了,對愛情的浪漫沒有那么多的期待了,對友情的來去也淡然了,對生活的起起落落也學會承受了。光陰,終是成就了我的波瀾不驚,也許是這一路上走得太忙碌,匆忙中,都來不及觸摸光陰的脈落,于是,就期待著這個秋天,腳步能慢下來,好好的看看風景。
秋的晨,真的有些薄涼了,打開窗,便有清風吹進,伸出雙手,便繞指清涼。因為這份清涼,有些張揚的氣勢,早已沒有棱角,清風卷珠簾,拂墻花影間,都是長情。其實生活,繁花似錦雖好,但終究是要沉靜下來,歸于平淡,光陰這本書的章節中,春風十里,草木素秋,亦都是生動,想起豐子愷的那句,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念過往,不懼將來,如此,于薄涼的世界深情的活著,藏一份冷暖,多一份喜歡,便是懂得。
水流月影,一窗安閑,秋于我是靜寂的美,雖然眉眼間有歲月的刻痕,更多的是世事洞明后的成熟,沒有了姹紫嫣紅,也少了綠葉蔥蘢,但依然是美的,如一位優雅的少婦,眉眼間少了清純,多了豐盈。美的不張不揚,恰到好處,秋雨隨落葉用心刻畫著秋的風骨,讓世間所有的喧囂遠離,輕易便可觸摸到寂靜,讓秋水長天,有云淡風輕的情懷,也有詩意和遠方。
秋風吹過枝頭,把滄桑的枝葉寫滿了秋的詩行,如果把四季比做人生,我想秋便是中年。人到中年,心以變淡,從前的時光是鮮衣怒馬,從前做事可以是天馬行空,而今,終是淡泊了,懂得了沉淀和收斂,心淡如菊。繁華背后也許會有落寂,更多的是經歷過后的沉淀與厚重。
秋天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猶如秋包容的胸懷。其實秋天不只是凋零,也有盛開。秋天開的花,也是隨處可見的,她們沒有了夏花的熱烈和濃郁,卻透著一種質樸,散發著淡淡的香,如靈魂清香。開的那樣的自然,不媚俗,沒有任何雕琢,開在山谷里,或開在路邊,是那樣的不起眼,在陽光下盡情的伸展著腰肢,無言的詮釋著大自然的物語,給人以力量,默默的盛開,卻透著對平凡的感激,和對生命的敬畏。總是覺得,有花,就有美好,活著,且做好自己,就是圓滿。
時光的匆忙,擱淺了蔥郁和綻放,當樹葉愛上秋風的那一刻,就注定會凋零。但它是無悔的,因為曾經的繁盛,有那么多美好的記憶,永存在心間,因而它義無反顧。
世間有多少愛情的故事,注定會飛蛾撲火,卻寫下了長相思的結局,又會有多少守望,是隔著一個秋天的距離?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是誰用多情的筆,將秋天月圓的相思寫滿,讓那些纏綿悱惻,就那樣跌落在古人的文字里,渲染著秋的一懷情思。
秋天的散文名篇作品篇2:秋天
我喜歡碩果累累,風景如畫的秋天。
天空中,晴空萬里。白云在藍天天上悠閑地飄著,一會兒變成了兔子,一會兒變成了獅子,一會兒變成小熊,真是變化無窮,讓人喜歡。大雁排著整齊地隊伍,一會兒是一字形,一會兒是人字形,它們好像在說:”我要飛向南方了”。
田野里,人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就像在金黃的海洋里游泳。笑彎了腰的稻谷就像金色的波浪,推著人們前進的步伐。一朵朵棉松在太陽的幫助下,破殼而出。雪白雪白地棉花就像一個個調皮的云娃娃,掛在枝頭不肯下來。高粱拼命地鼓著腮幫子,漲得臉都紅了,可是就不肯喘氣,沒多久,整個高粱地里一片血紅……一眼望去,田野里一派豐收的景象。
公園里,桂花香了,花團緊簇,芳香撲鼻.一陣風吹來,桂花像散傘兵一樣落下來,可是樹上還是一陣陣迷人的芳香。人們的腳步,因為這撲鼻的香味而停了下來。各種各樣的菊花盛開了,形態萬千,婀娜多姿,裝點著秋天。被秋為”爺爺樹的老壽星――銀杏樹換了新衣裳,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它拿著它的小扇子,拼命地扇哪扇哪,把夏天的炎熱扇得一干二凈。
秋天真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我愛這如畫的秋天。
秋天的散文名篇作品篇3:魅力秋天
經過長時地高溫烘烤、蒸煮,一股冷空氣攜風帶雨款款而至。用她那清涼暢快的氣場,放開清淳嘹亮的歌喉,頃刻間將頑固地暑熱驅離、消散、剔除;風雨過后,藍天白云下,現出一幅久違的愜意舒爽之美圖,惠澤人們望眼欲穿的守候,真正的秋天終于到了!
秋天來到,她把清爽明晰帶來,還帶來了莊重與成熟。天氣才不再那么悶熱狂躁,漸漸變得低調舒愉。天也似乎變得藍了、高了、亮了,塵土也不再像往日那樣飛揚跋扈,那些夏日殘存于空中的污濁,被鐵面的秋風秋雨一掃而凈,留下一片清澈的天空格外碧透……
季節更替形貌各異,千般習性各有好惡。有人喜歡春天,是因她比較溫順和煦、花紅柳綠,且又明媚艷麗不厭輕浮;也有人喜歡夏天,又因其熱烈奔放、潑辣狂躁多有張揚;還有的喜歡冬天,它凸顯的是蕭條、冷峻、嶙峋瘦削的風骨……
而我卻獨喜歡秋天,這并非因我生在中秋。時常,我覺得對春天缺少點興致,總感到春天雖說比較溫馨和煦,生機盎然,明媚濃郁,但她卻過多地裸露艷麗和華彩、嬌柔與稚嫩,還時常賣弄嫵媚,北一場南一場的風騷舞個不停,天干物燥、變臉多端,讓人既費解又難以揣摩;我有些厭倦夏天,并非因其熱情蓬生,火辣奔放的表現,而是對于那種全力釋放的狂躁“脾氣”,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室外赤日如火能把人烤焦,室內暑熱彌漫,如洗桑拿汗流浹背,空氣像個大蒸籠。不安空調,電風扇好像一時也沒了效果,到處是熱浪滾滾,恰似煙熏火燎,無論是走著、站著、坐著、躺著都頭暈腦脹,覺得渾身不舒服;而冬天,又未免太嚴酷、冷清、單調、寒氣逼人、缺少親和力……
有篇文章中說道:“季節的變化是從一陣風起、一朵花開、一片葉落和一聲蟬鳴開始的,就像最初感受春天到來的,也可能只是一只莽莽撞撞游進春水池塘里的鴨子。”秋天,尤其是處暑后的中秋,“秋老虎”最終遠去,暑氣消散,便是一片清新涼爽,更是對一切生物高溫煅烤后的淬火。秋天,總是被歷代文人墨客說成是肅殺、悲涼,我以為即便秋沒有春的多姿多彩,也沒有夏的蔥郁繁茂,但總要勝過冬天的凋敝枯槁,更何況秋還是成熟與收獲的標志。
秋天的韻味是淡定的。倘若仔細的去聆聽,用心的去感受,你最終會發現,秋天是一個從寧靜中蘊含生機再到積淀繁華的季節,他既不是終結,也不屬悲涼,更不是寂寞,只不過是下一個時光輪回的開始。我之所以偏愛秋,這是因為秋天是從稚嫩、青澀到成熟的季節。正如有人總結的:“就像季節筑起的一道柵欄,將熱烈與冷酷悄然對立,讓收獲之前的歲月日漸冷靜,讓一切的榮辱俱在夏日的時光里得到思考和沉淀。從光禿禿到綠油油,一直向著天空生長,以隱忍和含蓄的品格汲取天地間的靈氣,濃縮自然精華,終于塑就了金燦燦的身軀,放眼望去到處是黃澄澄一片。”
秋天的田野,碩果累累,像是一場展示成熟的盛宴。秋風掠過,那沉甸甸的谷穗謙恭的起伏于田野,發出莎啦莎啦的聲響;一直向著天空生長的玉米,穩健地扎根泥土中,身披綠甲,吐纓抱穗,站立在天地間,顯得神氣十足,因有三伏天烈日的歷練,才威武得如一位將 軍。在不斷與陽光的碰撞摩擦中,它才長成軀體飽滿的金黃,形成了自身的香甜與硬度;沉睡在泥土中的花生、地瓜、山藥等,終于跳出了黑暗,因了漫長的等待與守候,也才有香氣撲鼻、甘甜爽口。還有那一枝一葉都含情的棉花,在經歷了盛夏酷暑與風吹雨打后,終以笑顏迎接烈日晚霞,雖到青春的枝葉凋零生命枯竭,最終仍要綻開朵朵銀花。到此時,樹上的果子皆紛紛也離開“故鄉”投懷送抱;滿地的莊稼離開了泥土,顆粒歸倉……
看過“秋天的散文名篇作品”的人還看:
1.描寫秋天的經典散文名篇
2.秋天經典散文
3.關于描寫秋天的經典散文
4.關于秋天的名家優美散文
5.散文秋天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