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散文
牡丹的散文篇1:牡丹
這是一位名為“風雨飄搖”的朋友在我的一篇隨意而敲的文字后留下的墨香。因而,我對牡丹有了進一層的了解。帝王之花,何等的榮耀!位居百花之首,就牡丹的大氣,華麗來說,是當之無愧的。但卻遭致女皇的妒忌,權威之下,富麗堂皇的牡丹被貶入偏僻的角落里,女皇也許以為從此便沒有任何能與自己相媲美的了,她威儀天下,好不風光!但,牡丹,在那不為人知的荒蕪之地,依然默默地生長著,默默地開出自己的本色之花,默默地散發自己的馨香。終于,有一天,“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重新又擁有了王冠!是金子,放在哪兒都會發光,人心相背,不是靠權威,不是靠身價,更不是靠金錢,而是靠人的本色!一個人,盡管看上去默默無聞,但如果他在眾人的心里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被周圍的人尊敬,被天下的人認可,那么,他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成功者,一個在人間行走的王。
有多少人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嘆自己懷才不遇,抱怨虎落平川,遠大抱負無以施展,但如果他像牡丹一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雖然是一首王安石的詠竹詩,我權且用來贊一下牡丹。那么,不管在哪一個領域里,相信每個人都能成功地完美自己的人生,而不會留下任何的遺憾。
今天,我是一個在別人看來地位卑微的看門人,但我自信自己不比任何一個老板差,而且,也許他們在很多方面并不如我,只是他們被金錢包裝得看上去冠冕堂皇,而我在自己經營的世界里收獲著碩果,也許,我的成績會比他們還要偉大。
是的,我相信!
牡丹的散文篇2:牡丹
蔣大為的一曲《牡丹之歌》熱情、奔放的傾訴了人們對牡丹的喜愛,歌詞的作者形象、藝術地再現了牡丹的容貌和性格。從而使《牡丹之歌》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歌曲
牡丹,不愧被稱為百花之首,在眾多繽紛的春花之中,沒有一種花能向牡丹那樣絢麗、雍容華貴。它幾十片,上百片花瓣組成的花朵碩大,嬌媚。引人駐足,令人贊嘆。它的花色繽紛艷麗,黃的莊重矜持,紅的如火如荼,粉的嬌柔娥娜,紫的白的一塵不染。而花型更是俊秀婆娑,荷花型娉婷嬌美,繡球型花團錦繡,菊花型舒展嫵媚?;使谛透毁F典雅。牡丹花的開放,把春日人們賞花的高潮推倒了頂點。
牡丹作為觀賞植物在南北朝時就有記載,而到唐代栽植、觀賞牡丹就有了更深的發展,許多詩詞就印證了當時的盛況“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大詩人劉禹錫廖廖幾筆,就把牡丹花開時節,人們爭先觀看的情景生動的描繪出來了。
而另一位叫皮日休的詩人,一首詠牡丹詩“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更是證據充分地奠定了牡丹在百花中的地位。詩人對牡丹花的色與香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文化人的褒揚和贊美之下,牡丹花的市場價格日益飆升,以至有了“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棵。”和“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的記錄。
昂貴的市場價格,促使人們更加珍惜起這美麗的花朵。為了觀賞牡丹,寫過《琵琶行》、《長恨歌》的大詩人白居易有過這樣的描述“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惟有兩只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詩人惋惜行將衰敗的牡丹,夜色中擎持著火把,再仔細的看一眼明日就要被風吹落的紅牡丹。由此可見牡丹花的魅力與詩人的癡情。
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使牡丹這種觀賞植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最初的單瓣野生牡丹演化出三百多種具有耐寒、耐熱、耐濕、抗旱的品種。如今的牡丹色彩更加豐富,花型也越來越多,在北京觀賞牡丹的園林就要首推景山公園和北京植物園了。那里栽植的牡丹不僅面積大,而且品種多花色全。每當春日牡丹綻放之時,人們便從四面八方涌來,再現了“花開時節動京城”的景象。
總想用一幅圖片把牡丹那富貴豐滿的容顏,鮮艷壯觀的形態表現出來,可總是沒有把握好機會,于是年年我都會在牡丹園內,在《牡丹之歌》的歌聲中,尋找著,尋找著。
牡丹的散文篇3:牡丹園記
春色撩人,牡丹灼灼,那應風而起的香味,沁人心脾,行動流水般地在人群中來來回回蕩漾、穿梭。
而這暮春初夏,正是陽春四月天,草長鶯飛踏青去的好時節。
你看,那些開在半山腰牡丹園里的花,嫵媚地正向人們招手,那妖嬈的容顏正因賞花者的到來而眉開眼笑。
我瞅著這初夏的驕陽,一股子急切的想沖破塵埃的沖動,去應合,那滿園的波瀾壯闊,及那一朵朵誘人的牡丹花香。
還好,在假日忽然而至時,便約友呼朋,簇擁著用輕盈的步伐丈量著百園的土地,也用那雍容華貴的牡丹洗滌著內心的惆悵。
也許,我們這一群在冬里了宅一季的人,帶著衣袂飄飄而至,芬芳了春色,也被這喜氣洋洋,獨領風騷,風情萬種,獨暄美妍的牡丹給一并芬芳。
抬頭瞭望,眼之所觸,好一大片牡丹灼灼、爭奇斗艷地開放,游人“前赴后繼”,此時真是身臨其境,心曠神怡。
如此落英繽紛、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在綠葉的陪襯下翩翩起舞,恰如一位仙女在人們面前展示著自己優美的舞姿,讓人們盡情地觀賞,盡情地享受。
“清風戀嬌陽,碧綠青天心,閃閃金光蕩,薄云載芳香。”水光瀲滟、晴方甚好,彌漫四周的幽香,莊重而威嚴。
我和伙伴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一處盛大而華麗的牡丹花旁,各路攜老扶幼而來的游人,把一園子的牡丹給圍的水泄不通,我們只好站在他們胳膊肘兒的縫隙里,欣賞珠光寶氣、熠熠生輝的面容。
遠處,一些姍姍而來的游人還在那曲徑通幽處,絡繹不絕,興致勃勃地正向這邊攀登,他們個個雍容雅步,包括韶華而逝的遲暮者。
隔柳相望,又是一股“春風拂面百花香,驕陽似火盡開顏”的濃郁撲入心、撲入面。這真可謂是華馟尊貴,不敢豈及,緊怕驚擾了它,又怕輕浮的俗氣沾濕了它的嬌容。
而這方擁擠不堪的小天地,此刻,就如這季隆重登場的春風,被擁擠的人,給攜著去了一樣,追隨著輕柔的暗香,悠悠地與尊貴的光彩奪目的滿園花香一起癲狂。
“滿園春色關不住,丹韻暗香悠悠來”。映入眼眸的,除了國色天香的牡丹花,遠處,還有一些柳絮,漫天飄飛,它們白色的身影在人們的眼前流連往返,偶爾一回眸,便有那么一朵朵接踵而來,爭風吃醋地往人的眼里直鉆。
揉鄒的淚水,在朦朧、模糊間,便看山已不是山,看花也并非花。
如此境況竟讓人有種“花不醉人人自醉,癡癡嬌態露紅顏”的心醉。
其實啦,熾熱的場合,人,無須放縱,高貴的牡丹便能把你襯托。
它氣壯山河、威嚴凜冽,自是有一種牡丹無言,下自成蹊。
這種美,妙不可言。
看過“牡丹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牡丹的抒情散文欣賞
2.關于牡丹花的散文
3.關于牡丹的散文
4.有關牡丹的經典散文欣賞
5.有關牡丹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