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植物的唯美散文精品
描寫植物的唯美散文精品篇1:一朵玉蘭花
初春乍暖還寒時節,玉蘭花就先其他花而開放了,因此人們也叫她迎春花。自去年我喜歡上了拍花,首先攝入我鏡頭便是玉蘭花了,高高的玉蘭樹上開出大朵大朵的花, 白的純潔高貴,粉的嬌艷動人,款款大方,朵朵絢爛,只是我的攝影技術還不足以表達出玉蘭花的美麗 。
比起她的美麗動人,我更喜歡她那特有的氣質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配,可是玉蘭花無需綠葉的陪襯也依然神采奕奕.優雅大氣,端莊嫵媚。
在我們北方玉蘭花一般三月開花,今年的春天姍姍來遲,玉蘭花自然開的晚了些,當我拍到第一朵玉蘭花的時候已經四月初了。玉蘭花的花期很短,也許美好的東西總是短暫的,好像只有十天左右,突然有一天發現玉蘭花的花瓣在春風里飄飄落下 ,在初春的一刻轉瞬即逝,我不免感嘆:她太高貴了,太吝嗇了,太孤芳自賞了,不愿在人間多停留,讓人們看個夠,也不愿等其他花開放,與她們爭奇斗艷。
五月已經是百花齊放的季節了,我轉移了視線, 但玉蘭花那高潔的身影和醉人的芳香仍然揮之不去,我留戀她,關注她,花落了滿樹嫩綠 的葉子長出來了 。 但是有一天有一棵玉蘭樹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棵樹長在不起眼的一個角落里,樹上竟然還有一朵盛開著的花朵,一朵鑲嵌在綠葉中的玉蘭花。我真不知道這朵花是一直就沒凋謝,還是開的遲,我眼前一亮的同時悠然生出一種神奇感,我甚至想花兒你莫非是與我有緣為我而開 ,除我還有人關注到你目睹過你的芳容嗎,我的確相信這是一種花緣,而且這樣的緣分是可遇不可求的。
有綠葉襯托的玉蘭花有著不一樣的美,翠綠的樹葉襯托著嬌嫩的粉白色的花朵顯得格外鮮活生動、清新淡雅,我小心翼翼的審視著欣賞著,既是一花獨放,孤芳自賞,卻也更加展示出了她獨特的嫵媚和不凡的氣質,這種美被我發現了, 被我留住了,她定格在我的鏡頭里。
第二天我再去看她時,她凋謝了,我想她一定是最后一朵凋謝的玉蘭花。
描寫植物的唯美散文精品篇2:我愛家鄉的葡萄
我的家鄉在新疆、那里一個瓜果飄香的地方。我們那里出產許多水果,有香梨、葡萄、哈密瓜、西瓜等等……
在這么多的水果中我最喜歡吃葡萄。
葡萄有圓的、橢圓的、大的、小的像個大珍珠一樣。顏色很多、有綠、淡綠、黃、紅、紫、黑、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葡萄的味道更是香甜可口、了以后的葡萄、一顆放在嘴里輕輕的一咬滿嘴都是又香又甜的蜜汁、好吃級了。
葡萄還可以晾葡萄干、釀葡萄酒、且可以做葡萄汁、萄干不僅鐵營養豐富、還補血、皮膚保養、葡萄釀出來的葡萄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甘甜可口、最喜歡喝。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葡萄。
描寫植物的唯美散文精品篇3:家鄉的棗樹
在農村的時候有多人曾問過我同一個問題,我最為鐘愛的樹種是哪類,而記得當時的我不知該怎么回答這類的問題,只是木訥或是發愣,瞧著一旁家鄉的老人平實的關于棗樹的嘮嗑:“棗樹么,俺知道咧,很平實,樸素的,像俺們大山里農民的性格”。有時如實在是乏味的很,也就懶得聽他們的啰嗦了,便是披著衣服去窯洞的炕上歇腳的。
他們的嘮嗑或是拉家常中談及的樹種,據我的估摸,銀杏是談及最多的,次之的是楠木,白楊,最差的就恐是這并不受人所關注的棗樹了罷,當然,有人認為它很的受人冷落,我也單認為是它的不幸,不過,有些作家用文章作證,它在我眼里還是算有些知名度的,這算是一種幸運吧,記有作家在《五月的北平》《平凡的世界》《秋夜》的文章中就曾提及到它,雖涉及的少,但描述的總是不錯。而我對于棗樹的關注著實有很多年了,自魯迅先生的《秋夜》(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一文中提及到它后,我便是忘不了的,也不知其它的樹種,偷聽我這番關于“棗樹”言語后,會不會暗自嫉妒它的。
家鄉的樹,是較雜的,楊樹,柳樹,槐樹,海棠樹,蘋果樹,桃樹,梨樹這類。樹木也是挺拔,繁茂,蔥郁的很,莖干壯,葉片大,顏色鮮,皮厚,根深。每到夏季,各種花的香便源源不斷地侵入人的器官,甚至于一些很有好奇心的消化器官也前來湊熱鬧,不時地發炎著口水,有時還禁不住揉揉眼,嘟嘟嘴,但它們也不曾掂量,這大夏天的哪有它們的果,至終,也終是悻悻地走了,只有棗樹還在那兒倔強地駐足,并沒有絲毫的抽芽的意思,我也就由它去的,而那些年老家也流傳著“一天吃三棗,身輕不易老”“棗木門檻,出入平安”這樣的俗語,而事實上棗兒的藥用,食用價值的確在花果樹木中是很高了,在西北的好些村里棗樹可是作為村里的一大活寶,珍品被廣泛的種植,到收秋的時候,村里的哪一戶的院子不是放著幾麻袋準備賣掉或是酒醉的棗兒。
棗樹,尤其的我老家的油棗樹,它在我們那兒,是最受人所喜歡的,算是樹木里的大明星的,村里的老人們總是說:“這棗樹是俺們百姓的根,扎根于高原大地,守護著俺們的土地”。而棗樹本身的清香,也是槐花,梨花,榆樹花,海棠花所不及的,以往,我總是固執的認為,棗樹的花清香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了,清冷,單薄,無味,直至后來,我發現我的想法確乎的錯的,棗花的清新,是一種極富自然氣息的馨香,它的清香不驕不躁,不濃不郁,總是參差錯落,棱角分明,極像一位玉質冰清的仙姝,不落些許的窠臼,令人極其的舒服,暢快。
棗 樹的葉,呈橢圓形,幽綠而碩大,透亮是經脈既是在黃昏下也隱約可見,如果是在晚上,它便會投射些微的月澤,極是瞌睡人的眼球,仿若是從天藍掉下的色素一般,醉人的眼。 即便是在暴雨天它也總是能做到明哲保身,不管是怎樣凌厲的風雨,也無法動它分毫,就是哪怕一些細微的槎椏也不會輕易的下落,更不用說是粗碩的枝條了。
它也總是能在極寒,極旱,極惡的條件下安然的生長,不必總是需要人們的特意關照,它只是盡力是蓬勃著,蕃彧著,不帶絲毫的不滿或是不情愿,這就是它在這苦旱的朔北得以存在的理由,沒有過多的要求,一心只是想扎根,不管是怎樣的風寒,它也總是能避過,至于一般的感冒,它從不在乎,也不需什么感康,或的康泰克之類的藥物,總是挺挺就能過去了的,改日,又是笑迎百難與沉疴,它就是那么的無所懼畏。
我大是去年金秋的九月前去棗樹園拜訪我所親手植的那株棗樹的,此時,它已經成熟了,甚至有點發胖,枝葉也比以往長密了許多,倒令我有點不敢與它相認,記得我當時種植它是時候只有將近一米,個頭矮,干柔弱,身板還不是太好,我單以為恐要白浪費我的一周的勞力,這對于我來說就有點極不合算了,可今,我算是誤解了它,它很壯碩,蒼翠,也很活潑,有時不經意間也曾向我招過手,這已然足夠。
看過“描寫植物的唯美散文精品”的人還看:
1.非常好的散文
2.描寫植物的優秀散文閱讀
3.有關植物的現代散文作品
4.關于描寫植物的散文
5.關于荷花的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