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寫父親的散文 名家寫父親的文章
父親是嚴肅的人,大概只有沒有了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的重要。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名家寫父親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歡。
名家寫父親的散文篇1:父親
寫過很多次父親,每次都是寫一半的時候戛然而止寫不下去;關于童年時的印象實在是模糊,等長大成人時卻又是天南地北各據一方。包括父親的工作、生活以及身體狀況都是模模糊糊大概的知道。1995年父親去了海南,1996年回家與母親鬧翻而離婚離婚,于是家不成家;1999父親再次遠走無顏談歸。韶關流浪期間,父親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我都不得而知。中間我們通了兩次電話,一次是他因事躲避韶關后兩年的一個春節,一次是姐姐上大學那年夏天為姐姐湊錢上學。我再看到父親是2005年,得到他去東莞看我的消息;我很興奮也很激動,父親是否老了很多,兩鬢是不是白了更多的頭發?六七年年未見的父親啊,額頭是不是顯得更禿頹?
父親的影子模糊,不妨礙我對父親的過去了解。父親兄妹個,他排行最小,所以從小都是較受寵的。聽奶奶講一直到他十八歲都是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同時父親也是不幸的,父親的成長伴隨著十年動亂;在那個年代雖然父親年紀最小常受長輩關照,但他并不受長他十幾歲業已成人當家做主的大伯的待見,于是變得膽小怕事。1974年18歲父親高中畢業,而這個年代正值舉國翻騰的動亂時代;大學停止招生,而我的故鄉正是白卷英雄張玉勤的故鄉。父親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卻不能實現大學夢,而此時的父親對往后的人生道路感到無可奈何的迷茫。后來父親對我講過當時的心情,甚至于跑到十幾里外的唐河邊想結束生命。這是父親即將踏入社會受到的第一次打擊。恨天不能,恨地不成。由于從小沒有下過苦力的原故,生產大隊里掙工分也受盡別人的諷刺和白眼。那時候,我的大伯是一名鐵桿造反派。有事沒事正事不干,今天寫這個的大字報,明天造那個的反。別人不敢惹他,于是就千方百計找老實的父親的麻煩。父親老實,不善言語,有事老實憋在心里;加上大學夢的失落,從那時開始變成古怪的人,甚至有點思想扭曲。
1979年,國家恢復高考,父親由于沒有抓緊復習,他又沒能抓住圓大學夢的機會。打擊再次復來,人變得更加極端。1982年母親與結婚隨之姐姐和我先后出生,于是父親變得忙碌起來;思想也隨之變得溫和了。那些年,父親作為受到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的確是能憑借知識分子的敏銳享受到很多政策的好處。那年月,直到今天還會從很多鄰居長輩們提起那時的我家情形,整個大隊第一臺拖拉機,也是父親買來的。后續的抽水機,自動噴霧器、等等。。。。。。1989年,父親一直在為致富忙碌著,于是未響應創業致富的號召,在村子東頭開荒六畝地,種上了蘋果樹,葡萄樹等等。大量的人力和財物都投資在這個上面,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的原因,也為家庭破裂埋下了禍根。從89年到95年,第一期投資近萬元,后期每年投資不下3000元。我家住的房子下雨天甚至會漏雨,父親也來不及修繕;把一個人,整個靈魂都撲在這幾畝果園上。那些年的這些錢,以當時的購買能力;兌換成現在的錢應該不止十幾萬吧?這事的父親卻不知道厄運即將而至,先是幾次大病幾乎要了父親的命;令本來身體就很差的父親更顯得弱不禁風。如父親所說,大伯是去世了,但他在那些動亂年月做造的孽由他來償還吧!1995年,果園的果樹種下去了六年,卻未能收獲半點回報;每年都在投資,每年都有一批批專家來指導參觀,每年都看得到果樹開花結果;到了秋天卻未見任何果樹枝頭能有可以收獲的果實。當父親把這個結果告知一位真正的專家后,他告訴父親一個當頭一棒的結果:我家的果園選址不合適,在一片地勢比較低洼的地方,這樣的環境果樹當然是只會長樹干、開花,卻不能長出期待的那種果實。于是第四次打擊,又一次令父親一蹶不振,在村子里人面抬不起頭來。后來他去了海南,再然后就是回來參加奶奶的喪葬、與母親分開再離婚。父親的臉上從那時開始再也看不到笑容,他的靈魂從那時開始扭曲,他恨老天對他的不公,恨別人對他的譏諷,恨親戚對他和母親婚姻的破壞,恨兄弟對奶奶的照顧不周。有一點印象,是父親靜坐時突然緊咬牙關唏噓不停。多年后的我才知道,父親已經嚴重的神經質。九六年我正在上學,突然被堂哥叫回家里;到家才知道父親因為和伯伯吵架,被罵無用于是絕望服毒自殺。然而,他后被人發現及時送到醫院搶救幸免于難。隨后父親就處于精神崩潰狀態,時隔一段時間后他干了一件傷人事件,為躲避刑事責任父親遠走他鄉......
名家寫父親的散文篇2:父親
有關父親,總想寫點什么,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這份追思,即便十多年后,每每想起,都有一種傷感,一種難以表述的懷念。這份感情是一種厚重的、溫情的,在我印象里很少有這樣越來越強烈的追憶,像陳年的醋,不僅僅是酸,越是久遠就越發濃郁。之所以幾次沒有去寫,主要還是不知道怎樣才能把這份多年來的感受寫出來。
親情,這一字眼很通俗,也很籠統。大多都是表達親人間的和睦、關愛、疼愛,它是一種血緣交織、難以割舍的牽掛。我想說的親情是早已逝去的身影,一個讓我多年后越發凄然淚下的身影,它超越了現實中的情感寄托,這種感受好像發生在昨天,又好像回到幼時坐在父親寬大的腳面,拉著我的小手,悠蕩著……
我與父親間沒有那些感人肺腑的親情故事,很平淡。由于父母工作在北方一個遠郊,生活條件艱苦,是外婆在四川把我從小帶到四歲大,我就像個孤兒沒有爸爸,沒有媽媽,更沒有在幼小的心靈中感受過母愛、父愛。后來聽外婆說,我小的時候別人逗我:“你是誰生的?”,我天真的說:“是外婆生的”。
印象中第一次父愛的感受是外婆把四歲的我帶到遙遠的北方,不知道是因為血緣親情還是什么,父親的愛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人,那種被呵護、被關切、被寵愛深深的印在我腦中,以至于給我疊紙鶴、做竹蜻蜓等活動歷歷在目。在他心情好的時候會讓我坐在他的腳面上蕩秋千,會讓我坐在他大腿上看他吐煙圈,會讓我摸著他的胡子茬嬉鬧,可總覺得這樣的溫情太短暫,還沒有盡興就結束了。作為補償,在我多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總是把他頂在頭頂跳啊轉啊的。
童年的我最喜歡夏天,和父親游戲往往是室外的,任何活動都會讓我感到好奇、新鮮。因為四歲前的我比較孤單,父愛母愛是別的親情所替代不了的,我記事很早,印象中沒有小朋友間的游戲,也沒有父子間那種歡快的童趣,漸漸養成了膽小拘謹的性格。現在回想起來,可以說我的幼年是孤單的,在孤獨環境下成長的我,猛然間父愛所帶來的幸福感可想而知,嚴格來講應該是被注重被關切的感覺。
父親是一個溫和又嚴厲的人,平時對我們很嚴厲,四川人的家法可是很有名的,犯了錯誤會被織毛衣的竹簽抽手心,小手火辣辣的疼,還不準哭,否則加倍。父子親情,又有誰會記恨父母的管教呢?記憶最深刻的恐怕是那份厚厚的呵護之情,父愛如山!沒錯,這種愛是極難表達的,像一副寬大的臂膀可以依托,感覺做什么心里都很踏實,不像母愛來的那樣細膩那樣真切,而是朦朧的、濃重的、充實的。即便是父親身上的煙味也非常依戀。
那個年代那種生活環境,沒有玩具可買,也沒有條件去買,所有玩具都是由一把鉛筆刀創造出來的。竹蜻蜓,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應該是比較陌生的,也不會有那個年代孩子的創造力和手工能力。第一次聽爸爸說起這個字眼,好奇、渴望,想快快看到它是怎樣的模樣,怎樣的飛起來。那是由一片長二十厘米、寬兩厘米左右,半個厘米厚的竹片做成,中間打一個小圓孔,用于安裝竹柄。然后在小孔兩邊對稱各削一個斜面,以起到竹蜻蜓旋轉上升的作用,類似螺旋槳形狀??此麐故斓脑谥衿贤频?,幾經修整便生成光潔漂亮的翅膀,好像竹片兩頭相對應的擰了一個角度,將竹柄插入小孔中,雙手快速一搓,一松,竹蜻蜓帶著風聲筆直的飛向了天空。我便跳躍著,追逐著,歡快著,那是我最開心最難忘的時刻。
十七歲,我第一次只身離家就讀邊遠的技工學校,對于性格內向孤僻的我而言,獨自來到陌生的環境是膽怯的,所有人幾乎都是生面孔,他們的成熟、外向讓我自卑,自己豆芽菜一樣的身板總顯得是那樣的渺小、文弱。社會就是一個大染缸,技工學??梢哉f是半個社會,社會風氣在這里表現的那樣直白。而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一年半載后,漸漸地適應了也融入了,學會了吸煙、喝酒的壞習氣。記得周末由家返校時,在交通車站候車,跟一個外地人閑侃并接過對方的香煙老練的抽著,突然發現父親懷里抱著一件棉衣在不遠處看著我,我竟然傻傻的夾著香煙緊張的走過去,尷尬的望著父親,羞愧、懼怕同時襲來,腦子一片空白……父親把棉衣塞到我懷里,說天氣涼,注意身體,沒有指責更沒有責罵,甚至沒有一句責備的話,只是很平靜的轉身離開了。我知道,父親心里是難過的,當眾給我留面子,認為我成人了,是個男人,需要臉面,需要被周邊人所認可,他是用家長的身份妥協來換取我的尊嚴。現在我要說,爸爸,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
父親一生都喜愛葡萄樹,無論是平房時期還是后來的樓房時期,總是要在院子里、陽臺上養上幾棵。日常剪枝、澆水、施肥等事務也打理的井井有條,院子上用鐵絲、竹片高高的搭起葡萄藤架,讓葡萄、絲瓜、葫蘆密密的俯在上面,閑暇時,搬一把竹躺椅坐在綠蔭下的院子里,感受著一院子生機盎然的景象。到了秋季,一串串不斷成熟的葡萄、絲瓜讓他每天都能剪下一些,享受田園般的樂趣。
名家寫父親的散文篇3:父親
父親,在我印象里一直是高大,嚴厲,尤其對我們的學習更是嚴格。雖然父親并沒有打罵過我們,但我們都很怕他,從不敢于父親多說話,如有什么事都是母親在中間傳達。父親是一位民辦教師,雖然工資較低,可他工作很敬業,從沒因為家中瑣事而耽誤工作。工作中兢兢業業,任教時年年被評為優秀教師。那時候最討厭父親的學生來家里問問題,父親總是把我們放在一邊,先給他的學生講解,我嘴里老嘮叨著對別人比我們都好,其實知道父親心里很疼愛我們的。
一個多月沒有去看望父母了,我這人很懶,也很少打電話,前天領著孩子,正好是星期天,回家去看看。
回到家,母親在忙碌著。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在我印象里母親好像就沒有清閑過?,F在還是這樣。母親說父親 領著小侄子玩去了。說話間父親來了。
父親;‘來了 妮兒 ’ 父親一貫這樣叫我
我; ‘嗯 ’
我; ‘爸’
猛然間發現父親蒼老了許多,歲月爬滿了父親的臉,頭發幾乎全白,背也有些駝了。以前怎么沒有覺察呢,父親老了,我哽咽了,心里有些難過,覺得我這個女兒很不孝,對不起操勞一輩子的父親,沒有去關心過他們。
孩子們看見父親來了,都圍上去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父親很有小孩緣 ,孩子們都喜歡和父親玩。要父親給他們講故事,他們個個搬個小板凳坐在父親跟前,聽得津津有味,時而大笑。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他總是不厭煩的去一一回答。這就是我的父親嗎?我不敢相信,在印象里一直都是嚴厲的形象,和現在比起來判若兩人。我敬愛的父親,你辛苦了。
我祝愿我的父母健康長壽,也祝愿所有父母健康平安一生。
看過“名家寫父親的散文”的人還看:
1.名家寫父親的文章
2.描寫父親的精美散文
3.描寫父親的經典散文作品
4.父愛的名人短文章
5.關于描寫父親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