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生日的散文
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長河中,父親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象征,抑或是敘述原型,“父親”的內涵隨著時代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關于父親生日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父親生日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父親生日的散文篇1:父親,生日快樂
今天是父親的生日,知道父親不會上網,也看不到這篇文章,但我還是要把心底的祝福寫出來。
一直想為父親做點什么,卻一直都沒時間。離家在外的四年,除了寒暑假,幾乎都沒見到過父親。為此,我深深地感到自責。
父親只上過幾年學,卻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為了讓他熱愛的家人過得好一些,毅然決然出去打拼。他做過建筑工人,當過機修工人……我都記不清父親吃了多少苦頭,只知道我小時候常常跟著母親,最幸福的事就是和母親盼著父親歸來。幼小的我用小輩的眼光看不到父親的疲勞,總是欣喜地迫不及待地打開父親帶回來的禮物,應季水果、文具盒、圖書……這里裝載了我太多的童年快樂!
父親是那么純樸,那么善良,他常常把對親人的愛用默默的行動表達出來。無論我們多么頑劣,父親從來不舍得動我們一根手指頭。童年時最快樂的事就是父親教我們畫畫。每次父親總是畫得那么好,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鴨……全部都是童年喜歡的動畫。父親也會給我們講隋唐演義的故事,教我們用桔梗編織可愛的小動物……父親是我的驕傲!
剛上初中,要學英語,我回到家就和父親要復讀機。父親二話不說給買了回來。還記得那時一個復讀機要三四百呢!為了方便我學習,父親又給我做了一個木書架子和一個寫字臺,還特意刷了一層木漆。在看到古典的書架和寫字臺時,我哽咽了。
初一下學期,我不小心摔斷了腿。得知消息的父親,連夜背我去找醫生。我趴在父親背上,疼得直掉眼淚!父親一直安慰我說:“沒事的,爸爸在這兒。”“沒事的,爸爸在這兒”,這句話就像是有極大魔力一樣,讓我的心慢慢的安定下來。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父親每天為我奔波,陪我打針、換藥,給我買營養品,可那時我們家的經濟并不寬裕啊!父親疼愛的撫摸著我的頭說,有爸爸在,不用擔心,好好養著吧!經過父親的悉心照顧,一個月后,我終于可以下地走路了。
后來,上了高中。再后來,又上了大學。第一次離家,父親默默地幫我收拾好一切,默默地送我到車站,又默默地送我上車。一路上,父親都很沉默。但是,他的沉默,對我而言,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每每打電話回家,母親接電話的次數比較多。而父親,扭扭捏捏,總是不愿意接電話。即使接了,說不上幾句就遞給母親了。母親說:“你爸這個人就這樣。明明很想念女兒,卻總是不肯接電話。其實,他一直在旁邊聽著呢!”我說:“媽,我知道的!” 嘴角輕輕上揚!
如今,大學即將畢業!經歷過考研、找工作,我也懂得了父親年輕時奮斗的初衷。很少回家的我,看到父親兩鬢斑白的頭發,鼻子一酸,真是歲月催人老啊!
父親,您一生都在給我們上課。您額頭的汗水,向我們詮釋了有付出才會有收獲;您憨厚的笑容,告訴了我們與人為善的深刻含義。您無私的關愛,教會了我們不求回報的默默奉獻。
我的不善言談的父親,兒女總是向您索取,卻不曾說謝謝您!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您的不容易。每次離家,您總是裝作輕松的樣子,微笑著說:“走吧!”其實,轉身瞬間,您已淚濕眼底……
父親,您一生都執著于熱愛您的親人,也把深深的崇敬根植我們內心。
父親,我最崇敬的人,生日快樂!
父親生日的散文篇2:父親的生日
1985年15歲的哥哥以全縣第二的成績考入臨泉師范時,久病的父親奇跡般地康復了。但不幸的是,接著他又要拖著羸弱的身子為哥哥籌措學費。好在父親的人緣很好,一個星期過去了,哥哥的學費也全部準備好了——
9月1日是哥哥去學校報到的一天,母親在家為他準備衣服、縫被子。父親帶著我們兄弟下地薅草。他又給我們講三國的故事。一時間,我們忘記父親的病,活也干得很快。估摸到吃午飯的時候,我們才跟著父親回家。母親還在廚房里忙碌。正在燒火的小弟大叫:“今天過節了,娘炒了很多菜”。我忙去看看,果然有炒青椒、燒茄子、炒豆角,還有炒雞蛋呢。
父親掃好院子,哥哥在院子里灑水,我搬出小桌子,一家人團團坐定,菜也上來了。父親說:“真香啊!不過這第一筷要讓海(哥哥的小名)來夾,明天他就要去上師范,這是我們家第一個大喜事。”哥哥不好意思地看看母親,母親正微笑地看著大家,弟弟們也在羨慕地看著哥哥。哥哥輕輕地夾了一塊雞蛋。父親正要號召大家一起動手時,母親說:“還有,今天是你的生日呢”。我們都很驚訝,一起轉向父親。父親好像突然醒悟了,“你看,我都忘記了”。但我分明看見父親的干澀的眼睛分外濕潤、明亮,他的雙頰也泛出紅色。父親夾了一塊茄子,我們便一起動手吃飯。母親給哥哥夾了一塊大的雞蛋,說:“好好念書,不要想家”,她又給父親夾了一塊雞蛋,說:“你少抽煙,你身體好了,家里就快樂多了,孩子在外讀書也少擔心”。父親似乎猶豫了一下,然后從衣袋里掏出半包“大鐵橋”香煙,“現在就戒了吧”,說完,煙就飛向一邊。我們都鼓掌。哥哥夾了豆角放在父親碗里說:“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我和弟弟們也跟著哥哥,一起給父親夾菜,父親的碗里很快就滿了。父親一邊招呼我們,一邊把菜又分給我們,還給母親夾了雞蛋和青椒。我捧起面條碗,對父親說:“我敬你一碗酒”,大家都笑了起來,父親端起飯碗,與我響亮地碰了一下,就吃一口面條。弟弟們也跟著效仿。父親碗里的湯早已干了,哥哥趕緊給他盛些來。我們再敬母親,父親也端起碗,對母親說:“我也敬你一碗”,母親沒有說話,笑著喝了一口湯。我和弟弟們又敬哥哥,一時間,只聽得“矼矼”的碰碗聲、嬉笑聲、嚷嚷聲——吃過飯,父親主動要給我們唱歌,但要母親也唱。高興的父親先唱一首毛主席詩詞,又唱了一首當地的民歌,低沉的男中音,很有磁感。母親字正腔圓地唱了一段《花木蘭》,又唱了一段豫劇《對花槍》,還帶著舞臺動作。弟弟們樂得亂蹦亂跳——那一天,我們一家真是快樂極了……
那是我們家第一次給父親過生日,我因此永遠地記住了這個日子——農歷八月初六(后來,我又記住了母親的生日、哥哥和弟弟的生日)。
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全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外的日子總比在家的日子多,但,每到這一天,我都會想起1985年的八月初六情景,我都會虔誠地祝福我的父親吉祥多福,府邸健朗;同時,我也把這份祝福送給天下所有的父母……
父親生日的散文篇3:父親生日亂嘆情
其實用生日這個詞有些輕飄,但是用壽辰這個詞又過于老氣。父親的生日,不愿父親老去。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過兩天還是給爺爺奶奶立碑的日子,鄂西南通用的墓志銘長篇累贅記載的是他們老人家一連串的子孫后代,我的名字便按排行被準確的刻在其中。我很悲哀,但碑不會為大家所哀。我所不為,并不代表我的那些親族而不為。若在天有靈,我要大聲說,爺爺奶奶安息。
我于父親的刻骨銘心我想自我出世便沒有更改過,而父親于我的刻骨銘心卻在我長大成人身肩責任后的這么多年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和父親一起老去,父親為我而老,而我老,父親更不愿老!語言雖是拗口,但理卻如同父親般細膩!
我的老父親啊,在這樣的日子里,您就這樣無形的撕裂著我。風雨坎坷累積起來的年逾古稀,您是不是該如同稀釋您常喝的包谷老燒一樣淡化那些滄桑歲月,讓回味稍微的沒有那么苦呢?正如您的胃受不了了濃烈的刺激,您的思想還有您的身體,同樣也再受不了了那過去的心苦!
我的老父親啊,在這樣的日子里,您就這樣無形的呵護著我。跌跌撞撞或走或爬過來的年已不惑,我是不是在今天應該給您一個交代亦或是做個表態呢?我能做到,您能做到么?!您能做到的那一天,我希望,我希望,永永遠遠都不要來到。
在我的心里,已經有了一座碑!那是歲月和自然環境所不能腐朽和落破反而會更加堅固和升華的碑!沒有石頭,但更甚石頭的沉重。碑文沒有繁衍的記載,卻是一首永遠流行而不老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