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長城的散文 描繪雄壯長城的散文
描寫長城的散文篇1:八達嶺長城
城墻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險要處筑一堡壘式堡臺。堡臺建筑于山脊的高處、城墻的轉角處或險要之地。堡臺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敵樓,上層有垛口可以镃望射擊,下層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擊 、屯儲火藥和糧食。低的為墻臺,高度與城墻差不多,但突出于墻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原來上面還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現僅存地基。
在八達嶺城墻向外眺望,遠處還有零散的煙墩,上筑垛口 ,是守衛八達嶺長城的警戒設施 。出北門鎖鑰關門不遠,有明隆慶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磚城,名岔道城,是八達嶺前哨指揮處所在,可駐軍 800 余人,并可儲備大量的軍械于此。八達嶺長城在明代盛極一時,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歷史作用,不再修葺。經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而日漸荒蕪。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達嶺關城、關門及南北各4個敵臺。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關外鎮的城樓。八達嶺居庸關,翠嶺重疊,花木蔥蘢,早有居庸疊翠之稱,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同學們,你們有時間就去八達嶺長城看一看嗎?看我寫的是真的嗎!
描寫長城的散文篇2:長城
長城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于長城的最早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長城加以修繕,連貫起來。故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跡殘存。此后漢、北魏、北齊、北周、隋、明各代都曾修筑過長城,如果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了5萬千米;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土方筑一到1米厚、5米高的大墻,這道墻可以環繞地球一周有余。長城的建成,在保護中原地區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諸方面起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也為建筑藝術留下宏偉的篇章。我國長城有極高的旅游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斗獸場、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因此,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萬里長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92年,聯合國為教科文組織所推動的“世界遺產”運動發行了一套郵票,共6枚,圖案是6個國家的名勝古跡,中國長城是其中之一。這套郵票在紐約、日內瓦、維也納各發行兩枚。長城票在紐約發行,1992年1月24日首發。
很多國家都向聯合國贈送過代表本國的禮物。我國政府于1974年贈送給聯合國巨幅長城掛毯,現掛在聯合國大廈安理會代表休息廳。
我們一會兒將在八達嶺長城腳下和858米的好漢坡上看到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出自毛澤東1935年10月作的《清平樂·六盤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是毛主席率領紅軍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生動地表現了毛主席及其率領的紅軍勝利登上六盤山后遠望云天的情景,抒發了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堅強決心,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現在,這句話已經成為表達決心、抒發英雄氣概與壯志豪情的名言,流傳甚廣。
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那么,就請大家走下車去,站在長城上,扶著墻上的條石,踏著腳下的方磚,親自體驗一番長城這條巨龍所有的氣概吧!
描寫長城的散文篇3: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內外是故鄉。長城,中華民族的脊梁。一條騰飛的巨龍,在千里關山、萬里寒漠中,在朗朗青天下,在巍巍大地上,奔騰跌宕。 少卻了戰火喧天的壯響,罷卻了鼓角爭鳴的余音,在血與淚所凝聚起的沐死抵抗和殺伐聲后,大漠孤煙,浩浩黃沙,萬里長城顯得如此的荒涼寂寞 近乎被神圣化的城墻——長城,受著世界人民的頂禮膜拜。旌旗翻飛,長城需要續寫一份輝煌的榮耀,屹立中原,睥睨世界,神采飛揚,成為世界建筑之林中最燦爛的華章。 千年的風霜沉淀下歷史的飽和鹽分,數百年的經營煥發出耀人的容光。1999,長城從數百古典建筑中以沉重的步履緩緩走出來,引領華夏文明不朽的光芒,走向世界之巔。 然而,歷史總是在最為平和的時代波瀾起伏,萬里長城在笑傲世界建筑的行程中崎嶇坎坷。長城的投票數依然漲落不定,岌岌可危。國內宣傳力度不夠,外國投票數杯水車薪。中國內部的保守和謙遜,使長城進軍世界七大奇跡舉步為艱,征程漫漫。何時才可見萬丈陽光?水火交接,憑誰可力挽狂瀾?
無庸置疑,長城厚重的歷史和歲月孑遺的風云,都是它最本質的驕傲。我們把它溶成一種民族精神,一種崇高的信仰,以為無需張揚就可應者云集,浩浩蕩蕩。長城,總是在風雨的浸濕和戰火的洗禮中忍耐、等候,卻忘記如何去享受劫數過后的歡樂和果實。正如勤勞而樸實的中國人民一樣,超然的看待一切,在和平中沒有狂妄和驕傲。當長城的號角吹向時,殺生彌漫,縱橫馳騁;當號角過后,卻是落日斜陽,隨馬踏青草。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也是這個民族的怯弱。正如這次評選,中國人民不知道渲染和宣揚,使得萬里長城在嗚嗚低吟,哀婉悵惘,失卻了往日壯志淋漓的激昂! 七月七日的謎團,誰可改變分曉。這烏云密布的天空,等待著我們撥云開霧,揭開黎明的曙光。當長城的號角再次在新世紀吹向,不為廝殺,不是警告,只是展現我們民族的氣魄——那鐵骨錚錚的脊梁——的時候到了。我們在謙遜退讓的守望中已失去耐心,我們需要自己營造一個輝煌的現在。拋開歷史傳統思想的束縛,讓長城,這條東方的巨龍,騰云駕霧,鱗爪飛揚。讓長城的號角重新響徹四面八方,震響寰宇! 只有憑借自己,懷著一份對長城的崇敬,果敢而堅定的承認它的輝煌,勇敢而執著的創造新的風華,長城——中國的歷史符號,才可源遠流長,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萬古流芳!
看過“描寫長城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描寫長城的散文精選
2.描寫長城的經典散文作品
3.描寫長城的散文精選3篇
4.描寫萬里長城的散文欣賞
5.關于寫長城的散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