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西塘唯美古鎮的散文
描寫西塘唯美古鎮的散文篇1:煙雨西塘
這蒙蒙細雨,讓我們來到了煙雨長廊,沒想到西塘西塘最美的景色也被我們碰上了,走在煙雨長廊上,以前只是聽說過,現在身臨其境體會著這煙雨的美麗,每走一步就如同一幅幅在移動的畫,我們忍不住,拿出相機拍下了這一幕一幕,一種心靈的洗禮,煙雨帶來的心靈震撼,美麗得讓人覺得是在夢境!
依舊,我們繼續走著,西塘雖然地方不大,游客卻很多,天依舊下著蒙蒙細雨,我們在雨中穿行,夏天的天氣帶點悶熱,被著細雨的洗禮,清涼的許多,我們走出煙雨長廊,撐著一把小傘,依舊在人群中穿梭。
西塘的橋,真美,縱橫交錯,每走一步都是橋與水,水與屋構成的一幅美妙絕倫的畫,偶然間小船劃過,在水面上蕩起了漣漪,倒影在水面上的如畫般的風景開始蕩起了微妙的波紋,船夫的漿慢慢的在水中搖曳著,船兒慢慢的前行,本只有橋、水、屋構成的畫,現在這緩緩劃過的船也將其襯托得更美,一種很期望時間能停下來,期望這幅畫能永存下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們的肚子開始起來抗議了,伴隨著咕嚕咕嚕聲,我們就知道已經是中午了,于是,我們走著看著,希望能找個有特色的位置解決一下肚子的需要,原來西塘的小吃也是這么有特色,粉蒸肉,大醬蹄,椒鹽蝦,還有那炒的豆子,各式各樣,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最后選了一個特色的飯店,解決了肚子的需要!
我們在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窗外的風景,依舊是一條小小的河,偶然間幾條小船劃過,讓我們在吃飯之余也能享受到著美妙絕倫的風景,讓我們覺得哪怕只是吃飯都是一種享受!
吃完之后,我們依舊觀光著西塘的美景,每一處,都是不一樣的景色,雖然只是橋與水,水與屋的簡單構造,卻讓人感覺如同仙境一般,各有不同,也不能簡單用美這個字來形容了!我們逛了很久,于是決定打道回府。
描寫西塘唯美古鎮的散文篇2:古鎮——繁華落盡
想到這一句,便想到劉禹錫的這句詩:繁花落盡君辭去,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打江南的水鄉西塘走過,實現一個曾經做到過的夢。而今在這深夜,夜未眠,思緒萬千,而莫能指其一端。那些以為隨著時光逐漸沒落的江南古鎮,卻愈發顯得喧囂和熱鬧。周莊、烏鎮、南潯、西塘,每一個熟稔的地名背后,牽扯出的是幾多情緒。自小背誦唐詩宋詞,江南早已化作一種意象,難以磨滅。我暫取其一處,略窺一二.。
本來想煙雨蒙蒙的江南水鄉,別有一番風味。而天氣卻格外晴朗。去過西塘,便不想再去其他的古鎮。話說千年古鎮,總歸是一種模樣。總是會將自己先前的臆想加諸其上,詩意古樸,總該是一種寧靜的去處吧。去之前怕失望。不過這次西塘之行還算是不錯的。避開十一的旅游高峰期,到了那里,還是擁擠。我們總是自私的認為,西塘,應該是屬于自己的。為什么到處都是人?其實,我倒是格外淡然。作為一座古鎮,千百年來,河水默默地流淌。也許正是旅行,讓古鎮增添一份人間煙火的熱鬧吧。然而我想,當繁華落盡,古鎮會將變成什么樣?
我們穿過擁擠的街巷,擁擠的人潮,來不及細細觀賞小巷的景物,一直走到“愛轉角”這間書吧旁的客棧。放下行囊,整理奔波一路的心緒。走進客棧的小院,橫斜的竹竿挑起,晾曬著清洗的床單。我們留宿的的客棧位于北柵街右岸。庭院坐東朝西。走進我自己住的小屋,觸摸著紅漆雕花的木床,粉色的圍幔拉下來,恍如走進數個世紀以前。洞房花燭夜,那些字眼映在眼前,前塵的交錯。
小憩片刻,我們一行8人走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擠在這樣一條一米寬的弄巷,像是集市。想來繁華過后,人來影去,重重疊疊,街巷總歸是要寂靜的。不再奢望,遇到一朵結著愁怨的丁香。幾度回首,除了人還是人。佇立在屋檐下,身邊穿梭的人群,形形色色的神態,構成這樣一幅凡塵世相。縮小瞳孔,放寬視線,人潮變成一條流動的光影。好像循序漸進的膠片突然被拉長。佇立在江南的橋頭,一時尚無挪動一步。覺得只影江南,恍回首,無牽念。若將這人影從視線里屏去,原來伊一人在此處。烏篷船悠悠的蕩過橋洞,這些美麗的意象觸動神經,原來我曾來過。那些夢中的場景,何嘗不是一場電影呢。多少年,早就被遺忘,而今身處其境,更有觸景生情的清晰。夢江南,過盡千帆。想佳人妝樓颙望,小軒窗敞開,那是古詩中才有的邂逅吧。落在幾個學弟學妹后面,尋思著古今的繁華。
本來說是要去“錢塘人家”吃午飯,沒有位置了。我們跨過臥龍橋,延河水向前,穿過小巷,再繞過送子來鳳橋,走進煙雨畫廊。望著隔岸的客棧,招牌上書寫著“小橋流水人家”。小橋倒是有,人家也不少,倒是這流水,波瀾不驚。墨綠色的水面,望不見水底。再也見不到拾級而下的“謝娘”,那些曾經的浣衣人。水,早就不干凈了。人呢?似乎也沒有那種民間淳樸了吧。望著橋上的石聯:往來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搖波底月。極喜歡這一句。我愿化身這座石橋,受著五百年的風雨,只為伊人從橋上走過。這些流傳的詩句,是種美好的希冀。白天人來人往,此橋別無看處。夜深人靜,兩岸燈火闌珊,橋洞倒影在水面,合成天然的水中月。望著月橋,我無法相信,這是人工巧合呢還是卓然天成。卞之琳的詩句早已爛熟,確實相映成趣。原來,繁華落盡的背后,才能感受到古鎮本來的面貌。
描寫西塘唯美古鎮的散文篇3:煙雨夜西塘
煙雨亭閣詩畫眠,白墻青瓦烏篷船,一櫓搖碎波心鏡,誰家吳音低撫弦。
------ 題記
在這里,比長廊更悠婉的是雨絲。就著串串大紅燈籠的搖影,隨著夜色跌落下來,碎了一塘瑩煌的燈火,水面泛起七彩微瀾,氤氳出一幅靜美的畫卷。引得人不由自主,循著這波光倒映的長廊兜兜轉轉。
石橋上眺望,遠處的青瓦白墻,在夜色里如同一幅水墨畫的潤筆,單單幾抹輪廓已然感觸到了無盡的蒼茫。只能凝眸在深處藏,不敢落眸于淺處望。怕是望到寂寂,添出幾許閑愁。
煙雨沿著青石板路,悄無聲息,一直鋪開過去,經過桃花塢,便攜了酒香,撲面總有濃濃的醇酣之味。柳絲在暗處輕舞,水面上,幾只烏篷船靜靜泊眠。微風煙雨夜西塘,濕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未見撐著油紙傘的姑娘,風卻助了雅興,隱隱傳送來幾聲吳音低唱。聽著這軟糯婉轉的調兒配著低低柔柔的音。忽就飛起遐思,這般噥噥的韻,它出自怎樣人兒的口?這縷悠悠的弦,它又經過怎樣人兒的手………
夜雨落西塘,沿著粉墻黛瓦,沿著長廊石巷,沿著烏蓬櫓槳,沿著燈火瑩煌,纏綿繾綣,不知不覺中,總有一絲能繞進魂里,總有一滴能落在心上……
看過“描寫西塘唯美古鎮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古鎮情懷散文
2.關于游西塘古鎮的游記
3.描寫烏鎮的經典散文精選
4.關于西塘古鎮的導游詞
5.描寫古城的優美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