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霧的散文 刻畫霧的散文
描寫霧的散文篇1:霧
霧,像一個披著淡淡乳白色婚紗的女子,羞答答的,從天而降。
起初,薄霧輕起的時候,像飄飛著的紗巾,在風中挪動著腳步,慢慢的由樹梢滑落到地平線上,一絲絲,一縷縷,漸漸的擴散開來......身處其中,猶如走進了天宮瑤池一般,她所呈現給你的,是一份靜謐,一份安逸,一份神秘。她像一位畫家,盡情揮灑著畫筆,描摹著世間萬物。那海市蜃樓的景觀,在她的手中,神話般的呈現出來。這迷宮般的境界!
初冬,麥苗綠油油的。微風一吹,麥苗整齊的搖動在乳白色的霧氣里,那景象,浪漫而雅致。公園里,道路邊,冬青樹,松樹,那些常年青翠的枝葉,在淡淡的白色中,嬌艷欲滴。潤澤的綠色,在薄霧中輕輕搖曳著。多美的霧景啊!
霧,越來越大了。山巒,樹木,村莊,公路,全部籠罩在一片白色之中。原本清晰的世界,模糊了。一切虛虛實實,一切飄飄渺渺。山,變成了乳白色的影子;樹,變成了是乳白色的影子;人,也變成了乳白色的影子。
霧,永遠似紗,似煙,似云。她無處不在,你對她卻又無處可尋。一把雨傘,可以遮擋住嘩嘩的雨滴,可以阻擋住飄舞的雪花,卻阻擋不住她。你躲進了屋子,她,便跟著你鉆進了屋子,像影子一樣。你抓不到,摸不著,但她軟軟的,黏黏的。鉆在你的頭發里,粘在你的眉毛上,藏在你的袖子;里,讓你揮之不去,無法擺脫。空氣中彌漫著她的氣息,她吻著你的臉,你的額頭,鉆進你的鼻子,似乎誰也阻擋不住她的糾纏。整個世界被一片白茫茫的霧吞噬了。天地萬物都在她的掌心里,搖搖擺擺。霧,成了天地間的主宰,成為天地間的主旋律。
雨水是清新的,雪花是清涼的,而霧,你永遠說不清楚她是澀澀的,還是黏黏的?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空氣中越來越多的雜質彌漫在空氣里,溶解在霧氣中。所以,你辨別不出霧的味道,大霧天氣,只是感覺到一種窒息的郁悶,壓抑的恐慌。
飛機擺脫不了霧的糾纏,停飛了。汽車,招惹了多事的霧,盡管小心翼翼,還是被霧碰的頭破血流。此時,大霧,不再是浪漫的素衣女子。對霧,人們心底又多了幾分恐懼。霧,帶給人們太多的遐想,又有太多的迷茫。原本很清晰的世界,瞬間變得虛無而遙遠。在霧中,人們很容易失去自我。即使是這么薄薄的一層,就能擾亂你的視線,你的思維。霧中觀花,水中望月中,世界,模糊了;生活,也模糊了。在霧中,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根基。失去了自我的人,多么可怕!失去了本真的世界,多么可怕!
多霧的時節,多事的冬天。大霧,給人們送來了浪漫的美麗,也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此時,就安靜的躲進一隅,躲進冬天,沉淀一下自己的思想,整理一下自己紛亂迷茫的思緒。相信吧,虛幻的東西,永遠是不真實的,永遠不會長久的。這空中樓閣,這海市蜃景,終歸會散去的。靜靜的等待吧,等待著,姍姍來遲的太陽。
當萬道金光噴薄而出時,大霧,便漸漸的散去。所有的虛幻,在陽光下,無所遁形。天,還是湛藍的天;云,也還是潔白的云。
描寫霧的散文篇2:晨霧林影
伴隨著秋涼的微風,在清晨的六時許,從屏東驅車北上前往嘉義。霧氣覆蓋車頂,露珠點點陳列,依據以往的經驗,今天的國道三號南二高,也將會是一個晨霧彌漫的場景,只是霧氣濃淡有別而已。
晨霧的產生,系由于冷熱氣團的交會所造成,因此其發生的時機,類皆在于冷鋒過境的清晨或黃昏之際。而最常發生之時分,概在春秋兩季與寒冬交會的季節,也就是歲末的十月、十一月以及年初的二月、三月。當然,霧氣的濃淡,也往往和冷鋒的強度和大地的濕度有關。
四季依序更替,大地輪流換景,春、夏、秋、冬,各具特色,也各有巧思。透過氣候的規則律動,轉化原本的地表水氣,造就了無盡的氤氳白霧。而此一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也意外地揮灑出大地景致的無窮變化,讓原本單純的晨霧、微風,展露了其內蘊的另類風華。令人不禁贊嘆造物者的神思巧手,讓這原本單調的大地,平添無限遨游想象的空間。
好幾次在霧鎖國道中驅車北行,晨霧撲地天空迷蒙,伴隨著地表沁涼的微風,斜張橋若隱若現,中寮山云霧流轉,而兩旁景色也都罩著一層濃淡不同的白紗。遠山依稀含翠,山坡斜影蒙紗,在輕盈山嵐隨風飄逸之中,觸目所及的斜坡林影,也隨之而波動輕舞,猶如中國國畫的縹緲云霧、出閣新娘的薄紗驚艷一般。原來看似飄忽不定的霧氣,居然也能成為點妝大地的主角,的確令人稱奇。
無論從高雄或屏東取道國道三號北上,中寮隧道乃是必經之地。在隧道入口處西側,山體呈現三十度左右的緩坡,山坡上生長著一大片各類林木,由于山形陡緩有致,林木也就呈現出多層次的樣貌。可以想象這些林木,當初如非從種子萌芽,應該就是小樹種植,絕非如同都市公園綠地一般,系由大樹斷根移植而來。由于小樹可以深根,因之能夠穩固地根生大地,建構出這一片屬于大地山林的自然美景。
大地景物不變,四季點妝有別,在寒暑、陰晴、風雨之間,幻化不同的自然場景。只是因緣并非日日常有,投影也僅止于偶然,因此唯有平素勤耕愿景、建構實力,方能適時把握因緣,輕盈擷取大地自然的豐采。終究,必得先“因”林木場景,方能有“緣”晨霧揮灑。雖說大地處處皆素材,但是心思布局之巧妙,卻也人人各有不同。
因緣晨霧微風,情系大地氤氳,中寮山顛云霧縹緲,斜坡林影婀娜飄逸。借景大地霧氣,潑墨林間山嵐,以智慧綜觀天下,用情感書寫未來,期盼在那神來之筆的彩繪中,再度揮灑山林煙云與田園野趣的一片天……
描寫霧的散文篇3:晨霧里的小河
乳白色的霧從牯牛山那邊漫延開來,牯牛山完全隱沒在濃霧里,只剩下一抹模糊的輪廊,遠處,天和地連成了灰白色的一片,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半輪殘月還無神地掛在空中,啟明星的光輝正在慢慢暗淡。
小鎮和村莊都被濃霧籠罩了,像披著一層薄薄的白紗,靜靜地沉浸在曉夢里,偶爾有一輛路過的汽車,車燈刺破濃濃的霧幔。映月河像一位溫柔的小姑娘,哼著夢囈般的歌謠,踏著輕快的腳步,穿過小鎮,在晨霧里迤邐獨行。
我聽說過大漠孤煙的荒涼,見過錢塘潮水的洶涌,領略過長江一瀉千里的壯觀,觀看過廬山云煙的變幻,卻從沒有用欣賞的眼光注視過眼前這熟悉的山水,而映月河一直默默地流淌著,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兩岸黑色的土地,生長著五谷雜糧、野草繁花,綠樹林里藏著飛禽走獸。不管你是否對她投以深情的目光,她都用澄清明凈的眼睛看著這世界,用甘冽的乳汁滋潤著這一方熱土,雖然有時也耍耍性子,漲一河春水。
些刻,兩岸隱藏在晨霧里的無數生靈,正在慢慢地醒來,努力掙脫黑夜的束縛,迎接新的一天。
踏著露濕的小草,信步在小河邊,清涼的風撲面而來。映月河的晨霧是那么的迷離,那么的輕柔,仿佛置身在云霧繚繞的仙境,周圍的一切,迷迷蒙蒙,若隱若現,似真似幻,詩一般的意境,詩一般的美,何似在人間!
霧,是一位浪漫的魔術師。
小鳥的叫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那么的清越,那么的飄逸,仿佛玉笛飛聲,不帶一點凡俗,讓人產生一種振翅而起,乘風歸去的沖動。
晨霧中的一切,就是一首首詩,牽著我的思緒,無限地擴散。
小鎮上那個從省城退休回家的李老頭,背著他心愛的二胡準時來到了河邊歪脖子槐樹下,坐在樹下的石頭上,很快,一曲優美的《梁祝》就在映月河的上空響了起來,隨著悠揚的二胡聲,李老頭的頭和上半身也左右擺動,時快時慢,拉到忘情處,二胡從《梁祝》串到了《邊疆的泉水清又純》,他好像還渾然未覺,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旋律里。
迎面跑來一個穿短衣短褲的小伙子,是小鎮小學新分來的數學老師,剛從大學畢業,小伙子見了我,禮貌地問候一聲:“早,早上好!”我應聲道:“早上好,這么大的霧還跑步啊!”“沒事,我慢跑一圈就回。”望著小伙子慢慢消失在霧中的背影,我想,有這么年青充滿活力的老師,是孩子們的福氣。
其實,除了樹上的宿鳥和水里的游魚,最先打破映月河寧靜的是在小鎮上的老街開豆腐店的陳有福夫婦,每天天還未亮,陳有福那棟臨河面街的四層小洋樓的燈卻亮了,從亮著燈的窗口就會飄來陳有福的老婆“豆腐西施”的呼叫聲:“死鬼,還不起床挑水做豆腐,等會那些買豆腐的來了拿你這老骨頭給他們!”陳有福家的豆腐非常有名,本縣的,外地的都到他家來買豆腐,天剛亮,來買豆腐的人就在他家門口排起了長隊,他家的豆腐,又嫩,又不粘鍋,一樣的原料,別人絞盡腦汁也做不出他們家那么好的豆腐來,據說是映月河水好的原因,而整條映月河,又只有他家所處那段河流某處的水做出來的豆腐好,到底是不是水的原因,只是傳說,沒人去考證過,不過,陳有福的祖上就在那條老街做豆腐,一直流傳到現在。
看過“描寫霧的散文”的人還看:
1.描寫霧的散文
2.霧的優美散文
3.描述晨霧的經典散文作品
4.最新有關晨霧的優秀散文
5.關于霧霾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