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七月的散文 關于七月的散文
描寫七月的散文篇1:七月與八月
七月和八月,是我生涯里的兩個極端。
走之前,看了一半的《自然之門》,開啟我的一部分心智。巴勒斯老年說過:每當我看到年輕人在鄉(xiāng)間跋涉露營,便不禁暗暗得意,或許是我的書把他們送上了路。雖然不敢說全部如此,但我的旅行,這本書還是帶給我很多的受益。
所謂文以載道,生命是一種舞蹈,一種風景中的舞蹈。很多人不會跳舞,很多人忘記了風景,于是生命成了一聲嘆息。在旭日東升的早晨,放眼那波光粼粼的流水,或者凝視色彩跳躍的樹木,你心中會涌起一種類似于音樂的東西。他就像那光和色一般可觸可感——人生的幸福有時就這么簡單。遠方有心靈的安息地,心靈便有了遠行的動力。沐浴在希望的陽光下,空間的距離便不再是距離。
七月初,收拾行囊,甚至連洗漱的東西都沒帶,但是沒忘記帶上兩本書打發(fā)閑暇的光陰。一本小鵬的《我們?yōu)槭裁炊眯小?一本阿蘭的《旅行的藝術》。有幸的是,八月在麗江再次邂逅小鵬,午后小噓片刻,自是后話。
七月的火車帶著夢想和激情,一路向南。從林林的都市高樓,到蔥郁的樹林,藍天和白云。走出局限的世界,越來越接近自然。樹叢,群山,潔白的云,車窗外,就是明媚的風景,清新,嘹亮。枕在書本上,輕輕地酣睡片刻,醒來就是夜晚。火車在黑黢黢的山洞里飛奔,帶著轟鳴與內心的吶喊,呼嘯而過。
七月看海,八月麗江。這是我流浪的兩個不同地方。這一切,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此刻在杭州,炎炎的天氣,讓我懷念那短暫的兩個月。沉淀著的回憶,積淀下來,成為一段美妙的故事,只有開始,沒有結局。
從桂林開始,山變得秀麗起來。不同于北方山的巍峨,但起伏的山巒像是跳動的樂譜,隨著火車的飛速前進,舞動出曼妙的音樂。自然是很神奇的存在,變化無比,前一刻是藍天白云,下一刻就是烏云密布,雷霆萬鈞。火車到了北海,雨霽初晴,一切重新洗刷一遍,連世界都干凈了。
在路上,由于不同的地域與空間,時空的轉變是劃分世界的關鍵。環(huán)境變了,人群變了。身份變了,所以心態(tài)也變了。旅行讓自己開始遺忘。開始不計較。忘掉時間,忘掉煩惱,忘掉都市的浮華,忘掉現(xiàn)實的追求。試著短時間里,做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一個平凡的人。不計較穿著,不計較賺錢多少,也不計較他們說什么。這樣的生活,倒是變得簡單很多。我所擁有的只有充足的陽光,寬廣的大海,休閑的時間,富足的心態(tài)。這些,都是我們奔波在都市里,絕少擁有的。開始遠離網(wǎng)絡,遠離污染,親近人群和自然。
每天推開窗,眺望遠方的海平面。看太陽東升西落。潮退潮涌,心境倒也開闊。每日都在勞作,換取食宿,工作之后,一起玩樂,倒也自得。常說,觀海,則情溢于海。心情好的時候,看看海;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去看海。自然總會平靜一切。從蒼茫落日余暉,到電閃雷鳴,遙望海面波濤洶涌,強烈的臺風從太平洋襲來,你感受到大海的寧靜與恐怖。想起海燕,想起遺忘的的歲月,倒真是過眼云煙。七月的大海,總是變幻莫測。是風是云又是雨。剛才還是云清萬里,此刻卻是大雨滂沱,日頭高掛。
您能夠想象,從低緩的海平面,一路開到平均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帶給你的那種變幻嗎?8月初從昆明到麗江,一路都是高山大河,感嘆祖國的幅員遼闊。經(jīng)過蒼山洱海的時候,透過車窗,看到清晨云霧迷漫的雪山,湖泊,視覺的震撼延伸到骨子里去。那是人間仙境嗎?只可遠觀。心臟隨著稀薄的空氣跳動著,閉上眼,大海卷著洶涌的波浪,群山夾帶著旖旎的云霞,從左神經(jīng)傳到右神經(jīng)。就感覺我穿越在平行的世界里。早已經(jīng)遠離都市的生活。就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放佛你的心并沒有跟著身體轉換,還停留在在上一站。仿佛昨日還在海邊沖浪,街頭輪滑。而此刻,抽身出來,確確實實在火車上。
描寫七月的散文篇2:走進七月
七月,本是如火的炎夏,因為雨連著一場一場的下,使這炎熱難熬的日子很輕松的就快過去了,微風所向,心情愜意。
清晨,站在窗前迎著微涼的風,呼吸清新空氣,看遠山的綠被濃霧包圍,那白霧一會兒遷移,一會兒濃縮,變幻著不同的畫面,田野里,大樹小樹在微風中搖擺,盡情伸展身姿,葉貪婪的吸吮著雨水,被雨水滋潤的樹葉更加充滿活力,當天空晴朗后再釋放出清新的氣息。
眼前,那一片新開發(fā)的建筑工地,在雨中沉默著,天晴后,它們又恢復了喧囂,那些現(xiàn)代化、高科技的建筑工具一動不動矗立在那里,地上的零亂被雨水浸泡著一片泥濘,前幾天,這里還是農(nóng)民的菜地和莊稼,一夜之間就成了建筑工地,鄉(xiāng)村的田園毀于一旦,不久后就成了城鎮(zhèn)和喧鬧的小區(qū)。
雨,繼續(xù)飄飄灑灑,加上前幾天的暴風雨,造成抗洪信息告急,聽說,幾年不遇的洪災威脅著沿河的居民,一片一片的莊稼地被洪水淹沒,地里的莊稼是顆粒無收了,道路沖毀,房屋垮塌,當洪水消退后,他們還要重新修復被毀壞的家園,政府官員、士兵們抗洪搶險,忙得焦頭爛額,電視里播報的真實場景震撼人心,為自然的無情而憤怒,為政府的責任心而感動。
自然就是這樣,它可以恩寵地球上的生靈,也可以毀滅地球上的生靈,我們一面接受它的恩寵,一面與它無情的肆虐作斗爭。
因為這雨,不得出門,便沉默在家,以讀書、看雨、寫日記、玩游戲打發(fā)時光,其實這些也都是無聊的事,網(wǎng)絡上的游戲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吸引著很多無所事事的人,這也許就成了無聊時的一種寄托,閑散時的一種娛樂,開始時那一點點的積分能安撫著好奇心一級一級的升上去,直至也感覺虛空和沒有意義為止。
七月,也有一段休閑的日子,本想是做些事情的,但真正閑下來了什么也不想做,總往明日推,“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時光匆匆過去了,計劃一點也沒變。
七月,亦喜亦憂,其實,生活也就是這樣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延續(xù),只有不為喜而喜、不為憂而憂、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才到達了人生最高的境界。
描寫七月的散文篇3:七月清憂
七月,盛放著我所有的悲歡離合。有藕斷絲連,有流連忘返,有一束光亮照耀在令我恐慌的黃昏,有一指的清香飄蕩在令我哭泣的夜晚。這個七月,歲月靜好,流年波光漣影,充滿了我,散不去的清憂。
這個七月,我的心是一座憂郁而矛盾的城,害怕遇見又期待遇見,落英繽紛的都是回憶中的點點滴滴,萍水相逢的都是來自父母對我的婚姻的期許。我在心底種植了一棵叫做情感的樹,沒有嫩葉,沒有蔥蘢,沒有花朵和果實,只有我這一顆愈加年邁的心——對鏡花黃憔悴去,淚滴連,淚滴連,不把藕斷絲連,便用理枝焚天。心已改不若初見,莫回首,莫回首,惱恨多情月老,不到謝橋情牽。
我總是相信流年的記憶印刻在每個人的指紋里,記錄下一生的情深意長,記錄下一生的磕磕絆絆,記錄下那年的畫筆里多了一個清清淡淡的身影,記錄下那年花開后的明亮,照耀地迢迢遠方驀然近在眼前。
這個七月,就在這里默默地走到了今天,漸漸地瘦下只剩5天。我很想說這個七月不增不減地永恒在我的心里,就如悲傷的曲調帶給我低落,溫情的文字帶給我感動;就如我站在街頭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路的盡頭,人們摩肩接踵,心卻感到無盡的孤單。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難以磨滅的故事,都有一刻難以接受的離別,都隔著一段翻不過去的曾經(jīng),我想,燈火闌珊處,念與不念,忘與不忘,相思就如扎根了的種子,深情過便是盛放,深情過即便到了現(xiàn)在也是最美的妝容;我想,這個七月,我僅僅是被情感纏繞了,在那個突兀的清晨,在那個哭泣的夜晚,在那個最近一直想去未去、夜幕里隔離萬家燈火的山頂。
忽然想起一句話,“歲月不饒人,我又何曾饒過歲月”。別看現(xiàn)在的自己24周歲,執(zhí)念于情,執(zhí)著于世,可“朝如青絲暮成雪”,說的就是光陰似箭,說的就是歲月杳然,說的就是若有一天老去,青山未改,綠水沒變,卻“人顏黃花鬢已摧”。
這個七月,沒有寫下半闕清詞,沒有觀賞青蓮不妖、性情不濁。那些屬于我的如蓮的心,早已消散在茫茫的人海里,不論是快樂和悲傷,不論是擁抱還是別離,不論是珍藏還是扔棄,心變了,味道就變了,世界就變了。我想感謝塵世的煙火告訴我應將歡樂和安然常駐心底,我想感謝這滾滾的紅塵告訴我心頭花落盡,眼底依舊笑意不絕;我想,我在這個七月看到了歲月的慈悲。
我貪戀年華的這抹亮色,我奢望生命更加純色,我愿浮生不老,我愿歲月靜好,我愿人情世故變遷,初心不忘、不改。但這只是我愿,就如貪戀春光的人渴望遍山花開,就如久陷黑暗的人渴望陽光。
這個七月,如一本斷了線的舊書,落滿了情的灰塵,拂不去對故事的動容。沒有情深緣淺,沒有瑰麗韻腳,沒有屋檐那些成串的雨滴,也沒有靜謐黃昏中那顆不斷的長青藤。即使華燈初上,也被迫散場,即使被當做信仰,生活也變了模樣。
這段七月的清憂,不會重放。
看過“描寫七月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七月的散文
2.《七月晚風輕》描寫七月的優(yōu)美散文
3.七月美文 描寫七月的優(yōu)美句子
4.七月心情的散文
5.七月抒情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