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好河山的散文
描寫大好河山的散文篇1:青贊山河,春領國
幕謝冬寒,春水含溫待醒,千萬生靈抖盡舊土,蓄勢待發。晨雨歷經日夜寒,踏空輕降,潤滿河山,獨破枝頭一點綠,吐盡鉛華,只為云中艷陽紅,爭表春意。
湖風掠飛鴻,昨日往事成東風,是非成敗作秋泥,欲賞綠荷叢中綴粉紅,還望春朝。物已不是前日景,寄封家書把情充,春樓相送。軟云下,百花渡肥枝,卷草飾新泥,牛羊群歡食嫩草,清水養魚把歌談。一覽國土,皆是紛忙春象。
青年不落風塵,揚千古美才,步履春云端,播撒人間溫暖。五月間,回眸祖國千年,斬斷屈辱,志立心田,勢騰五岳之巔,不畏世風艱險,來把杯舉,醉醒在東方,舉手迎朝陽。春風二十余載,壯志不是山里霧,敢把高歌,力卷百川水,催淚為國流,不圖私利。春雨時節,花開夜來香,愁思無處身藏,沃野叢中,豆綠擰破植皮,黃雅悠然一片掛高山,猶如心海漂彩貝,滋味各顯一章。書生拿筆寫春繁,情滿橫溢落夜房。此景不是枝頭有,青年敞懷把志還。
五千年文明,隨煙沉去,鍛造一曲古香,飄然紙上,飛躥你我夢鄉,留下未完詩行,只待來幫。青年之體勢,應躍然于枝頭,接春相看,讀春芽擦土之壯麗,抿細雨潤物之輕揚,食霞光奪窗之風色,創世紀巔峰之國強。不是春景要爭強,只是萬物眼中都有傲骨之氣,然萬物之中,單數青年最強,故理應著裝當前,披身春香,殺盡黑色草莽,爭創國貌之昂然而不失青年之色。
所以本從黨風,立身踐行,著實科學發展,揚我國風。借春色以搏險阻,探望古都樓臺,昨日雄風猶存,只是黯然。今昔來路英雄,你我來當,固然春去秋再來,然強國之夢,游走心間不倒。誓死不破春之色,一心只為中華留。山河還要青枝襯,國風急待少年春。
千山本無綠,因春吹起;青年原不強,為國身忙。春開一世界只彰一絲世寧,國引萬風情成就千古英才。喝彩中國,更是棄國之青年所不能為之。花開之際,還需乘酥香色翠增表愛國情。
描寫大好河山的散文篇2:一脈山河、等你而歸
一紙流沙滑落成氤氳歲月中的嫣然,婉約成一抹別致的閑情,藏匿的思緒等待一場花開的驚艷,煙波浩渺,一念而立的孤寂讓那山脈下的滄海略顯平靜,點綴在那彼岸的柔情也許終究等不到一場歸來,炊煙寫真的平凡剝落了那些靈動的情感,還原一個沉默的真相,從頭至尾,直到切膚的感覺稀釋成一種淡淡的距離,守著咫尺,寸步不離,憶一面如初,畫沙疊影,胭脂流轉,花落身前。
素墨幾箋,費勁思量,點染憂傷的指尖,曾輕觸過誰的眉間,清風拂面,殘月當空,落寞繾綣的流年,曾與誰對飲與共,繪一筆桃花入扇,青燈一盞,今夜,惶恐而眠,那夢里的笑靨如花似蠱相隨,也許我的夢還可以再長一些,一襲白衣,我就那樣孤獨的站在山崗,看遠山如黛,花舞紛飛,蘭舟輕渡,茹素流年,看盡舊事落幕,花間常住,我躲在老去的時光,在流嵐間聽風淺吟,笑忘前塵。
你終究是這一脈山河里傾城的一幕點綴,風月后,看那萬千柳綠飄揚的溫柔,清澈的眸光中盛滿別樣的孤獨,沉香疏影,我跋山涉水,只為我的等待還未讓那紅顏遲暮,幾多冷暖,是融在繁華過后的淚滴,幾多情深,是刻在一念過后的執著,年華陌路,青煙未散,我依舊在幻世的末年,轉山涉水,只為在云水畔折筆相思,刻成云心水湄的眷戀,纏綿憂傷,淺釋悲歡,夜闌珊,念未倦,紫陌間,放我一人天涯。
東籬把酒,看紅塵瀟瀟,軟紅十丈,緩緩而退,那一闋寄在文字里的思念拋灑在江湖的背面,命運的眷顧策劃了一場相遇,紅袖盈盈,青衫輕揚,也許每一場遺忘都會是刻骨,而每一次刻骨都會是一世,月影花移,清風柳舞,一方水榭,紅塵煙火的縹緲點染那一眸舊日的思念,無始無終,輪回里,任那千尋寂寞將我掩埋,暮鼓晨鐘,我似乎聽到了那彼岸花落的聲音,很靜,很美。
獨自煮茶,在茶香氤氳的世界中,淺吟低唱,情,在雨中花上佇立,與雨滴里顫抖,驚艷著那一念江南的邂逅,停在花瓣里的雨滴,等待最動心的相逢,閃爍出耀眼的神采,吟唱一曲雨對花的深深情意,花落難尋,鋪素紙,心幾何,浮生若戲,誰與我凡塵夢,煙火卻奪窗而入,影簾竹舞朦朧,懷思往事,影逐清夢,灞柳情深重,冷冷玉容,飛鴻遙寄,桃花間凝望,闌珊處早已空無一人,這一幕仿若那丹青畫卷中落淚的一筆。
紫色的流年里,心箋是否眷戀著昨夜月色的纏綿,幽夢淺回在天涯,一抹悲傷襲心而來,蒼涼的詩句落在了流年的書卷,心碎的輕舟,過往的心帆,凝聚成一聲輕嘆與惆悵,彈指間,手中的弦撥弄出的聲音陪伴我清瘦的夢,喧囂的紅塵,游動的音符垂落與心簾,浣花詞里婉約殤,一剪眉宇不展愁,,那一縷輕風不解云煙,還在那一處流連,花開是舊年,燭火點燃一縷煙眷眷,指上猶記那相遇塵緣,胭脂婉轉,一味相思余半盞,一闕離歌落花前。
誰將回憶一針一線縫成了殤,錦瑟琴吟,畫一隅天涯,誰讓桃花一瓣一瓣落地成溪,陌路流年,望眉宇成川,這一脈山河,等你而歸,傾城相許,如花美眷,剝落了這一季的繁華,靜待安然,我守著這世外一隅,把滿目的柔情遺落在那月明星稀的花下,空谷幽蘭,駐足遙望,看那花落成溪的憂傷在眼眸中停頓,初心凌亂,相知沉醉,聽那暮鼓晨鐘的習慣,淺淺入耳,聲聲入心,千尋寂寞了斷江湖,一轉身,便成全了一個人的等待,縱然萬水千山,滄海桑田,卻還是畫下了那相濡以沫的一線念。
一筆青梅往事,隨著一指溫婉的記憶,停留在那燈火闌珊的人間,而我那一眼漂泊的孤獨卻因你而起,為你而落,一廂柔情湮沒在這錦瑟年華,那隔絕塵寰的純凈就那樣眼睜睜的看著誓言站在蒼涼的原野,一棵樹,一棵草,一個人,還有一個等待,清辭托句,靈犀而動,洇染紅塵的經卷,此去經年,又有多少或深或淺的思念在時光的渡口暗自飄零,任一箋素紙,臨摹那隔岸的夢,留戀在那滄海的盡頭,隨風搖曳,直到花開荼蘼,蒹葭凄凄,這一場歸宿映入我的容,你的顏。
描寫大好河山的散文篇3:最美的地方
我沒有欣賞祖國的壯麗山河,也沒有游覽過許多名勝古跡,不過,我去過一個地方,棗的家園——柳林。
柳林是媽媽的故鄉,也是我去過最美的地方。
在去年秋季的時候,媽媽對我說:“你想不想去媽媽的故鄉柳林去看看?”
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您的故鄉是什么樣子的呢?”我當時很好奇。
媽媽說:“那是大紅棗的家園,秋季會結出了紅彤彤的大紅棗,由其是早晨的紅棗,叫“水露棗”,特別香甜可口,這里的早晨霧蒙蒙的,很是一大好風景,這里還有你喜歡的羊、小貓、狗、雞……還有一大片農田,我們可去大農田摘果實,吃大紅棗。怎么樣?你去不去?”
我一聽,一口答應了。
然后,我們便出發了。路上,我一直在問媽媽:“媽媽,快到了沒有?”“媽媽,你吃過這兒的紅棗嗎?”“媽媽,你從小就在這兒長大嗎?”“媽媽,你摘過果實嗎?”……我把媽媽都問糊涂了。
到了柳林,媽媽的親戚朋友馬上出來迎接我們,還問我們身體好不好?城里的生活好不好?……問了一大堆。我呢?站在遠處,聞這里的各種香味和香氣。
“嗯,濃濃的紅棗味,嗯,玉米的香甜味,嗯,豆角的青香味,嗯,稻田的谷香味,嗯,西紅柿的美味。啊!太好了”我贊嘆道。
聞完香味和香氣,就應該實際行動了吧。我和媽媽一人拿一個大袋子,出去摘果實了,“一顆、兩顆、三顆、四顆、五顆、六顆……”我們先摘紅棗,再摘玉米,然后摘豆角,最后摘西紅柿。不一會兒,兩個袋子就裝滿了。
我們邊摘邊吃,嗯,果真和媽媽說的一樣,紅棗香甜美味極了,我和媽媽一直吃呀吃呀,一會兒吃得我和媽媽肚子大大的,飯也吃不下了。今天我過了個紅棗癮。
不一會兒,天就黑了,我們得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柳林。
我真想再去一次柳林,再吃一次紅棗,再過過紅棗癮。
看過“描寫大好河山的散文”的人還看:
1.有關祖國大好河山的散文
2.有關山的散文
3.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歌
4.優美的歌頌祖國的散文
5.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