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散文欣賞
咖啡的散文欣賞篇1:咖啡人生
有人說:“人生是茶。”也有人說:“人生是蜜水。”更有人說,人生是咖啡。要問那個人是誰,那就是我。
至于,我為什么說人生是咖啡,那是因為我覺得人生不單是苦澀,也不單是甘甜;而咖啡它不僅在充滿了苦同時也充滿了甘甜,更重要的是能改變。若你加一些奶片或糖精,那么它將多一絲甘甜;若你什么都不加那么你必須得學會回味苦中的甜。
由此,我不禁聯想到人生。人生并不是挫折的,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而是劫難與美好兩者皆有的。同時,人生需要命運的改變,需要我們的體會。命運需要我們的努力與追求。
咖啡的散文欣賞篇2:午后的咖啡時光
午后時分,應該是一天中最飽滿的時光。
少了晨的匆忙和暮的深沉,一如心態里亢奮的歌謠,按捺不住地只想深呼吸,讓最暖的陽光和快感一起,韻入身體的所有部位,喚起那根最為舒暢的神經。
抖落了半日的勞頓,小息成了美味之后輕音樂,一定是薩克斯的溫婉和柔情,如果恰好是《回家》,便應了景,應了心,應了一份愜意。
忙完了一天中最主要的午餐,收拾了碗筷。看著老公滿意的神情和多少有些幸福的呢喃,廚房就變成了音樂會的樂池,我,就是首席指揮。生活的交響從此只有愉悅的和聲在不停地回響。
不知從何時起,老公學會了煮咖啡,并漸漸迷戀。
原本是為了下午上班不犯困,提神而為;逐漸的就演變為一種程序,順勢而為;后發現可以變成一種情趣,調情而為!這“調情”實為情調,這情調更適宜午后的氛圍和“談情”。于是,在安靜的午休時分,咖啡的香濃就升騰在閑淡的鐘擺聲中,彌漫著有些讓人癡迷的氣息,滋潤著這溫和的光陰。
兩盞相同花色、相同形狀的咖啡杯,盛著同一種味道的咖啡,就著一個又一個深談淺議的有趣話題,日復一日,在延續中……
談論著奧運、談論著孩子的有趣之事、談論著職場的艱辛、談論老父母的照顧、談論近期旅行計劃等等,無所不談,談所必談。從不慷慨激揚,也不面紅耳赤,說說笑笑,風拂面爽,賞心悅神。淡是淡了點,可心卻安寧了,猶如面膜敷后的肌膚,水當當,清爽的要命。
我喝咖啡,永遠不加糖,極愿品那赤裸裸的苦。老公的咖啡,后來也只是加奶。到底還是步調一致了。笑談其苦,倒也開心無比。
笑言到:我永遠都能吃苦!其實正是為那特殊的香所吸引。只要有香的感覺,吃點苦怕什么!告誡老公:永遠要會為生活調"香"哦。
老夫老妻當然不言浪漫。咖啡只是飲品而已。
可是那煮咖啡的功夫和誰去煮,誰拿杯子,誰去備料,可就是推推搡搡、連哄帶夸、半怒半嘻,才請得動的大師。贏者坐享其成,輸者自成大師。別說,老公煮咖啡的水平真不比大師差,在不斷的、持續的贊揚聲中,他的潛意識儼然大師級了,從此,壟斷了咖啡制作權。我就只留偷笑在心間了,每每品味咖啡時,也就是心中竊喜無比的時分。
極喜歡熱騰騰的咖啡。小口地品著,看著,聞著,那液體在口中肆虐地彌漫,毫不做作地散發出獨有的魅力,那種苦苦的帶有烘焙中的溫的感覺,從小時候就喜歡,讓我很沉醉。腦海中幻想著一個優雅的女人,寫滿相思的眼眸,散發著柔媚的氣息,在咖啡裊裊的霧氣中專注的神情,好美呀!心底里驚叫一聲,只延續著印在杯沿的口紅痕跡,想回味那一抹風情。
原來,風情是可以遐想出來的。
輕舉杯,就著那似有還無的風情很想也優雅一把。卻只見,老公端起已溫涼的咖啡,一飲而盡……原來咖啡可以這樣喝?!沒有風情,沒有矯揉,像是高粱地里的高粱酒,豪邁的可以像端著粗花瓷碗般的牛飲!揉揉眼睛,分明是雅致的骨瓷咖啡杯,沒錯呀。剛才含在口中準備優雅一番的咖啡,一噴而出。
捂著笑疼的肚子直不起腰,直到淚花溢出。
真正的,準確的,實在的,咖啡真的只是飲品而已!
不然,星巴克的大杯咖啡豈不是折煞浪漫的巴黎、紳士的倫敦!
而我,只需要午后咖啡時光的那份快樂,那份怡然。一米陽光足矣,何必在意他是如何干掉咖啡的呢?
咖啡的散文欣賞篇3:咖啡情懷
喜歡上咖啡純屬一個心血來潮的沖動。沖動歸沖動,但一想到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茶文化的國度,都能接受像咖啡這樣的舶來品,都有著大海一樣的包容,何況我呢。
繁華而的喧囂都市里,曾經代表著中國千年傳統文化的茶文化正日漸失去昔日的光彩。雖然茶樓、茶廳比比皆是,但其中卻是充斥著玩牌者的嬉戲,嗜賭者的瘋狂與癡迷,甚至于醉臥紅塵的不歸,都成為追金拜銀的利益場,真正文化的東西已經少之又少了。
于是咖啡文化應運而生,并在新舊更替的過程中,在中西文化的融合發展中占據了主角,成為人們提升自身修養,崇尚品味生活的象征。
但從外表看這些咖啡場所,既像穿著考究溫文爾雅的紳士,又像一位氣質高雅的貴婦人,使人聯想到的是一種成熟之韻味,又給給人一種不落俗套的感覺。尤其是夜幕低垂霓虹斑斕的晚上,透過咖啡廳里散發出的柔和的燈光,不難想象一個簡約的吧臺,一杯裊裊生香的咖啡,一段段令人沉醉的樂曲,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浪漫與溫馨呢。
對于像我這樣品茶都品不出所以然的人來說,對咖啡也少研究,終究是沒有勇氣走進這些咖啡場所的。但出于好奇,抑或是對一種新文化形式沖動,我還是忍不住從超市里買來幾小包速溶咖啡,回到家里便迫不及待地沖泡起來。
因為是沸水沖泡,這些咖啡精靈們在杯中不斷翻滾著,那一絲絲的熱氣也便不斷升騰起來,一股股無法言表的味道時不時鉆入鼻孔,令眉間不免緊蹙成幾道峰巒。等到升騰的熱氣稍稍消融,我唏噓著杯子的邊緣,小心翼翼地啜吸了滿滿一口。頓時,一股未曾品嘗過的苦澀,毫無夸張地沖擊著我敏感的味蕾,還未等下咽便又迅即吐了出來。這是咖啡獨有的味道,但因了我的冒失和沖動,想必是一時還接受不了這舶來品,適應不了這逼人的味道吧。
朋友來的時候,我將這次的經歷告訴了他,朋友聽后終是忍不住笑我老土。
朋友說,喝茶講究茶道,喝咖啡講究門道。喝咖啡,你不能像干渴了就大口大口喝水一樣,你得慢慢地品味。
于是我找來兩個小茶杯,現場向朋友討教一下這喝咖啡的所謂門道,看到底有什么不同。朋友一邊將開水煲里的水重新加熱,一邊拿起我準備好的兩小包速溶咖啡翻了翻,看其表情雖然不是很中意這種咖啡,但還能湊合著喝便沒再說什么。朋友將咖啡分別倒入兩個小茶杯里,隨后用正在沸騰著的水進行沖泡,用茶幾上的一個小湯匙徐徐攪動起來。我一邊看著在沸水里不斷翻滾著的精靈們,一邊佩服著朋友技巧的嫻熟,全然忘記了正在升騰著的那股難以下咽的苦澀。按照朋友的指點,我用湯匙將熱咖啡送入口中,在舌齒之間稍作回旋便慢慢下咽,那股澀澀的苦味過后的一瞬間,真地就有了一絲絲淡淡的香醇,和自己曾經單獨沖泡時已經有了顯著的區別。
后來,我試著在咖啡里加過些冰糖,想以此沖淡咖啡所獨有的那股苦澀,但感覺總沒有從前的好。
因為熬夜的緣故,我便在書桌前經常幾小袋速溶咖啡,困頓了就喝上一小杯,既提神又滿足了自己單調的味覺。久而久之,以至于我都改變了老祖宗留下的習慣,逐漸有了喝咖啡的嗜好。我不知道這種習慣的改變,是不是落得個崇洋媚外的壞名聲,但我內心是真地喜歡上咖啡了。
我喜歡咖啡在沸水翻滾旋轉的快樂,這很像我們人生,我們奮斗者,我們拼搏過,難道不是為了追求整個過程中那曾經輝煌的一瞬兒嗎;我也喜歡咖啡那種先苦后甜的味道,這又像我們走著的道路,我們探索著,我們經歷著,整個道路有時平坦,有時又布滿荊棘充滿坎坷,如若沒有那種飽受困苦磨練過的堅韌不拔的意志,怎么會有苦盡甘來的幸福和喜悅呢,怎么會有因了曾經的奮斗與拼搏所展現出的對那一瞬兒輝煌的興奮與感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