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散文欣賞
酒不醉人人自醉,因為人有感情的牽絆。關于酒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酒的散文欣賞篇,歡迎大家閱讀。
酒的散文欣賞篇1:酒
自當黃河東來之水滋潤透九州之壙埌,便有滄海桑田之五谷哺育出華夏燦爛之文明。于是,酒這液體的精靈也便應運而生。仙子夷狄采天地之靈秀,醞泉霖之精華,竊自然之奧秘,奪籽實之造化。飴甘為醇,釀脂為漿,煨火蒸餾,甕罌以藏。取精髓,舍糟粕,是以成酒。
酒成之日,人獸狂舞,鬼神垂涎。一代明君夏禹王亦曾為之傾倒,酣暢過后,三日綴朝。怵然之余,遂作歌以警世人曰;‘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酒,浮歡樂而衍墮落,生靈賦而迷心性。窮酒源遠之四千年,其,或致夏杰商紂之荒淫無道,或映鴻門之刀光劍影,或佑魏武煮梅酒以論天下之英雄,或釋太祖兵權之心腹憂患,或成青蓮斗酒百篇之輝煌,或累李后主之離合悲歡。
酒載浮著是非功過,成敗苦樂把歷史浚了個透遍。然后,扔下一地苦果甜瓜,自顧流芳到今天。
酒沁萬戶燃明燭,香飄軒宇盈小筑。亭臺酗罷性狂巔,孤月枯柳對愁飲。敘饗濟壺迎遠客,馨溫佳節團圓年。
人謂酒乃歡樂之源泉。酒說;不然,吾亦如墨,近我者黑。吾常與色為伍,與盜為友,與奸為朋,與氣為鄰。我會讓那些把我嚎嚎鯨吞的人胃翻九轉,蝕他的腸,悔他的肝。再叫他昏沉沉不知天高地厚,傻呼呼莫辯西北東南,怒咻咻氣沖牛斗,迷蒙蒙走失心竅。莫若為我陪珍饈,亦舊戮你身,殘其后。你道會須一飲三百杯,是要付出代價的。五花馬,千金裘轉瞬便入他人手。
人之所以有別于禽獸,皆因人具思維和理智,人若喪失思維和理智則比禽獸更可怕。而致人喪失思維和理智的惟有欲望,權利和酒。
舉杯問酒;汝既然能融成敗苦樂于一壺,爾緣何而伺?酒答曰;‘度’。
酒的散文欣賞篇2:醉人的酒
醉人的酒,那是日月的精華濃縮成的,他讓你興奮,讓你去狂,讓你去發瘋,讓你東倒西歪,讓你失態,不知到天高地厚,讓你的眼睛發紅,讓你的眼睛癡呆,讓你去笑,讓你去哭,讓你更清醒,讓你更糊涂,讓你忘了家,讓你只能認得家。讓你記不清親人,讓你卻能回憶起往事,你可能明白了許多的人生事理,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誰,這時候你敢大膽的去愛,也敢大膽的去恨。醉了的你可能真正的看到了誰是你的朋友,誰是你敵人,也可能醉了的眼睛把你熟悉的人改變了模樣,陌生的人卻成了你的朋友。
酒這東西很怪,透明的如水,清澈的能映照彼此的心,為了生活的艱難,你去喝,為了慶祝成功你去喝,朋友相聚你去喝,為了從此分散你去喝,孤獨時去喝,熱鬧時還是去喝,喝的天旋地轉,今日戒了,明天重新開始,明知自己醉了,還說沒有醉。都看你糊涂了,但是說著清楚的話,都看你沒有喝醉,話語卻顛三倒四。你喝醉了,認不清自己的家,但對別人的家你怎么也認不錯。
酒迷了心,醉了人,這誰都看見了,拿上刀亂舞,可就是不砍自己,為什么,難道醉的不是你嗎?平常軟弱無能,喝了幾盅酒,似乎就有了立身,藥都治不了你酒,酒能治了你,難道酒就如此的神嗎?
酒一杯水罷了,一盅酒就是十斤油的價值,喝進自己的肚子就占大便宜,喝的人不算這帳,看的人到是心疼,酒比油貴。都說酒傷人,但喝開了能抑制住情感嗎?英雄豪杰,頂天立地,酒進了肚內,骨頭都軟了,也不知誰是英雄。
宴席上擺上了酒,沒有酒還是宴席嗎?宴席上不醉人,算是誠心待人嗎?喝吧,大膽的喝,生命是什么,酒才是真的感情,不喝醉不是朋友,醉了朋友對不起你,醉人的酒,讓人理不出頭緒。
酒這東西,人憂愁了喝酒,為此曹操還寫了一首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人高興了還是喝酒,讓高興的心在錦上添花,歡樂再歡樂。酒難道就如此的有魅力嗎?沒有酒就不能高興,沒有酒就不能解愁嗎?誰能說清內在的道理呢?
一個人的時候,喝著酒,面對寧靜,去思考去回味,激發著枯萎的思緒,觸動著還能蹦出心坎的靈感,回憶過去,展望未來,一切都靠酒在支撐著精神。兩個人的時候,喝著酒,你一杯我一杯,就有了話題,談古論今,說了前朝說后代,說外國人說自己的國家,不知是不是談論國家的大事,還是為了酒的清香。
或許還有更多的人,喝著酒,說著笑話,吹著牛皮,一個被一個說的好笑,一個被一個吹的大,有的說他是負責給月亮上你條火車道,有的說他是負責給太平洋把攔桿裝上。酒喝下肚,人的思維就亂了,狂了,開了,什么都不顧忌了。
酒能壯陽,酒能壯膽,酒能活血,酒還能體現人生的價值,酒的好處說不完,酒成文化了,酒可以讓人引經據典,說很多人生的道理,酒的廣告詞很有令人回味的道理,每一種酒都有一個典故,知內幕的人知道是編的,不知曉的人還依為那是真的,酒是一部寫不完的文化歷史,不知是誰發明了這酒。
酒能醉人,酒的包裝也醉人,買瓶嘗嘗,好了再買,這就是酒,買好酒的人說是送人的,喝好酒的人就不買酒。醉人的酒很有意思,不但讓人醉,還在釀制著人生的故事,故事一旦編成,酒就有了結果,酒不但是文化,還是一種大文化。
酒的散文欣賞篇3:酒鄉話酒
濉溪縣,位于安徽省北部,東臨宿州市,南接蒙城縣、懷遠縣,西連渦陽縣,西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壤。因東瀕濉河,西臨溪河,故名之曰濉溪。此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時期政治家華元、秦相蹇叔、東漢哲學家桓潭、竹林七賢之首的稽康等均為濉溪人,以盛產口子酒而聞名。
老城石板街,至今仍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筑,白墻黛瓦、馬頭墻,盡顯徽派建筑風格。街面于清末民初用石板鋪砌,一個世紀以來,行人南來北往,商賈不絕,石面竟光滑锃亮,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往東不遠處即是蜚聲省內外的口子酒廠,“名馳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這是對我家鄉口子酒的贊譽。酒香不怕巷子深,用以形容口子酒,一點也不為過。記得幼時經過酒廠離很遠就聞到一股撲鼻的芳香,令人神舒氣爽。所以,口子酒又有“隔壁千家醉,開十里香”的美譽。
相傳早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宋共公因避黃河水患將國都由商丘遷到相山腳下,在他宴賓客、會諸侯的時候,用的就是當地出產口子酒。
酒,又稱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等,別稱近四十種。采用糧食釀造,發酵成人世間最美的仙露瓊漿,具有超強的魔力。開瓶,芳香四溢;聞其香,沁人心脾;藏之愈久,歷久彌香;飲之,飄飄欲仙。多少人為之陶醉,醒后復飲之如初,終棄之不舍。是宴飲及饋贈親友之佳品,自古至今,大到國際交往,小到友朋應酬、家庭聚會,無酒不成席,與人之生活息息相關。“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詩經•鹿鳴》生動地記載了周王宴樂群臣嘉賓的情景。《漢書•食貨志》曰:“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百禮之會,非酒不行。”
美酒成事,但酒多,小則誤事,大則誤國。
許慎《說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兇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由此可見,酒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人的品行聯系在一起了。自古以來,有哪一種珍品或是人間極品能夠讓帝王在酒杯中失去了江山;讓普通人以身犯險,甚至丟了性命。凡荒淫誤國之君,大多嗜酒如命。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桀“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后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 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商紂王鑿池儲酒,懸肉如林。其二人,開酒色誤國之先河,后世帝王步其后塵者不在少數。所以,西周在推翻商朝后,有感于商紂王酗于酒,淫于婦,以至于朝綱混亂,諸侯舉義的下場,作《酒誥》以示警戒。可惜,后世帝王不知江山得來不易,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以致亡國悲劇循環上映。酒有罪乎?酒何罪之有?是人之品行,人品即酒品。
《莊子•胠篋》記載了“魯酒薄而邯鄲圍”的故事。《音義》注曰:“楚宣王朝諸侯,魯恭公后到而酒薄,宣王怒。恭公曰:我,周公之后,勛在王室,送酒已失禮,方責其薄,毋乃太甚。遂不辭而還,宣王乃發兵與齊攻魯。梁惠王常欲擊趙而畏楚,楚以魯為事,故梁得圍邯鄲。”雖是借口,因酒而起戰事,酒,實在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曹植則因為飲酒不節,酒后做出違禁之事,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最終在王儲的爭奪中遭遇失敗,以致后半生過著名為王侯實為囚徒的生活。
也有喝酒喝出了高妙藝術者,阮籍借酒醉拒絕了司馬昭帶有政治色彩的聯姻,宋太祖趙匡胤則在杯酒中不見血腥,奪了眾大將的兵權。
酒,不僅是一種飲品,亦是一種文化。文人大多喜酒,更有嗜酒如命者。文人飲酒,以濃烈的美酒澆注一腔失意的情緒,酒入愁腸,吟出流傳千古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