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中秋的散文
過中秋的散文篇1:過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到。瑟瑟的秋風中幾片不知道因何早早枯黃的樹葉隨風舞動著,蝴蝶般輕盈的投向大地,枝頭的葉片是嘆息嗎?還是顫栗或者是在為凋零的同胞念經超度吧?!你聽風兒過處,彈動的柳葉唰唰作響。有無形的小手在撓你癢嗎白楊樹?看著你拍著手歡快的樣子,我疲憊的身心頓時輕松了許多。風啊!你哪窈窕的身姿是何等的纖細柔軟啊?可以任意穿梭在每一個枝繁葉茂的縫隙間。你的芊芊玉指又是何等的溫柔神奇,撫醒意欲長眠的知了,又唱起對光明留戀的歌謠
每逢節前,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和接來送往的應酬。這不好不容易正十五了。各回各家團圓賞月的日子了。老兩口早早起床,去早市買來新鮮的蔬菜,雞魚還有大蝦排骨。又匆匆趕回家把該煮的煮上,該燉的燉上。忙忙碌碌到十一點多,兒子和兒媳帶著孫子孫女來了。一家人坐在了桌前。老人看著眼前兒孫開心的笑臉,忘了吃菜。孫子孫女香甜的吃相,早把一天的勞累趕到了了九霄云外。7歲的孫子吃口奶奶剔沒了魚刺的魚肉,手再去搶九歲的孫女面前爺爺扒了皮,扯凈了蝦線的蝦仁。倆孩子你爭我搶的吃完,滿足的去看動漫玩游戲了,桌前兒女再為操勞了半生的父母夾菜、斟酒拉家常。
快樂的時光過得太快,轉眼十點已過。忙催促兒子兒媳帶著孩子回家休息。把進廚房要刷碗的兒媳推進客廳,提上早已為他們準備好的速凍手工水餃 手工饅頭大包子,囑咐他們回家好好休息。明天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別睡晚了起不來遲到了。
過中秋的散文篇2:中秋隨筆
時值甲午中秋,當晚月色如水,相伴微涼秋意,步月遣懷,思鄉念友之情,油然而生-----題記
中秋的午后,依然擺脫不開殘存的暑意,頭頂的驕陽讓你對日漸遠去的酷熱仍是心存余悸。臨近傍晚,不知不覺中卻已涼風習習,心情也隨之變的歡快愜意,注視太陽西下的步伐,不禁悄然感嘆: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逝去,不可挽留,每次日升日落,自有主宰,方才揮手送走西下的余暉,一個轉身,就要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月夜,這就是日復一日的真實而瑣碎的生活,學會如何用心去面對,就是人生智慧……
此時,是一天中歸于沉寂的開始,萬事萬物在清晰與模糊中默默的過度。風,會住,夜色在晚霞的掩映中姍姍走來;幾朵浮動的云依舊游走空中,遙望人間,也許是因為不舍,漸而凝聚,這樣的浮云堆疊讓未來的局勢演變的有些撲朔迷離,不禁輕聲問:今天還能看到美麗迷人的月色嗎?也因這種不確定帶來情懷的活潑跳躍,似乎這樣更有趣味;青草叢中,輕輕喚響的聲音,幾聲蟲子的叫,帶著愉悅,吼出幾聲思念,然后悄然蟄伏,靜靜的與我們一起期許東方的夜空。
身后,還是落日云霞,眼前,卻在悄然醞釀著變幻,于無聲處,在萬眾矚目間,天邊微微泛起了光芒,開始如同一池清波在徜徉,遮住了幾顆閃閃的星光,繼而光暈微微擴散、蕩漾,在光芒透出的一刻,終于露出了她的容顏,不負眾生翹首遙盼,玉兔東升,玉輪流轉,可愛的身影清麗輕靈,皎潔清透,在一片靜謐中,銀色漸漸籠罩天地,一股祥和之氣充滿人間。經歷了這樣的驚喜,心里也如同漫過一股暖流,此刻無論是喧囂的城市還是炊煙四起的鄉村,都在她溫柔的目光注視中變得端莊美麗。心中快意的暢想著賞月的情境,小院,圓桌,木椅,隨手搖動的小扇,一壺溫溫的清茶,葡萄,月餅,美酒,身邊幾顆淡淡疏疏的樹影隨風晃動,院墻上爬滿清翠的綠蘿對著月影婆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輕聲淺語,其樂融融,幸福美滿,快樂就像扇著翅膀的鳥兒,圍繞在身邊,伴著月亮的腳步一起行走,歲月拖著長長的尾巴,纏綿左右,不舍得離去……
月色如水,拋灑清輝,萬物都在她羞澀的掩映中詩意朦朧,幾分如紗的夢幻中,留幾分暢想去任你自由恣意發揮,不受束縛和拘限。明月當空,星兒稀少,偶爾幾聲不明晝夜的雞鳴,伴著隨之的陣陣犬吠,隨手描繪的田園意境,讓這樣的夜愈發的可愛迷人。在中秋夜晚的涼意中,美麗的月色如緞,保管好心情,添好了衣服,踱出院落,聽著草間蟋蟀斷斷續續的叫聲,獨自沿著熟悉的鄉間小路走出村頭,在矮矮的山坡前,沐浴在月色之中,抬起頭,看著斑駁的桂樹山影,用心數著她的枝枝蔓蔓,她,潔白如雪的容顏,讓人看到流連忘返,此時明月一輪當空,一輪卻在心頭,在這樣的安詳中心情也分外輕松靈動,眷眷柔情直如碧波萬頃,漫天傾瀉卻又能隨心控制,隨時收攏聚集這些情愫,放在心底,堆積成人生中厚重的一頁,寫入滄桑一筆。
微冷的中秋之夜,亦真亦幻的廣寒桂宮,天上人間,似乎有千年不斷的相思話語,在耳畔纏綿,讓忙碌一天的心有個安靜溫馨的休息場所,忘掉煩惱和不快,貼近自然,回憶兒時就聽過的美麗哀婉的傳說,心會頃刻間變的柔軟,情感綿延。唯有這樣的真實虛幻之間,淡淡思念,悠悠情懷,點點滴滴敲打心扉,審視著薄如蟬翼的距離,丈量著人與人之間微妙的尺度。
中秋節,中國傳統的團圓夜,在從古至今的文化積淀中備受尊重與洗禮,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法度,前賢對此尤其重視,吟詠中秋月色的詩詞名句更如珠光般璀璨生輝,如今,它不僅只是一個特色符號,而是承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集合智慧,凝聚親情,形成了中華民族一個感人的節日,面對如此明月,祝愿普天大眾合家團圓,靜享人間美好生活。
過中秋的散文篇3:中秋情思
又到一年中秋節,看著那輪皎潔的圓月,心頭縈繞著萬千思緒,翻騰不息。
回想起小時候,每年中秋節的夜晚,母親都會早早的做好晚飯,飯后,父母會帶著我們五姐妹,圍坐在一張桌旁,一邊賞月,一邊講著有關月亮、有關嫦娥的故事。有時,父親還會拉著二胡,饒有興趣地為我們五姐妹所唱的《彩云追月》伴奏。母親這時多半會微笑著坐在桌旁,帶著特滿足的神情,看著我們父女在自娛自樂。
那時,村里還沒有用上照明電,同村的伙伴們,晚上都愛來我們家玩。我想,他們一定是陶醉在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了。小時候,每年的中秋節,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讓人懷念。
等我們幾姐妹各自成家后,幾乎每年的中秋節,都會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買上月餅和水果不約而同地帶著兒女回到娘家,熱熱鬧鬧地陪父母一起過中秋佳節。記得女兒兩、三歲大的時候,特別喜歡唱歌,父親經常會用口琴和二胡為女兒伴奏,有一年,還饒有興致地教侄女和女兒他們幾個學唱《爺爺為我打月餅》,在中秋節的晚上,父親拉起他心愛的二胡給幾個孩子伴奏,爺孫幾個一起為全家獻唱助興。一邊賞月,一邊開展我們家的慶祝活動,孩子們十分開心,父母的臉上樂開了花,我們也感到特別快樂。
那時,我們一來擔心家里人多會累著父母,二來怕孩子多,聚在一起太吵太鬧,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由姐夫提出,下一年開始,以后每年中秋節由我們幾姐妹輪流回家陪父母過節,以免父母太累。父母聽完后,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暗淡了下去,母親忙連聲不迭地說:“不累!不累!過節人多才熱鬧,再說每年也就是過節時,我們一大家子人才能整整齊齊地聚在一起,平時哪能聚在一起呢?況且,一年下來也就屈指可數的幾個節日才能一家團圓……”母親說著說著,眼眶都有點濕潤了,大家連忙一起承諾,“來年還是會帶著孩子們回家陪父母過中秋節。”之后,再也沒人敢提這個話題了。
只是,好景不長,才過了幾年,我們相繼外出廣東務工,差不多有十幾年都沒能聚在一起陪父母過中秋節,每年只在中秋節那天打電話給父母說聲“節日快樂”!父母只能聽到我們通過電話線傳遞的節日問候,卻不能享受兒孫繞膝的怡然之樂。
我帶兒子回到老家的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回家陪父母過中秋節,大妹一家有時候也會回家陪父母過節,雖說陪父母過節的人也不算少了,但家里在外的親人占多數,就算有我們陪著父母,依然很難看到父母的臉上綻放出亦如從前的那種喜悅神情。因為,父母想要的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節,在父母的心里,這個家少了誰不在家過節那都是不完美的。
這兩年,二姐夫婦已回到老家,前不久,夫和小妹也已回老家了,小妹夫也準備回家了,而女兒和大外甥都在長沙工作,距家也不遠,今年,我們這一大家有望團聚在中秋月圓之夜。前兩天說起這事,母親特別的開心。父母一年一年的老了,家里的人口增加了很多,但一家人齊聚一起的時日卻是極少的,每次過節,母親都會念叨,“今年,誰誰誰又沒在家過節。”
隨著日月的輪回交替,父母日漸蒼老,每逢節日就愈發的想要兒女陪伴在他們身邊,特別喜歡那種熱鬧的節日氣氛縈繞在他們身畔。仔細算算,我們能與父母一起過的中秋節也不會很多了,真希望這個中秋節,母親不會再念叨“誰誰誰又沒在家過中秋節……”親人們,趕緊回家過中秋節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愿每家每戶,都能人月兩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