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雨巷的散文1000字
關于雨巷的散文1000字篇1:浪漫的雨巷
許多時候,想著徘徊在寂寥的雨巷,是否能遇著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在戴望舒的唯美情懷中,我們懂得了什么是浪漫,在幽幽的小巷里,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緣分。
正值青春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年輕,就不怕輸,真好!其實我也喜歡老街道、老房子,濃厚的歷史韻味令人流連忘返。一片片瓦,一粒粒沙,見證著歷史,迎接著未來。若是與心愛的姑娘在此小住,應該是世間最美的事了吧!
油紙傘,浪漫之物,廣大新世紀青年應該都是從戴望舒那才知曉的吧。一把傘,一段情,一首詩。遺憾的是現代化工業席卷而來,傳統的油紙傘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走在大街上到處是流水線下來的遮陽傘,誰若撐一把油紙傘那就奪人眼球了。不過浪漫的文藝青年是不會忘掉它的,藝術照片里它可是襯托優雅氣質的寶物。我就希望能找到一個偶爾撐一把油紙傘的優雅姑娘,共游微雨蒙蒙的小巷。
記得以前發表過一首短詩,名作《古巷》,靈感就是來源于《雨巷》。老街總是勾人的,讓你迫不及待地認識它,了解它,最后愛上它。年輕的我們出生在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老屋老墻漸漸消失,承載的歷史記憶被鋼筋水泥取代,想了解以前的生活怎么辦,只好去找尋殘余的古巷,不行只好翻查老照片。它們是最真實的,沒有書上那樣多的修飾,沒有添油加醋的傳說,我喜歡這種感覺。
記得小時候住過土坯磚房,就是下面是土坯,上面加點紅磚,因為當時條件有限,只能這么蓋。雖然生活簡陋,但是格外溫馨,房子不大,正好能住得下,所以小小的房總顯得熱鬧,有那種幸福的感覺。老老的墻面不知幾代人摸過,一層又一層的報紙定格了時間。無聊時看看舊報紙,它們大多數是比我還大的,所以蠻有興趣地看看那時候是什么樣子的。老巷大多是比較狹窄的,這正適合小孩子玩耍。玻璃球,摔紙牌甚至捉迷藏都是在這的,每次路過都會想起那時,想起那快樂又短暫的時光。童年的小伙伴是最鐵的,光屁股長大的感情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得完的。一起去玩球,一起去上學,一起去偷瓜,一起去“開辟新領地”,每一次玩耍都是感情的積淀?,F在天各一方,即使沒有經常聯系,還是心有靈犀。長大了,各自有了生活,即將組成新的家庭,他忙,我也忙。
好像去趟蘇州的小巷,印象里,蘇州市一個美麗又典雅的圣地,沒有世俗的紛擾,沒有浮華生活的牽絆。一個人,靜靜地,走過小巷,是件多么愜意的事情。不管能否遇上有緣人,都是值得銘記的。白色的圍墻經歷了百年的洗刷,格外迷人,窄窄的過道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分外妖嬈。如果它也有性別的話,那一定是一位才女,純潔,包容,美麗。
幽香裊裊,他循香而望,但見如畫伊人發簪素香丁香于曲巷幽處踏雨娉婷而近,寬大的藏青色裙裾于微風里翩躚,恍若飛蝶欲乘風遠去。髻間丁香靃靡,墜了青階上星點素白,更散了滿巷清雅高潔。
他癡癡凝望著簾雨朦朧中的單薄剪影,幾近迷醉地喃喃:“伊人如是,我莫不是日里生夢吧?”
漸行漸近,她倏爾頓步,棄傘仰天,任雨絲綴滿蒼白臉顏。眼角瑩瑩,隨發間細碎丁香飄飄而落,寂然無聲。
低首太息,她拾起石階之上孤零零的油紙傘緩步前行,余光瞥過怔怔不知思所何的布衣少年,心際自哂:煙雨朦朧,真是意境呢,也只我這俗人看不透這萬種風情徒徒傷己。只天可憐見,前路茫茫,何處為家?雨可憐見,前路漫漫,何方為盡?
雨巷,浪漫的地方。
關于雨巷的散文1000字篇2:雨巷感慨
人生如白驥過隙,轉眼已至暮年。
別去春花猶謝,此時,秋正濃,一陣零零落落的細雨,在這個小城中,彌漫著丹桂清香。
依舊如是往常一般,撐著傘,穿過小巷?;蛟S是秋雨緣故,丹桂的香氣,引人不禁陶醉幾分。小巷依舊如是往常一般,來往的人不多,但每天經過的卻都有我的蹤跡。不知道是誰家院落種植的丹桂露出幾簇枝頭,在秋風細雨中,落了一地。小巷,頓時醉人清香。
曾經,在西塘不忍別離的時候,那巷子的幽深,古老,還有超時空的神秘,不禁讓我路轉千回,終落此處??墒?,西塘不屬我,那里終究是個美麗的夢。而我,始終要回去自己的地方,找回屬于自己的小巷。
站在簇簇丹桂枝頭下,仰頭凝望,那秋雨濕漉的點滴,彷如是點綴了丹桂嬌小的容顏。而這幽深細窄的巷子,似乎也因為這丹桂,和她的香氣,多了些生氣。不過今天,倒顯得有些耐人尋味了。巷子的出口,是一座城市繁華的街道,那里密集著商鋪和人群,還有喧囂聲,彷如出了巷子,便是另一個世界了。
小巷,很簡陋,地面,墻面,都是青磚,除了墻角墻縫里拼命探生的苔蘚外,也就是院墻上露出的幾簇桂花了。每次,未去小巷深處,便已經嗅到這淡淡且是醉人的芳香。所以每次,我總是在巷口駐足幾分。沒人知道,這是為什么?只是一個小巷罷了,不論是雨天,還是晴天,不論是春時,還是秋分,它依舊只是一個巷子罷了。曾經,我為這些人的想法,感到可笑。但隨著時間,隨著斟酌,這可笑,便也就是原諒了,甚至是無視。
巷子,是一條胡同,是一條細長的青石路,它的存在,無非是拉近了目的地的距離。隨著時間的磨蝕,風雨的退化,小巷變得越來越陳舊。而路過這里的人,每天來往的人,都不曾發現,這腳下的路,已經是磨平的有些滄桑了。如今,秋雨紛紛,天氣轉涼,小巷的幽深處的陰暗,又不禁顯得蒼茫。
而人們,因為天氣緣故,怕是地滑,也便不再路過巷子。
頓時,它像是一個被拋棄的孩子,孤獨的坐落在這小城的一角。
所幸,還有桂花相伴,秋雨輕撫,它才顯得不是那么的悲哀。
曾經,讀過關于小巷的文章,但實在是記不起文章的內容,甚至是它的名字,可惜就是作者,也是被我遺忘。這顯得我有些唐突,無禮了。但似乎正是因為這篇文章,讓我對巷子開始有了追蹤。尤其是去了西塘,那里的小巷,秋雨中的小巷,宛如畫中的墨染落色,陳舊卻韻,古老卻滄,幽深卻醉。不過,西塘已去,我的影子也只是被翻過篇章的頁面。
如今,我身處的,腳下踩的,才是真正屬于我這個城市的小巷。似乎是不該垂涎,但唯有故鄉的巷,才足以使我回去港灣。
站在巷口,遐思得有些遠了,不禁淡然一笑,起步朝巷子里走去。
盡管小巷有些彎曲,但因為熟悉,似乎是從來不擔心,會撞上什么?;蛟S,正因為熟悉,步伐才顯得有些輕盈罷。撐著傘,忍不住旋轉著自己的身子,在巷子里跳起舞來。臨傍晚,在雨中,又是這般狹隘的空間,一個人突然跳起舞,想來有些錯愕。當然,這并非是在作秀,且巷子除了我,也沒個他人,說作秀也是不成章理。
只能說,秋雨深巷,一股醉心輕香伴著雨霧,一地小黃花伴著秋風散落,我是不禁,不禁被這吸引了。安靜的巷子里,只有漫香,只有雨落,只有撐著一把傘的我。臨近黃昏,卻無夕陽殘照,小巷的容顏,有些脫俗了。曾經多少個春秋過去,小巷依舊未變,安靜的坐落,每天看著每一個人來往,有小孩,有大人,也有老人,隨著風逝,老人不在,小孩大了,大人卻是老了,而小巷依舊。
但不知又過去多少個春秋,小巷竟也是朱顏猶改,有些滄桑潦倒了。
停下舞步,內心有股掙扎,摸著這古老風逝的磚墻,摸著夾縫中的苔蘚,彷如她已是一位老人了,隨時遠去,離我們遠去,離我遠去。
關于雨巷的散文1000字篇3:尋找《雨巷》
順著800年的長河,舉足輕啟。彎月如鉤,高掛起檐諳下的燈籠。
轉角處,我自得叩醒了沉睡的青石板,一弦足音共囈悠悠綿長的吳儂軟語。
執意從這條路上走,行于你古老的小巷。默數著心與你眼眸交匯,百次宛轉,只待臨近下一個紅燈籠,就能到達望眼欲穿的出口。
于此,如你愿與我同行,腳步也無需太急,夾在熙熙攘攘中的顧盼,穿插在街頭的每一處風景,即便攜于杳瞑、也未見當年"洪鈞"高中修撰。
尋覓,一首"戴望舒"的《雨巷》,眼角始終掰不彎視覺的直線,折也折不斷的南眺北望喲……
望嘆這條路的頂端,把無數次觸及收納、送至拙政園,直到斂目低垂、垂于柳影。暮色中,惑為青蜓掠水。
迄時,偶見一懦雅女子,月窗西影,與琴音共鳴……
無需約定吧,我自顧走來,落定在你幽深的小巷。按掠不住的腳步隨你遷移。急不可耐,心先行。
如果心已到達,請給我捎來回音,那條"支巷"中的"王謝堂"~ 那本藏書、百家姓里,是否有我祖輩的姓氏和排名。
三塊米糕的禮謙,一塊并知其味。桂花香點綴在如雪的堆砌中蔓釋,慢吞細咽、你是否也嚼不出逝去的年輪。
無意于一個抬眸,迎眸而至一街乞,我的眼神、她的眼神,施于悲憫,掌心與掌心即刻對接 ……
我臆問乞:你是否迥異于眼前,能否知我尋思等同,如饑、如乞?
一條《雨巷》,我在夢里尋你八百個輪回,涉足在每一個巷口,卻走不出歲月的巷尾。
此時,月兒西跨,正明。
我欲問月:為何,你總是走不出歲月的影蔭、在時光變遷的縫隙中歸隱……
仰首天空,我更企盼一場雨來,那時,我輕垂眼簾的深巷,每一處都變成了《雨巷》,于此長河,延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