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任的散文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一座橋梁,鞏固情感的基礎,是澆灌愛的源泉。關于信任的散文你們一定不愿錯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信任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信任的散文篇1:信任去哪了
調(diào)查問卷工作早早就開始。,我們隊里有兩個熟悉本地話的“王牌”,因此我們很合理的兵分兩路,拍照筆錄工作也分工得當,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調(diào)查問卷只是一個小工作,進而滿懷信心地出發(fā)。
可上天總是愛跟我們開幾個小玩笑,一開始的問卷調(diào)查就收到了阻礙。開始的幾個老伯伯看到我們先是震驚,然后一臉懷疑的看了看我們的工作證,可我們剛開口他們便果斷地拒絕說:“沒空沒空,我什么都不知道”,當然,緊接著少不了我們的輪番苦勸,軟硬兼施,可最后還是失落離開……
一開始的閉門羹的確讓我們士氣大降,一直以來,我知道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防人之心不可無,可是我卻不知道有時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且處于單純的“被防者”,感覺會是那樣的無助。原來,這個社會,防界太多既會如此可憐。大家都報以“事不關己,最好回避”的態(tài)度。
這的確是最自在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模式,但少了些熱情,少了點信任,小農(nóng)的生活似乎也就不是一開始的滋味兒了。但這也怨不了天,怪不了地,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心理也變化得極具 時代色彩,而這點,偏偏就是如此有矛盾性的。
雖吃了多次閉門羹,但我們一直堅持著,至少我還相信,這里還有信任。皇天不負有心人,幾個小時的日曬雨淋,還是能尋到愿意接受我們調(diào)研的民眾,有了一個,我們就有了希望,進而越挫越勇。這也是一種磨練,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利,沒有失敗,何來經(jīng)驗之談?有了經(jīng)驗,隨之便是效率,一天下來,我們幾乎完成了不同年齡段的調(diào)查。
我們也偶遇了一些熱情的人家,為了幫助我們還贈予我們有關“三月三”文化的資料。那一刻,我體會到被信任的感覺是有多美好!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委屈都不是事…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感情,就是那么簡單,復雜往往是利益的副作用。
今天的調(diào)查,我受益匪淺,得到的,不僅僅是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還有信任。
關于信任的散文篇2:信任
曹與我異地工地相識十幾年,關系很密切,有事沒事終喜歡在一起.
有一次,曹從身上拿出一沓錢,足有五千多元,對我說:“福利,我想把這些錢充到你的帳戶上,因帶在身上感覺不安全.”我聞之一呆,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問:“你我異地,江湖漂游不定,你不擔心我?guī)уX潛逃”。他聞之一笑:“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啊”。我冷靜的想,曹有三個兒——他與老伴離婚單身,按年紀相差他近二十歲該叫叔,但我們?nèi)绲苄纸Y合一般。
我對他說:“這樣吧,你相信我可以幫你,但讓我代你保存錢不妥啊。你有身份證嗎?”曹苦著臉說:“我的證件不在身邊,”我說:“你相信我就用我的證件先辦卡,有機會在用自己的證件改吧,這樣好些”。他點了點定頭.我與他來到信用社,用我的證件幫他辦了卡,充了錢。
出來我提醒他:“出門在外,不可隨便相信人,你曾是教書育人之師,因一時之錯棄職下海不成,結果打工,錢這玩意,最好是非分明”。曹聽了笑的皺紋更密了說:“我最相信你!”。
還有一回,曹為兒與一位工友打欠條借了2000元,因種種原因,答應的日期沒有歸還,工友姓冀,最后大怒要大鬧出手,曹打電話來求:“福利,你借我2000吧,給了他,過幾天還你.”我對他說:“老冀的事我可以幫你擺平,但你要向我保證還他款時間,你要失信我就不是朋友了。”曹說:“行,我保證下月還他!”。
我然后與老冀通了電話,說了曹與他的事,最后我為他擔保征的他同意:“好吧,我相信你,待下個月”。我通知曹,他松了口氣。
事后,曹按時還了錢。冀、曹見到我握手相聚一堂,有灑有肉,奈我不勝酒以茶代酒,與他們侃侃而談……
我想:得到他人信任很容易,那就是對人對已言行一致。
關于信任的散文篇3:信任教育
信任,在生活和工作中無時不在。
今天,我值日,來校早。正在辦公室忙碌,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手提一袋東西,氣喘吁吁、蹣蹣跚跚的進來了。他雖然沒有禮貌性的敲門,但我依然笑臉相迎。一陣寒暄問候,拉入正題。原來,他手里提的是正直開花的蘿卜種,說是我們的一個學生于清明節(jié)當天,在他家大門旁邊淘氣玩耍時拔掉的,把他氣得不行。進一步了解,這個學生就是他的親外甥,應該叫他姥爺。不免心中暗生不滿,清明節(jié)學生放假了,當時為什么自己不教育?這樣的小事也來學校告狀。
接下來的談話讓我無話可說。
“老師,我知道您忙,不該大清早麻煩您。可是,我們真的管不了這些淘氣鬼。說吧,他不聽;打呢,攆不上。今天拔蘿卜種,明天折小樹頭。他父母也不在家,沒有管教啊!只有求老師教管教管他。他只聽老師的,俺都不中用啊!”
信任,不光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最高水平。其實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力量!
承諾,使老人得到了一絲安慰。
送大爺出屋的時候,他指著滿校園正在打掃衛(wèi)生的孩子說:“瞧瞧,在學校多好,也沒有老師管,個個都自覺的很。看看校園里到處都是花,沒有一個人破壞。他們到家里怎么都變了呢?”
大爺?shù)脑挘且粋€令所有人及整個社會都值得深思的問題!
老人走了,我無法心情平靜,便浮想聯(lián)翩。諸多家長的困惑,如雷貫耳:
俺孩子膽小、怕生,不愛跟同學玩,不愛說話,沒有自信。您讓老師好好調(diào)教調(diào)教他吧?!
我家孩子學什么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不能堅持,遇到困難就往回縮,該咋辦?
我孩自制力差,光知道玩游戲,不愛想學習,一提學習就討價還價,俺是沒轍了!
孩子總是拖拖拉拉、丟三落四,得要大人跟在屁股后頭提醒,大人哪有那么多功夫呀!
孩子做事情沒有計劃性,沒有目標,沒有時間觀念,磨磨蹭蹭,氣死人!
孩子嬌慣太很了,變得非常虛榮,自尊心極強,只能聽表揚和好話,聽不得半點批評,容不得半句不好,受不得一絲挫折;咋弄啊?
我家孩子經(jīng)常偷拿家里的錢,屢教不改。您幫俺收拾收拾他吧!
這孩子一身壞毛病,打罵都不起作用了,咋也不改!交給您了.....
被人信任固然是件好事,讓我們平添了無窮的動力,也讓我們增長了無上的自信。可是老師并不是救世主!只不過我們擁有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憑著滿腔的熱忱和耐心,試著一把把的去打開那些透明而又神秘的心鎖而已。
其實,教育孩子是每個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責任!